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控制理论】三相BLDC/PMSM电机的基本数学变换及其电流环控制

目录

  • 1.为什么要做坐标变换?
    • 1.1 电机控制的目的
    • 1.2 电机控制系统的复杂性
    • 1.3 旨在简化问题
  • 2.克拉克Clark变换(3s/2s)
    • 2.1 变换思想
    • 2.1 原始变换(k=1)
    • 2.2 幅值不变原则的变换(k=2/3)
    • 2.3 功率不变原则的变换(k=√(2/3))
    • 2.4 它的反变换
  • 3.帕克Park变换(2s/2r)
    • 3.1 变换思想
    • 3.2.变换公式
    • 3.3 变换推导
    • 3.4 它的反变换
  • 4.坐标变换结论
    • 4.1 两种变换的总结
    • 4.2 机械角度与电角度
    • 4.3 wt,θ,φ,和p的关系
  • 5.坐标变换的变种
    • 5.1 Clarke变换
    • 5.2 相应的Park变换
    • 5.3 Summary
  • 6.电流控制
    • 6.1 恒转矩角δ=90°控制(id=0法)
    • 6.2 表贴式PMSM电机的D/Q轴数学模型
    • 6.3 电流环的参数整定(精准理论法)
    • 6.4 Id与Iq的简单前馈解耦器

1.为什么要做坐标变换?

电机除了转,就只能转了,但它简单的现象背后却是一个典型的非线性、强耦合、多变量、周期性的机电能量转换的复杂系统。

1.1 电机控制的目的

电机控制无非就是达到三个控制目的:
①转矩控制
②速度控制
③位置控制
其中转矩控制是核心,因为矢量控制的核心目标就是为了让电机以稳定的转矩旋转,在这个基础上再实现速度环、位置环。举例子他们三环内外放置时的关系:在电流-速度环中,不同的电流电机内部就产生不同情况的磁场,面对不同负载,电流大,磁场强,转速快。在电流-速度-位置环中,位置是速度在时间上的积分,我们希望以稳定的速度走一段位置,那么对应速度,也对应着某一种电流情况。显然,电流环是最内环(重要)的
以三相无刷电机举例,它的三相对称正弦电流可以这样表示:
Ia=Im * cos(wt+φ)
Ib=Im * cos(wt+φ-120°)
Ic=Im * cos(wt+φ+120°)

【电机控制理论】三相BLDC/PMSM电机的基本数学变换及其电流环控制_第1张图片

1.2 电机控制系统的复杂性

电机控制终究是力矩的控制,速度控制与位置控制都是基于力矩控制的,而力矩与电流息息相关。所以在设计电机驱动的硬件时,运算放大器对电流的采样,转换上无论是速度还是精度,都有较高要求。
如果我们原搬不动地使用上述的Ia,Ib和Ic,会怎么样呢?
我们需要从其中求解iA,iB,iC(定子电流瞬时值),ia,ib,ic(转子电流瞬时值),并作如下处理(还只是冰山一角):
【电机控制理论】三相BLDC/PMSM电机的基本数学变换及其电流环控制_第2张图片

我们在求解三相电机转矩与励磁之间的关系时,会用到一系列微分方程,直接求解非常困难,而进行坐标变换,目的就是为了绕过含微积分的数学关系式,解耦三相电机转矩与励磁之间的关系,简化问题。

1.3 旨在简化问题

上述建立的电机转矩动态数学模型,是一组含有时变系数的非线性微分方程,难以直接分析和求解。需要简化,简化的基本方法是坐标变换。
所谓坐标变换就是将方程中的一组变量用一组新的变量来代替,或者说用新的坐标系去替换原来的坐标系,以便使分析、计算得以简化。若新、旧变量之间为线性关系,则变换为线性变换,电机分析中常用到的坐标变换都是线性变换。
目的很明确,强耦合系统解耦,非线性系统线性化处理。
我们希望三相电机像直流电机那样简单易控。
克拉克Clark变换帮我们将三相电机等效成两相电机;
帕克Park变换帮我们将电流解耦,使我们控制交流电流像控制直流那样简便。

2.克拉克Clark变换(3s/2s)

2.1 变换思想

克拉克变换将三相系统(在 abc 坐标系中)的时域分量转换为正交静止坐标系 (αβ) 中的两个分量。我们要把三相电机等效成两相电机,方便后续分析。
【电机控制理论】三相BLDC/PMSM电机的基本数学变换及其电流环控制_第3张图片

Is为三相对称正弦电流的合成矢量。
Is=Ia+Ib+Ic

【电机控制理论】三相BLDC/PMSM电机的基本数学变换及其电流环控制_第4张图片
Clark变换旨在利用向量分解,将三相坐标合成为两相坐标
根据投影,我们得到:
i_alpha=Ia-Ib * cos(π/3)-Ic * cos(π/3)
i_beta=Ib * cos(π/6)-Ic * cos(π/6)

