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发展史 2(转)

石门市的雏形

一、人口剧增
    19世纪末,石家庄不过600余人。铁路修建,工业兴起,商业日见繁荣,外来人口涌入,使石家庄人口猛增。到1907年达到1600多人,1924年6000多人。1925年设市时,加上桥东的休门、栗村,人口33000多。1933年石家庄人口普查时,桥西34751人,桥东28405人,共计63156人。人口增长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工厂招收工人,周围农村人口涌入。早期铁路员工,正太路全线2000多人,技术工人来自广东、福建等地,其余都是周围农民。再如大兴纱厂3000多人,除了部分技术工人来自河南,一般工人主要来自周围农村。
二是商业户涌入。据有关资料,1910年石家庄商户70多家,1919年200多家,到了1933年,就有2300余家。商户占居民总户数的15%。


二、人口结构的变化
    1903年京汉路石家庄车站建成,有十几名铁路员工,这是石家庄第一批产业工人。1905年正太总机器厂投产,员工500多人。1907年正太路通车,员工2000多人。井陉矿1910年有工人2000人,到1924年增加到3000人。1914年炼焦厂建成,职工600多人。1922年大兴纱厂投产,1924年工人1700人,1925年2300人,1927年3030人,1928年3300人。再加上电灯公司、自来水公司、电话局等,20年代末,石家庄的职工总数已有16000余人,占总人口的25%。
    石家庄人口构成,工人和商人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标志着石家庄人口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特别是产业工人的出现和队伍不断壮大,既改变了石家庄的人口结构,为石家庄城市化进程奠定了基础,更为重要的是,改变了石家庄的地位。这时的石家庄,不仅是雄踞华北平原的交通要冲、商业中心,而且是政治中心。随后发生的一系列工人运动,彻底改写了石家庄的历史,掀开了石家庄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

第三节 石门的早期文化

    伴随着工业、商业逐步兴起的,是石家庄的文化繁荣,这是石家庄告别"乡土",走向近代文明的又一重要标志。
一、戏剧电影
    石家庄的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金元时期,以真定为中心,元曲杂剧十分繁荣,形成了仅次于大都(北京)的元曲杂剧中心。到明代,形成了以丝弦、秧歌为主的地方戏种,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本世纪20年代初,石家庄不仅有过往戏子时常演出,而且有了常住戏班子。随着市面繁荣,曲艺杂技也成了街头、茶园、戏场的主要表现形式。除了艺术形式的多样性,文化设施也具有相当规模。1916年石家庄建成了第一座剧场--先名升平茶园,后更名为升平戏院,位于桥西升平街,可容纳千人。以演戏为主,有时也放映电影,1931年遭飞机炸毁。1920年前后,又建成新业剧场(地点在休门)、新舞台、第一舞台(今新中国影院前身)、同乐戏院、劝业剧场、新华舞台等。1930年前后建成了第一家电影院--声光影院,可容纳千余人。
二、新闻出版
    石门最早的报纸是1928年李亚夫创办的《石门日报》,出版不久便停刊。这一年出版的还有《实业报》,不久也停刊。两三年没有当地报纸出版,只有"五洲报社"推销北京的《实报》、保定的《河北新报》。1930年出版了《石门日报》,为四开四版。第一版为要闻版,第二版为小说连载,第三版为副刊,第四版为社会新闻。该报还编纂出版了《石门指南》一书。此报出至1937年"七?七事变"停刊。还有《商报》、《小石报》、《英风报》、《石市晚报》、《当天报》、《华北晚报》,都至"七?七事变"停刊。1933年还有《晓报》出版,到1937年"七?七事变"停刊。当时,还有进步报刊出版,1931年中共石家庄中心市委创办了《火车头》,正太铁路局主办了《正太日报》,石家庄学生会和各界抗日救国会主办了《救国日报》。
三、书画艺术
    随着商业的逐渐繁荣,竞争日趋激烈,各店铺特别重视门面牌匾。再加上人们社交逐渐频繁,文化欣赏水平不断提高,经营字画的店铺也出现了,并出现了不少书画家。江宿光,字奎章,山东人,落居本市,通诗词赋,以书画自娱,书法学魏碑,当时不少店铺的牌匾都出自他手。绘画尤精竹、兰,驰名山东、京津一带。何子丰,石门南高营村人,书法世家,石门老书法家之一。在石门牌匾及中堂联对不少,最早的牌匾有老字号《中和轩》。休门的赵育民、赵士恒叔侄,出身书法世家,真草隶篆无所不精。其牌匾遍及石门及京津、保定、邢台一带。吴永昌,冀南人,原为纱灯艺人,精通书法,与何、赵并称知名书法家。梁子清,获鹿人,画家,擅画芭蕉,与江宿光、王东初(元氏人,工山水)、王鹤侪(山东人,专檀梅花)为四大画家。

