2022年11月16日,蔚来智能电动旗舰轿车ET7 获得Euro NCAP(欧盟新车安全评鉴协会)五星安全评级,成为继ES8之后蔚来又一款获得欧洲五星安全评级的车型。ET7分别在乘客安全、儿童安全、弱势道路使用者安全、辅助安全得分91%、87%、73%、95%,刷新了中国纯电动车在Euro NCAP测试中的总得分记录。
汽车界最具权威的安全认证机构Euro NCAP,由欧洲五个国家的政府于1997年倡导而生,是结合欧盟组织、专业学者及高科技工程技师所成立的专业安全评鉴组织。凡是将在欧洲销售的新车,均需在Euro NCAP 进行测试评级。自2009年起,Euro NCAP对于每个车型都用统一的星级来评价,最高为5星。对于车型安全性的评价由四部分组成,成人保护、儿童保护、行人保护和安全辅助系统。整体得分是由四部分测试得分加权计算而得,同时还要确保每一部分不能低于整体星级。在全球所有的认证机构中,Euro NCAP是汽车界内最具权威的安全认证机构之一,一直是行业安全评级的标杆。
如今,随着汽车行业高速发展,软硬件快速迭代,E-NCAP的现行法规又有了难度上的升级,比如增加了相对速度100km/h,50%重叠面积的正面渐进式可变性移动壁障测试、重点考察碰撞中远端成员头部是否会造成伤害的远端成员保护以及在倒车、转向、儿童横穿马路、夜间等场景的AEB和安全辅助测试。面对如此高难度的考试,蔚来ET7的表现如何呢?
ET7作为第一款蔚来NT2.0平台的车型,上市之初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ET7也不曾让喜欢它的消费者失望,不仅在国内大放异彩,10月初更是进入欧洲市场,在德国举行上市发布,圈粉一大批海外粉丝,之后力克奔驰EQE斩获《AUTO BILD》“金方向盘”奖,近日又继蔚来ES8之后再次获得E-NCAP的五星评级。
E-NCAP现行测试标准新增了假人远端保护、可移动的可变形壁障对撞、倒车AEB、交叉路口AEB等工况,难度大幅提升。从这次E-NCAP的五星评级中足以看出,蔚来作为中国造车新势力的领军品牌,安全已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ET7作为NT2.0平台的首款车型,在E-NCAP打破了中国电动汽车得分纪录,从ET7在E-NCAP的表现来看,蔚来NT2.0平台的后续车型也将会有非常优秀的安全表现。
ET7的E-NCAP五星评级背后有哪些硬核的实力支撑呢? 碰撞发生后的第一道安全屏障一定是高强度的车身结构。蔚来ET7在车身结构方面大量使用热成型钢。一般的高强度钢板的抗拉强度在400-450MPa左右,而热成形钢材加热前抗拉强度就已达到500-800MPa,加热成形后则提高至1300-1600 MPa,为普通钢材的3-4倍,其硬度仅次于陶瓷,但又具有钢材的韧性。因此由热成型钢板制成的车身极大地提高了抗碰撞能力和整体安全性,在碰撞中对车内人员会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而ET7上车身采用热成型钢比例达40%以上。在ET7车顶侧边梁使用2米超长本体和1米加强的铝硅涂层热成型钢,在B柱位置则采用一体式加强板,以及铝硅涂层热成型带软区材料工艺,使得蔚来ET7的车身结构的强度进一步提高。
在防撞梁的设计上,蔚来ET7创新地采用了梯形前防撞梁设计方案,在防撞梁两侧,独立焊接了两段长度近半米的日字型副防撞梁,使防撞梁整体跨度达1533mm,整体高度达252mm,覆盖了77%的车宽,在单体跨度和整体覆盖率上,都远高于同级别车型。这一全球首创方案,配合蔚来一贯“全系标配”的一体式铝铸Torque box ,一体式铸造shocktower,及铝挤出前纵梁一起,为乘员舱筑起坚固的保护。ET7在这次Euro NCAP的各项碰撞测试中,驾驶员和乘客的关键部位都得到很好的保护,获得91%的评级。