用矩阵可以表示:
【电机控制理论】三相BLDC/PMSM电机的基本数学变换及其电流环控制_第5张图片

2.1 原始变换(k=1)

【电机控制理论】三相BLDC/PMSM电机的基本数学变换及其电流环控制_第6张图片

根据三相电机简化模型,由电路基尔霍夫定律:
Ia+Ib+Ic=0
展开后易得:
i_alpha=3/2 * Ia
i_beta=√3/2 * Ia + √3Ib

【电机控制理论】三相BLDC/PMSM电机的基本数学变换及其电流环控制_第7张图片

由动态图我们可以看到,通过克拉克变换,我们成功地将三相电机等效为了两相电机,这就是克拉克变换的意义。
通过类比,试想:部分步进电机就是两相电机,无需克拉克变换,直接使用两相的数据代入帕克变换中直接解耦,是否也能做FOC控制?

2.2 幅值不变原则的变换(k=2/3)

Is易知:
Is=Ia+Ib+Ic=i_alpha+i_beta
故i_alpha+i_beta的模值依然是3/2 * Im
若我们希望合成前后的模值不变,即依然是Im,那我们就在前面乘以一个系数k,对其缩减,显而易见按,3/2k=1
那么k1=2/3
代入易得:
i_alpha= Ia
i_beta=1/√3 * Ia + 2/√3Ib

【电机控制理论】三相BLDC/PMSM电机的基本数学变换及其电流环控制_第8张图片

为什么要幅值不变?
是为了后续SVPWM调制时,确保输出电压在正六边形内,使输出波形最大不失真。
【电机控制理论】三相BLDC/PMSM电机的基本数学变换及其电流环控制_第9张图片

2.3 功率不变原则的变换(k=√(2/3))

<1>变换前
P0=Um * Im * 3(三相)
<2>变换后:
U=3/2 * k * Um
I=3/2 * k * Im
P=UI * 2(两相)
令P0=P:
解有等功率变换系数 k2=√(2/3)
代入易得:
i_alpha= √6/2 * Ia
i_beta=√2/2 * Ia + √2Ib

【电机控制理论】三相BLDC/PMSM电机的基本数学变换及其电流环控制_第10张图片

2.4 它的反变换

通过2.2或2.3的结论可逆推得到。

3.帕克Park变换(2s/2r)

3.1 变换思想

即使我们已经通过克拉克变化将三相变成了两相,但是从i_alpha和i_beta的展开式中,依旧含有时间t,电流依旧由时间决定,分析起来还是很复杂。
帕克变换中,在克拉克变换的基础上,试图将表达式中的时间t消去,就是帕克变换的核心思想和目的。
【电机控制理论】三相BLDC/PMSM电机的基本数学变换及其电流环控制_第11张图片

如图,旋转坐标轴以w的角速度旋转。

3.2.变换公式

根据投影分析,我们得到:
i_d=i_alpha * cosθ+ i_beta * sinθ
i_q=-i_alpha * sinθ+i_beta * cosθ

【电机控制理论】三相BLDC/PMSM电机的基本数学变换及其电流环控制_第12张图片

3.3 变换推导

这里使用等幅值原则的结论进行推导。
我们尝试进一步简化:

【电机控制理论】三相BLDC/PMSM电机的基本数学变换及其电流环控制_第13张图片
【电机控制理论】三相BLDC/PMSM电机的基本数学变换及其电流环控制_第14张图片

从结论知,只要φ不变,id与iq在时域上,必是直线。
因为iq垂直与定子磁场,所以力矩只由iq决定;
而id与定子磁场平行,不作用于力矩控制。

3.4 它的反变换

【电机控制理论】三相BLDC/PMSM电机的基本数学变换及其电流环控制_第15张图片


v_alpha =v_d * cosθ-v_q * sinθ
v_beta=v_d * sinθ+v_q * cosθ

4.坐标变换结论

4.1 两种变换的总结

【电机控制理论】三相BLDC/PMSM电机的基本数学变换及其电流环控制_第16张图片

4.2 机械角度与电角度

p是电机的极对数
电角度=p * 机械角度
我们代入公式中计算的,用的都是电角度

我们Ia,Ib与Ic中的wt+φ,wt+φ-120°,wt+φ+120°指的都是电角度。

4.3 wt,θ,φ,和p的关系

p:电机的极对数,可以帮我们求电角度
wt,θ,φ三者都是电角度
wt=θ,是两相旋转坐标轴与两相静止坐标轴的夹角。
φ就有意思了,它是定子磁场和转子磁场的角度。
【电机控制理论】三相BLDC/PMSM电机的基本数学变换及其电流环控制_第17张图片
当定子磁场和转子磁场的角度为90°,即φ=90°时,转矩最大

5.坐标变换的变种

对于三相静止坐标系(3s)
【电机控制理论】三相BLDC/PMSM电机的基本数学变换及其电流环控制_第18张图片
我们分析时,要转换成两相静止坐标系(2s),也就是Clarke变换,但是Clarke变换对于不同开发厂商,它所使用的变换形式不一样。