第四节 石门的早期教育

    石门的现代教育,小学教育最早开始于1903年,中学教育开始于1925年。到1937年"七七"事变前,小学有20所,其中公立学校11所,学生2300多名,教职员39人。中学2所,到"七?七"事变前,剩余1所,学生700余人。
一、小学教育
    1903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倡办新学,石家庄村办起第一所小学校,座落在今南大街和寺后街(今新华路)交界处的安宁寺内。当时有教师1人,学生数十名。随着居民增多,学童猛增,便增建校舍,扩充班级。到1920年前后,改为县立第四小学,初小四个班,高小三个班,教职员工十几人。
正太路通车后,工厂相继开工,为解决子弟就学,铁路局和一些工厂也建起学校。1918年京汉铁路局在桥东民生街建起第一扶轮小学。该校到1930年,已有6个年级,6个班,252名学生,7名教师。1923年正太铁路局在桥西宁安街开办第二扶轮小学。1925年大兴纱厂在厂内生活区建起大兴纱厂员工子弟学校。1930年前后,石家庄铁路工会也办起了铁路员工子弟学校。1933年井陉矿务局也在市内建了小学,石门市妇女会设立初级女子学校,还有教会办的培信小学、复音堂小学和清真小学。1928年救济院办了贫民学校。还有私人办的煤行学校和明达学校。
二、中等教育
    石门先后创办两所中学--鹿泉中学和石门中学。
鹿泉中学创办于1925年,是正定河北省立第七中学教师魏景周带领两个班学生共百余人,来石门筹办的。经半年时间,在休门村北(今市教研室所在地),盖起办公室5间,教室4个,1926年秋季开学,又招收两个班,共200多学生。开学不几个月,魏景周离校出走,学生也四散而去。石家庄的第一所中学夭折。
石门中学是1929年筹建的私立中学,由石门商会主办,商会会长周维新为董事长,商会副会长张庸池为副董事长,各行业公会会长和石门知名人士为董事,聘任周慎之(周维新之子)为校长。该校校址在鹿泉中学旧址,1930年暑期招生两个班,学生100名,1931年又招生两个班。私立学校必须由省立案,1931年报省教育厅,到1932年11月,国民政府教育部也予以备案。到1937年"七?七事变",共招生17个班,700余名学生。原计划1937年暑期增设高中,教室已建成,因"七?七事变"发生而终止。该校开办6年,为石家庄培养了大批知识青年,抗战开始后,许多学生参加了抗日。
三、职业教育
    在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同时,适应石门工商业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也相应发展起来。1935年春,河北省教育厅鉴于石门工商业日趋繁荣,派员来石门筹建河北省立石门工业学校。校址在今烈士陵园北边,1936年暑期招生两个班,100余名学生,分木工、金工两科,教师有十数人。该校只办了1年,"七?七事变"后就停办了。
另外,由于正太路是法国人经营,铁路职员必须会讲法语,于是设立了法文学校。1932年南高营村也建了所法文学校,名为法文馆,办了两年。另外,在新开路北,石门人任国忠开办了法文学校,办了十来年,在"七?七事变"后停办。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gkb986/archive/2012/02/11/2346866.html

你可能感兴趣的:(石家庄发展史 2(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