很大部分比例的消费者在增购或者置换新车的时候,是由于家里多了一位新成员或者再添一位新成员,因此在购车之前会重点考虑到车辆是否能对儿童有足够的保护,虽然国内的碰撞测试还没有把儿童保护列入评分体系中,但E-NCAP 从2009年开始就将儿童保护单独分出一项来评定星级。ET7在儿童安全方面做到了极致,拿下24分的满分评价。在正面偏置和侧面壁障测试中,ET7为6岁和10岁的儿童假人所有关键身体区域提供了极佳的保护,获得最高分。
由于世界各国的法规和汽车安全标准不同,中美欧三地五家汽车安全机构的评测标准并不相同,还会有各自针对性的测试项目。这就导致了一些品牌会根据不同市场来制定安全配置,在安全标准高的国家全系标配规定的安全配置,在安全标准不那么高的国家,这些配置就变成了选配甚至减配。而蔚来则是一视同仁,一律标配,绝不会因为各国安全标准的差异而减配安全配置。
在安全配置上,蔚来ET7做到了完全的全系标配,即无论购买的什么版本的ET7,在安全上一视同仁,全球在售的ET7安全配置完全相同,7个安全气囊包括远端中间气囊、自动紧急制动(AEB)、车道偏离预警(LDW)、车道保持辅助(LKA)、智能自适应巡航(i-ACC)、前向碰撞预警(FCW)、疲劳监测系统、动态环境模拟显示(ESD)、视觉融合泊车辅助、变道盲区预警(LCA)、远近光自动控制(AHB)、道路标识识别(TSR)、窄路辅助(SDIS)、车道居中辅助(LCC)、转向灯控制变道(ALC)、侧方开门预警(DOW)、后方穿行预警带制动(RCTA-B)、透明底盘等一系列的安全配置均为标配。作为蔚来首款全球车型,ET7致力于为世界各地的每一位用户提供平等的安全出行标准,全系主被动安全配置均为标配,提供全员全域的安全保护。
在五大安全认证机构里,E-NCAP出的考题一直是非常与时俱进的,E-NCAP在2020年之前,关于辅助驾驶评测的内容仅仅属于汽车整体安全评级四大类中的“安全辅助”这一类,主要内容也都是一些常规测试,比如车道保持辅助、DMS驾驶员监控、AEB等。在2020年之后,E-NCAP针对测试的新车型单独推出了辅助驾驶评级这一独立的测试项目,此项测试没有碰撞、没有行人保护,只测试一台车的辅助驾驶系统是不是靠谱。E-NCAP整个“安全辅助”测试项又包括4个小项,速度辅助系统、成员状态监控、车道辅助系统和AEB车对车防碰撞,所以辅助驾驶同样也与汽车本身的安全性息息相关。
如果说车身结构强度作为安全的第一要素,AEB和各项辅助驾驶功能是行车过程中的第二道保障。在“安全辅助”这一项中,ET7凭借搭载最新的蔚来自动驾驶技术NAD(NIO Autonomous Driving),基于NIO Aquila蔚来超感系统、NIO Adam蔚来超算平台等拿到了15.2分接近满分(16分)的成绩。蔚来建立了包含感知算法、地图定位、控制策略和底层系统在内的全栈自动驾驶技术能力。蔚来超感系统Aquila配备了33个高性能感知硬件,其中包括11个800万像素高清摄像头、1个超远距离高精度激光雷达、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2个高精度定位单元、1个车路协同感知和1个增强主驾感知,每秒可产生8GB图像数据。蔚来超算平台Adam配备四颗英伟达NVIDIA Drive Orin芯片,算力高达1016TOPS。在蔚来的超算平台的加持下,使得各个感知硬件发挥出最佳性能。
所以测试下来ET7的AEB和各项辅助驾驶功能都表现优秀,能有效避免和大幅降低碰撞伤害,在安全辅助场景下,包括车对车的AEB测试、车道保持等项目表现优异,获得95%的优秀评价。驾驶员疲劳检测系统和车道偏离辅助均获得不错的表现,在遇到危急情况下进行干预。ET7的自动紧急制动(AEB)系统在对其他车辆的反应测试中表现良好。前后排座椅都标配安全带提醒系统。标配的驾驶员疲劳检测系统和车道偏离辅助,能够在车辆偏离车道时温和地修正行驶路径,并在紧急情况下迅速介入干预。
