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节我们探讨了关于拉格朗日乘子和KKT条件,这为后面SVM求解奠定基础,本节希望通俗的细说一下原理部分。
一个简单的二分类问题如下图:
我们希望找到一个决策面使得两类分开,这个决策面一般表示就是 WTX+b=0 ,现在的问题是找到对应的W和b使得分割最好,知道logistic分类 机器学习之logistic回归与分类的可能知道,这里的问题和那里的一样,也是找权值。在那里,我们是根据每一个样本的输出值与目标值得误差不断的调整权值W和b来求得最终的解的。当然这种求解最优的方式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那么SVM的求优方式是怎样的呢?
这里我们把问题反过来看,假设我们知道了结果,就是上面这样的分类线对应的权值W和b。那么我们会看到,在这两个类里面,是不是总能找到离这个线最近的点,向下面这样:
然后定义一下离这个线最近的点到这个分界面(线)的距离分别为d1,d2。那么SVM找最优权值的策略就是,先找到最边上的点,再找到这两个距离之和D,然后求解D的最大值,想想如果按照这个策略是不是可以实现最优分类,是的。好了还是假设找到了这样一个分界面 WTX+b=0 ,那么做离它最近的两类点且平行于分类面,如上面的虚线所示。好了再假设我们有这两个虚线,那么真实的分界面我们认为正好是这两个分界面的中间线,这样d1就等于d2了。因为真实的分界面为 WTX+b=0 ,那么就把两个虚线分别设置为 WTX+b=1 和 WTX+b=−1 可以看到虚线相对于真实面只是上下移动了1个单位距离,可能会说你怎么知道正好是一个距离?确实不知道,就假设上下是k个距离吧,那么假设上虚线现在为 WTX+b=k ,两边同时除k可以吧,这样上虚线还是可以变成 WT1X+b1=1 ,同理下虚线也可以这样,然后他们的中线就是 WT1X+b1=0 吧,可以看到从k到1,权值无非从w变化到w1,b变到b1,我在让w=w1,b=b1,不是又回到了起点吗,也就是说,这个中间无非是一个倍数关系。所以我们只需要先确定使得上下等于1的距离,再去找这一组权值,这一组权值会自动变化到一定倍数使得距离为1的。
好了再看看D=d1+d2怎么求吧,假设分界面 WTX+b=0 ,再假设X是两维的,那么分界面再细写出来就是: w1x1+w2x2+b=0 。上分界线: w1x1+w2x2+b=1 ,这是什么,两条一次函数(y=kx+b)的曲线是不是,那么初中就学过两直线的距离吧, d=|c2−c1|w21+w22−−−−−−−√=1||W||
这里W=(w1,w2),是个向量,||W||为向量的距离,那么 ||W||2=WTW 。下界面同理。这样 D=d1+d2=2||W||=2WTW−−−−−√等效2WTW ,要使D最大,就要使分母最小,这样优化问题就变为 min(12WTW) ,乘一个系数0.5没影响,但是在后面却有用。
我们知道,如果一个一次函数分界面为 WTX+b=0 ,那么线上方的x可以使得 WTX+b>0 ,下方的x可以使得 WTX+b<0 吧,那么对于上界面以上的点就有 WTX+b>1 ,下界面以下的点就有 WTX+b<−1 。我们现在再假设上界面以上的点的分类标签为1,下界面以下的点的分类标签为-1。那么这两个不等式再分别乘以他们的标签会怎么样?是不是可以统一为 yi(WTxi+b)≥1 了(这也是为什么SVM在使用之前为什么要把两类标签设置为+1,-1,而不是0,1等等之类的了)。好了假设分界面一旦确定,是不是所有点都得满足这个关系。那么最终的带约束的优化问题转化为:
好了那样的话就可以引入拉格朗日乘子法了,优化的目标变为:
好了得到上面的两个公式,再带回L中把去w和b消掉,你又可能发现,w确实可以消,因为有等式关系,那b怎么办?上述对b求导的结果竟然不含有b,上天在开玩笑吗?其实没有,虽然没有b,但是有那个求和为0呀,带进去你会惊人的发现,b还真的可以消掉,就是因为了那个等式。简单带下:
细心的你肯可能会发现,上述所有的构造等等都是在数据完全线性可分,且分界面完全将两类分开,那么如果出现了下面这种情况:
正负两类的最远点没有明显的分解面,搞不好正类的最远点反而会跑到负类里面去了,负类最远点跑到正类里面去了,要是这样的话,你的分界面都找不到,因为你不可能找到将它们完全分开的分界面,那么这些点在实际情况是有的,就是一些离群点或者噪声点,因为这一些点导致整个系统用不了。当然如果不做任何处理确实用不了,但是我们处理一下就可以用了。SVM考虑到这种情况,所以在上下分界面上加入松弛变量 ϵi ,认为如果正类中有点到上界面的距离小于 ϵi ,那么认为他是正常的点,哪怕它在上界面稍微偏下一点的位置,同理下界面。还是以上面的情况,我们目测下的是理想的分解面应该是下面这种情况:
如果按照这种分会发现4个离群点,他们到自己对应分界面的距离表示如上,理论上讲,我们给每一个点都给一个自己的松弛变量 ϵi ,如果一个分界面求出来了,那么比较这个点到自己对应的界面(上、下界面)的距离是不是小于这个值,要是小于这个值,就认为这个界面分的可以,比如上面的 ϵ3 这个点,虽然看到明显偏离了正轨,但是计算发现它的距离d小于等于我们给的 ϵ3 ,那么我们说这个分界面可以接受。你可能会说那像上面的 ϵ10 ,距离那么远了,他肯定是大于预设给这个点的 ϵi 了对吧,确实是这样的,但是我们还发现什么?这个点是分对了的点呀,所以你管他大不大于预设值,反正不用调整分界面。需要调整分界面的情况是只有当类似 ϵ3 这样的点的距离大于了 ϵ3 的时候。
好了那么因为松弛变量的加入,导致每个点的约束条件就变化了点,像上界面以上的点,它满足的条件可能就是: WTxi+b≥1−ϵi,yi=1
而下界面可能就是: WTxi+b≤−1+ϵi,yi=−1
并且 ϵi≥0 。
统一在一起,整个问题就变成:
剩下的问题是怎么去找这样一组最优解 αi 了。看过上节的可能会知道,在上节的最后那个实例中也是寻找 αi ,不过那里只有两个 αi ,而 αi 要么等于0,要么大于0,而 αi 大于0的时候,对应的另外一个因子就等于0。然后讨论这四种情况找到满足解。但是我们这里的 αi 可不止2个,想挨着讨论是不行的,且这里的KKT条件和上节的那个还不太一样。那么这里的KKT条件是什么呢?具体又要怎么解这样一堆 αi 的问题呢?请看下节的SMO算法求解SVM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