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的生产节拍

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简称“精益”,是衍生自丰田生产方式的一种管理哲学。
包括众多知名的制造企业以及麻省理工大学教授在全球范围内对丰田生产方式的研究、应用并发展,促使了精益生产理论和生产管理体系的产生,该体系目前仍然在不断演化发展当中。从过去关注生产现场的Kaizen转变为库存控制、生产计划管理、流程改进(流程再造)、成本管理、员工素养养成、供应链协同优化、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产品概念设计,产品开发,生产线设计,工作台设计,作业方法设计和改进)、质量管理、设备资源和人力资源管理、市场开发及销售管理等企业经营管理涉及的诸多层面。
精益生产是通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行方式和市场供求等方面的变革,使生产系统能很快适应用户需求不断变化,并能使生产过程中一切无用、多余的东西被精简,最终达到包括市场供销在内的生产的各方面最好结果的一种生产管理方式。与传统的大生产方式不同,其特色是**“多品种”,“小批量”**。
首先不同的企业在行业特点上不尽相同,就拿流程行业和离散行业来说,流程行业,比如化工,医药,金属等,一般偏好设备管理,如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因为在流程型行业需要运用到一系列的特定设备,这些设备的状况极大的影响着产品的质量;而离散行业,比如机械,电子等,LAYOUT,生产线的排布,以及工序都是影响生产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离散行业注重标准化,JIT(Just In Time),看板以及零库存。

精益生产核心思想

1. 追求零库存。
精益生产是一种追求无库存生产,或使库存达到极小的生产系统,为此而开发了包括“看板”在内的一系列具体方式,并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生产经营体系。
2. 追求快速反应,即快速应对市场的变化。
为了快速应对市场的变化,精益生产者开发出了细胞生产、固定变动生产等布局及生产编程方法。
3. 企业内外环境的和谐统一。
精益生产方式成功的关键是把企业的内部活动和外部的市场(顾客)需求和谐地统一于企业的发展目标。
4. 人本主义。
精益生产强调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把员工的智慧和创造力视为企业的宝贵财富和未来发展的原动力a、充分尊重员工;b、重视培训;c、共同协作。
5. 库存是“祸根”。
高库存是大量生产方式的特征之一。由于设备运行的不稳定、工序安排的不合理、较高的废品率和生产的不均衡等原因,常常出现供货不及时的现象,库存被看作是必不可少的“缓冲剂”。但精益生产则认为库存是企业的“祸害”,其主要理由是:1、库存提高了经营的成本;2、库存掩盖了企业的问题。
百度百科-精益生产

生产节拍

生产节拍一词是德语的指挥Tokt。根据客户需求量与工厂可供时间所得之生产节拍,即是瓶颈站时间也是可满足客户需求的生产节拍。生产节拍又称客户需求周期、产距时间,是指在一定时间长度内,总有效生产时间与客户需求数量的比值,是客户需求一件产品的市场必要时间。

生产节拍:
T = T a / T d . T=T_a/T_d. T=Ta/Td.
T = T a k t T i m e ( 生 产 节 拍 ) , T = Takt Time (生产节拍), T=TaktTime(),
T a = T i m e A v a i l a b l e ( 可 用 工 作 时 间 , 分 钟 数 / 天 ) , Ta = Time Available (可用工作时间,分钟数 / 天), Ta=TimeAvailable(/),
T d = T i m e D e m a n d e d o r C u s t o m e r d e m a n d ( 客 户 需 求 , 件 数 / 天 ) Td = Time Demanded or Customer demand (客户需求,件数 / 天) Td=TimeDemandedorCustomerdemand(/)
可用工作时间是剔除了休息时间和所有预期停工时间(譬如维护和交接班的时间)。

举例:以每天有且只有一个常日班来说,总计有8小时(480分钟)。减去30分钟午餐,30分钟休息(2 x 15 分钟),10分钟交接班和10分钟基本维护检查。那么可用工作时间 = 480 - 30 - 30 - 10 - 10 = 400分钟。当客户需求为每天400件时,每个零件的生产时间应控制在一分钟以内来保证客户的需求。

生产节拍与生产周期的关系
从生产节拍的定义可以看出,生产节拍与生产周期不同,生产节拍实际是一种目标时间,是随需求数量和需求期的有效工作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是人为制定的。节拍反映的是需求对生产的调节,如果需求比较稳定,则所要求的节拍也是比较稳定的,当需求发生变化时节拍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如需求减少时节拍就会变长,反之则变短。生产周期则是生产效率的指标,比较稳定,是受到一定时期的设备加工能力、劳动力配置情况、工艺方法等因素影响决定的,只能通过管理和技术改进才能缩短。
1. 当生产节拍大于生产周期时 生产能力相应过剩;如果按照实际生产能力安排生产就会造成生产过剩,导致大量中间产品积压,引起库存成本上升、场地使用紧张等问题。如果按照生产节拍安排生产,就会导致设备闲置,劳动力等工等现象,造成生产能力浪费
2. 当生产节拍小于生产周期 的情况下,生产能力不能满足生产需要,这时就会出现加班、提前安排生产、分段储存加大等问题。
3. 生产周期大于或小于生产节拍 都会对生产造成不良影响。生产管理改进的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地缩小生产周期和生产节拍的差距,通过二者的对比分析安排生产经营活动。建立标准生产周期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不断的改进使生产周期与市场需要的生产节拍相适应,从而保证均衡有序的生产。如果市场需求能够稳定在年产量为一固定值,那么节拍就比较稳定,这种节拍就可以作为提高生产周期的一个标竿,进而组织相关资源进行改进。
4. 经济学的常识告诉我们,成本和产量间存在一种函数关系,当产量过剩时,成本就会增加,当产量不足时单位产品的成本同样处于较高水平,因此从成本的角度出发,生产过剩和不足都是一种浪费,应用生产节拍就是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在平衡生产节奏的同时,通过工序能力的分析就可以建立起各工序间必要的手持分段数量,避免分段库存过多造成的严重浪费。
百度百科-生产节拍

举例
精益生产的生产节拍_第1张图片
精益生产的生产节拍_第2张图片
天行健咨询-精益生产里的节拍是什么意思?

你可能感兴趣的:(智能制造,精益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