如果车辆还是因为种种原因发生碰撞,那么安全气囊和安全带就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了。一直以来国内消费者评判一辆车是否安全就看它的气囊数量,好像安全气囊越多就越安全,其实并不尽然。在现实中,很多撞击都是车身侧面撞击,普通的侧气囊只保护乘员外侧与车身的接触,却忽略了同一排乘客在事故中相互之间碰撞的风险。统计数据显示,在事故中除了人体和车辆的碰撞,前排乘客和司机也会以非常快的速度相互碰撞,造成严重的冲击伤害,这时候,就需要远端中间气囊来为乘员提供缓冲和保护。
蔚来ET7是首款标配远端中间气囊(FCA)的中大型轿车,且该配置在中国和欧洲的均为标配。通过远端中间气囊的应用,ET7在侧面碰撞测试中表现优异,获得15.5的高分(15.5/16pts)。ET7的远端中间气囊布置在主驾座椅靠背内侧,采用头、胸两个大体积腔体的设计,有效吸收冲击能量和提供支撑。远端中间气囊在设计中还充分考虑到不同身材不同坐姿的成员,碰撞发生时,从驾驶员座椅的右侧展开,确保司机和乘客都能受到远端中间气囊的保护,免受侧面撞击带来的二次伤害。
在侧面碰撞中,ET7的远端中间气囊能有效降低前排乘员互相的碰撞伤害以及与中控扶手、座椅、门板等内饰件之间的接触伤害,并对乘员的脊柱侧面弯曲给予保护。在远侧撞击事故中,远端中间气囊能有效保护驾驶员和前排乘客的头部、胸部和臀部。
总结下来,远端中间气囊对安全起到了如下三种情况的保护:
当驾驶员是唯一的前排乘员时,远端中间气囊可以在乘客侧碰撞时提供约束,免受来自侧门和中控扶手等部件的硬冲击。
当驾驶员和前排乘客遭遇侧碰撞时,远端中间气囊可以在两人之间形成一个软屏障,将伤害降到最低。
在翻车事故中,远端中间气囊和安全带可以为驾驶员和前排乘客提供约束,保护乘客们不因身体翻滚受到伤害。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纯电动汽车的市场渗透率不断提高,选择购买纯电动汽车的消费者与日俱增。电气化时代的到来也给安全出了新课题,就是电池安全。在这个领域中,蔚来拥有超过400人组成的电池相关团队,深入参与电池材料、电芯与整包设计、电池管理系统、制造工艺等研发工作,全面建立与增强电池体系化研发和工业化能力,在成本、性能、安全方面建立优势。
蔚来自主研发的针对电池安全的电池监控系统,通过对所有电芯实时的电池温度、电压、电流信息采集,结合自研监控算法,进行电池健康度评估及预测来有效规避电池热失控等故障风险。针对上述电池热失控管理也已布局几十件专利,对新一代电池包中采用的热失控传感器、无障碍烟道等技术实现了全面保护。2021年,蔚来正式发布75度三元铁锂电池,在搭载车型的续航方面表现出色,由此成为全球首家应用CTP技术量产三元铁锂电池包的品牌。蔚来也将在2024年推出全新800V高压平台电池包。
蔚来最大的也是独有的优势就是换电模式,每一块电池看似只是在换电站和车辆之间流转,但其实每一块电池的安全都被实时监控,防患于未然。截止至11月10日,蔚来已在全球累计布局1,210座换电站,为用户提供超1,400万次换电服务;累计部署2,055座充电站,包含5,765根超充桩和6,077根目的地充电桩。与此同时,蔚来充电地图在中国接入第三方充电桩超过59万根,在欧洲接入超过38万根。为用户提供可充可换可升级的能源服务体验。覆盖全球的充换电网络,也为电池安全织起一道巨大的保护网。
