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时序InSAR的一些总结

时序InSAR说白了就是干涉叠加,近年来随着SAR数据数量与对地探测精度的提高,基于SAR数据的对地形变监测、自然灾害监测等正在逐步泛化。本文在时序InSAR(PS-InSAR和SBAS-InSAR)处理过程中对该技术进行了总结。
对于PS-InSAR和SBAS-InSAR第一步就是影像的配对,生成干涉对,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关于时序InSAR的一些总结_第1张图片
关于时序InSAR的一些总结_第2张图片
但是这里PS-InSAR和SBAS-InSAR会有所不同,PS技术中,所有的影像对的主影像都是超级主影像,而SBAS技术的干涉相对是根据设定的时空基线阈值自由选取最佳影像进行配对。在目前比较友好的一些处理软件中,比如envi-SARscape(强烈推荐)等,PS技术中是通过振幅离差指数进行高相干点-PS点的获取,然后根据PS点之间的连接构造类似于GPS平差网,根据间接平差的原理进行PS点网平差,解算每个PS点的线性形变结果和高程误差值;然后在根据残差相位中各个成分的特性进行各成分的估算与剔除。最后得到每个PS点的形变相位。如图为叠加在渲染过的相干系数图中的PS点。

关于时序InSAR的一些总结_第3张图片
而对于SBAS-InSAR技术,获取干涉对后,进行干涉流处理,然后根据相干系数影像(时序干涉图中每个像素点的相干系数)获取高相干点。和振幅离差指数选取PS点类似,获取干涉图中每个像素点相干系数均值,然后设定阈值,进行高相干点选取。获取高相干点后,利用SVD求解线性形变和高程误差,然后解算并剔除大气相位和残差相位中的各个成分,获取研究区域的形变位移信息。
关于时序InSAR的一些总结_第4张图片
在获取的形变位移可视化数据中,可以获取每个像素的时序形变速率。
关于时序InSAR的一些总结_第5张图片
PS和SBAS最终获取的结果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是基于点的,后者是基于面的(获取可以理解为选取的相干点的多少吧)。
另外就是,PS点对相干性的要求比SBAS获取的相干点的要求要高,所以,对于城市地区的形变监测多使用PS-InSAR技术。对于山地丘陵地区的监测多使用SBAS-InSAR技术进行形变分析。
(好了,小伙伴们,这次的总结就到这里了,欢迎各位小伙伴批评指正)

你可能感兴趣的:(遥感图像处理,大数据,数据库,数据挖掘,大数据,几何学,机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