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识载体技术和射频识别

标识载体的分类及其优势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是工业互联网网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工业互联网互联互通的神经枢纽。标识解析体系包含编码和解析系统两部分,其中标识编码是指能够唯一识别物料、机器、产品等物理资源和工序、软件、模型、数据 等虚拟资源的身份符号,类似于“身份证”,标识编码通常存储在标识载体中。根据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在2020年4月发布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主动标识载体技术白皮书》,和2021年12月发布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主动标识载体应用白皮书》中的解释,标识载体就是指承载标识编码资源的标签。根据标识载体是否能够主动与标识数据读写设备、标识解析服务节点、标识数据应用平台等发生通信交互,可以将标识载体分为主动标识载体和被动标识载体两类。
主动标识载体一般是指可以嵌入在工业设备的内部,承载工业互联网标识编码及其必要的安全证书、算法和密钥,具备联网通信功能,能够主动向标识解析服务节点或标识数据应用平台等发起连接,而无需借助标识读写设备来触发。常见的主动标识载体有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通信模组、MCU芯片等。主动标识载体具有安全不易被盗、具备网络通信能力、具备必要的密钥算法及安全证书等特征。
标识载体技术和射频识别_第1张图片
被动标识载体一般是附着在工业设备或者产品的表面以方便读卡器读取。在工业互联网中,被动标识载体一般只承载工业互联网标识编码,而远程网络连接能力缺乏(某些被动标识载体,如 RFID、NFC,只具备短距离网络连接能力),需要依赖标识读写器才能向标识解析服务器发起标识解析请求。常见的被动标识载体有一维条形码、二维条形码、RFID、NFC等。虽然相对于主动标识载体来说安全性相对较低,但是借助其他软硬件安全保障技术的加持,目前在工业生产各领域应用相对较广,由于其成本低、易维护,部分载体具有一定的网络连接能力的特点,深受各企业的青睐。
标识载体技术和射频识别_第2张图片

射频识别 RFID

射频识别 (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一种非接触类型的自动识别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无线电磁信号传输特性和空间耦合(包括电磁或电感耦合)原理,来完成对目标物体的自动识别过程。我国发布自主核心技术标准 GB/T 28925-2012《信息技术 射频识别 2.45GHz 空中接口协议》和 GB/T 29768-2013《信息技术 射频识别 800/900MHz空中接口协议》后,国内企业积极开发了符合自主空口的电子标签芯片和读写器产品,逐步缩小了RFID 技术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差距。
按照能量供给方式的不同,RFID 标签分为有源、无源和半有源三种;按照工作频率的不同,RFID 标签分为低频(LF)、高频(HF)、超高频(UHF)和微波频段(MW)的标签。目前国际上RFID 应用以 LF 和 HF 标签产品为主;
标识载体技术和射频识别_第3张图片
RFID 技术的主要特点包括:无接触,读写距离远;同时可识别多个电子标签;可对高速运动中的物体进行识别;可穿透非金属进行识别;以无线方式通信,无须外露触点,抗恶劣环境工作能力强,可全天候工作等。一个典型的 RFID 系统主要由读写器 (Reader/Interrogator)、射频标签 (RF Tag/RF Card/Transponder),以及应用系统三部分组成,
标识载体技术和射频识别_第4张图片
基于标识解析+RFID 技术的物联网系统已广泛应用于自动化生产、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家居、食品药品防伪溯源、国防军事等各个领域。

你可能感兴趣的:(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网络,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