蔚来基于换电的数据智能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配备了完善的换电站监控系统,包含换电站智慧物联网OSS系统、Sheild电池监测系统、安防监控系统、换电监控系统、云端调度系统,可以实现换电和电池充电过程的实时监控,以及站内环境数据(温度、湿度、烟雾等)实时监测,保障电池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依托蔚来的换电站智慧物联网OSS系统,它具有智能诊断的能力,基于数字孪生体技术,将设备的历史故障、维修数据、实时工况数据,与故障诊断知识库相连,依托于实时流式处理引擎和人工智能算法,分析数字孪生体的情况,捕捉物联网设备数据中的异常,在云端产生系统级告警,并实时完成远程的控制、配置等,实现实体设备的故障检测、诊断、定位与恢复。
蔚来独有的电池安全监控平台通过云端算法,实时监测电池健康状况,并即时联动进行电池的流入和退出。每块电池的单体电压,电流、电芯温度、自放电以及绝缘都处于24小时监控状态,用户车辆每次来换电站相当于做一次“电池体检”,可以将隐患发现在萌芽状态,保证每次使用的都是安全可靠的电池。有问题的电池将被及时取出维修和替换,符合退役标准的电池进行梯次利用,实现电池价值最大化,避免环境污染。
蔚来一直坚持打造高性能的产品和极致的用户体验,这点几乎了解它的人都知道。基于长期战略投入,蔚来已建立完备的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体系,具备多款车型项目并行开发的能力。
蔚来是世界上唯二具备纯电全栈正向自研能力的企业之一,蔚来申请中及已授权专利总数超过5000件,仅以换电技术为例,蔚来牵头制订了全国换电技术的国家和行业标准,拥有换电技术核心的bayobolt锁止快换机构专利,甚至小到螺栓都是蔚来针对性研发的全新产品。
从第一行代码开始,电动汽车最核心的三电技术,智能汽车相关的智能驾驶软件系统,蔚来全部都是全栈自研的,不依靠对现有其他品牌的挖墙脚和“借鉴”。举几个例子,全国首台量产240KW铜转子及激光熔焊电机来自蔚来,全国第一个全面自主研发的全铝车身架构设计来自蔚来,全球首个通过自主研发实现对智能汽车FOTA的企业也是蔚来。
而在电驱动方面,蔚来的研发能力也在ET7上得到展现,以碳化硅(SiC)为例,新能源汽车是SiC最重要的下游领域,SiC 应用于新能源车,可以降低损耗、减小模块体积重量、提升续航能力。在 2021年6 月,ET7 的首台 180 kW 碳化硅(SiC)电驱系统 C 样件就已在南京 XPT 工厂下线。作为第三代半导体中的代表材料,SiC是制作高温、高频、大功率、高压器件的理想材料之一,基于SiC的解决方案使系统效率更高、重量更轻,且结构更紧凑。
在燃油车时代,底盘是以满足基础驾驶体验为主,零部件独立控制,各自为政。因此开发过程中,整车制造商高度依赖供应商开发支持,开发时间长,制约因素高,造成整车制造商普遍缺少底盘深层次功能集成开发能力,导致车辆仅满足实现基础驾驶体验扩展功能少且慢,驾驶体验相对单一。
智能电动汽车时代,底盘不再是纯粹的机械集成,软件的加入,让底盘的开发空间大幅提升,所有零部件融会贯通,提升整车动态性能边界。而底盘的高度电子化和智能化也会满足更丰富多样的用户个性化需求,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交互性,更大的可能性。
蔚来第二代技术平台的底盘架构上所搭载的系统和零部件都可通过FOTA进行进一步提升和优化,ET7从整车体验目标定义到嵌入式系统、零部件、软件硬件、底盘域控制器,在国内首次实现完全自主的正向开发和集成。总体上来说,在强硬件、高性能、可迭代的蔚来一代产品底盘优势基础上, 进一步通过体验驱动、自主开发,实现融合控制、快速迭代。
“每一点安全都值得全力以赴”,蔚来ET7作为第一款NT2.0平台的车型,获得E-NCAP五星安全评级的背后,是蔚来致力于构建正向研发的体系能力,以极高的安全标准和策略,为用户提供安心之至的产品,让安全不止于“应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