5.1 Clarke变换

<1>α水平向左为正方向,β垂直向上为正方向(我们所用的):
【电机控制理论】三相BLDC/PMSM电机的基本数学变换及其电流环控制_第19张图片
【电机控制理论】三相BLDC/PMSM电机的基本数学变换及其电流环控制_第20张图片
【电机控制理论】三相BLDC/PMSM电机的基本数学变换及其电流环控制_第21张图片

<2>α水平向右为正方向,β垂直向下为正方向(ST所用的):
【电机控制理论】三相BLDC/PMSM电机的基本数学变换及其电流环控制_第22张图片

【电机控制理论】三相BLDC/PMSM电机的基本数学变换及其电流环控制_第23张图片
可以看出,和我们数学上的推理相符,Iβ‘在<1>的Iβ基础上取反了。
<3>总结
我们习惯于使用的是以下形式:
【电机控制理论】三相BLDC/PMSM电机的基本数学变换及其电流环控制_第24张图片
有一些开发厂商使用的是以下形式,比如ST电机库:
【电机控制理论】三相BLDC/PMSM电机的基本数学变换及其电流环控制_第25张图片
我们当然可以选取其他的方向作为正方向进行变换,这个交给读者自行去尝试了!

5.2 相应的Park变换

无论我们在Clarke变换中怎么样选取两个轴的正方向,我们的Park变换都要与之对应。
【电机控制理论】三相BLDC/PMSM电机的基本数学变换及其电流环控制_第26张图片
【电机控制理论】三相BLDC/PMSM电机的基本数学变换及其电流环控制_第27张图片
<1>θe=0时,选取为d轴与A轴对齐的时候:
【电机控制理论】三相BLDC/PMSM电机的基本数学变换及其电流环控制_第28张图片
【电机控制理论】三相BLDC/PMSM电机的基本数学变换及其电流环控制_第29张图片
<2>θe=0时,选取为q轴与A轴对齐的时候:
【电机控制理论】三相BLDC/PMSM电机的基本数学变换及其电流环控制_第30张图片
【电机控制理论】三相BLDC/PMSM电机的基本数学变换及其电流环控制_第31张图片
【电机控制理论】三相BLDC/PMSM电机的基本数学变换及其电流环控制_第32张图片

5.3 Summary

我们可以由ST的资料对比分析以下:
【电机控制理论】三相BLDC/PMSM电机的基本数学变换及其电流环控制_第33张图片
对于坐标变换的理解,可以参考文章:
FOC中对坐标变换的理解及电角度校准

6.电流控制

6.1 恒转矩角δ=90°控制(id=0法)

(此法仅适用于表贴式PMSM电机)
(无刷直流电机BLDC一般是表贴式)
当id为0时,电流全部用于iq来进行力矩控制,发挥其最大转矩。
也就是说,定子磁场与转子磁场相差90°的时候,转子以最大力矩旋转!
为什么力矩控制时,大多数时id=0矢量控制法来做转矩控制?
因为id=0时,表贴式PMSM电机转矩:
Tem=3/2 * p*φ_f * iq
这时候转矩方程是比较简单的,所以我们使id控制为0;
其中φ_f是磁链,式子中可以看到,在id=0情况下,转矩是和iq直接相关的,转矩控制的本质就是电流控制。
注意:在硬件设计时,电流追踪检测的部分,一定不能设计出错。

6.2 表贴式PMSM电机的D/Q轴数学模型

【电机控制理论】三相BLDC/PMSM电机的基本数学变换及其电流环控制_第34张图片
后续…【核心内容,毕业后公布】

6.3 电流环的参数整定(精准理论法)

…【核心内容,毕业后公布】

6.4 Id与Iq的简单前馈解耦器

虽然我们通过帕克变换成功把励磁电流和转矩电流电流分离出来,但Iq会影响Id,Id也会影响Iq,他们还是有耦合的现象,并不像我们理想中那样他们只要单独控制就可以简单完事的。
所以在进行PI控制时,我们要根据它们的耦合关系做修改,当然,这种耦合是比较简单的,没有微积分运算:
具体的耦合关系:
【电机控制理论】三相BLDC/PMSM电机的基本数学变换及其电流环控制_第35张图片

【电机控制理论】三相BLDC/PMSM电机的基本数学变换及其电流环控制_第36张图片
R:定子电阻,单位为Ω
Ls:定子电感,单位为H
D:微分算子
w:电气频率,也就是你的电角速度,单位为rad/s
Ke:反电动势常数,单位为V·s/rad
【电机控制理论】三相BLDC/PMSM电机的基本数学变换及其电流环控制_第37张图片

所以在我们输出Vd或者Vq时,我们要在单片机加入这种耦合关系:
简单的前馈解耦器:
Vd=Vd_pid_output-w * Ls * iq_real
Vq=Vq_pid_output+w(Ls * id_real+Ke)

你可能感兴趣的:(控制,电磁学,嵌入式,arm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