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而丧三俊”的辩士蒯通,真的可以使得天下三分吗?

导语

汉四年(公元前206年),楚汉争霸正到了关键时候,两军相持于荥阳,一时难以分出胜负。这种情况下,如果刘邦得不到韩信的支持,肯定是赢不了项羽的;而项羽最害怕的是,连续战胜并平定魏、代、赵、齐的韩信,掉过头来和刘邦一起,对自己进行左右夹击。

当时,刘邦为了安抚韩信,封他为齐王。项羽派人劝说韩信自立,同刘邦一起,三人平分天下。齐人蒯通也看到了投机机会,以相术游说韩信,劝他叛汉自立。

一时间,韩信成了左右天下命运的香饽饽,天下大势,在他的一念之间。而韩信在经过一番犹豫之后,还是选择自己当马仔,继续跟着刘邦混。

韩信犹豫不忍倍汉,又自以为功多,汉终不夺我齐,遂谢蒯通。(史记·淮阴侯列传)

那么,如果当时韩信听了蒯通的劝告,叛汉自立,能否三分天下有其一呢?

首先,要想逐鹿天下,必须要有足够的实力,韩信是否具备。

1、军事实力。

韩信占有的齐国,土地富饶,资源丰富,可以提供粮食和人员补充,战争潜力较大;经过多年来的征战,掌握超过二十万的军队,并且这些人屡经战阵,都是一些精兵强将;再加上韩信是有史以来最能打仗的将军,自出道以来还没有吃过败仗,最近又歼灭了龙且率领的(号称)20万楚军,到这时候天下再没有人敢小看他了吧,不到万不得已,没人想主动挑战他。

2、可用的人才。

仅仅有军事实力,还不具备争霸天下的条件。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起兵之后如果不想做流寇,就得像刘邦那样,找人管理地方,在自己地盘上发展生产,征税和提供军粮,这就需要像萧何这样的文人。粗看,韩信周围除了蒯通之外,好像再没有一个好帮手,但实际上我们不能小看天下英雄,只要你拉起队伍争天下,就会有人不远万里来追随你,古时候想做开国功臣的人有的是。这样,来的人多了,总能碰到几个有真才实学的,人才的问题就解决了。

3、道义支持。

扯旗造反,你不能师出无名,要占据道义的制高点。还好,当时是乱世,“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大家都是扯旗造反,谁也不敢说自己是所谓的天命所归,在这点上韩信并不失分。其次,背叛刘邦,这事得向天下人说清楚,毫无道义可言的人,难以得到真正有才能的人的帮助。这方面,蒯通是个辨士,动嘴皮子和诡辩是他的专长,一定能找个很好的理由,不让人觉得背信弃义就好。

其次,拉起队伍之后,能不能立足?

楚汉战争已经进行了好多年,双方爆发多次大战,像彭城之战,项羽3万破刘邦率领的诸侯联军56万,死亡的士兵难以计数;韩信在潍水之战中歼灭龙且率领的20万楚军,又死了好多人。再算上楚汉之间的其他几场大战,双方损失都相当惨重,平民百姓也已经到了不堪忍受的地步,到这会都在咬牙坚持。

韩信如果选择在这个时间点自立,最高兴的当然是项羽,他在与刘邦的争霸中虽然赢的次数多,但自身却在迅速失血——大将连续战死,军队数量急剧下降,能控制的地盘也越来越小。韩信反叛刘邦,能给他个机会喘息。至于以后楚霸王能不能改变策略,不像以前一味崇尚武力而听不进别人的劝谏,好好经营自己已经占领的土地,这是后话。

刘邦能忍耐,也是个聪明人,最多发声讨伐一下,对韩信自立的现状,也会捏着鼻子认了,不会为自己树立一个强大的对手。加之他已经占据汉中及关中富饶之地,实力最为雄厚,也占尽地利,忍一时之气,来日方长。等着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再来和韩信算算老账。

这样看来,形势的发展就像蒯通给分析的那样,三家谁也不敢首先发难,三家鼎立的局面就会形成。

第三,韩信自立为王后要面对那些不利因素的影响

军心不稳。韩信率领的军队虽然经过出关以来多次大战,补充了许多新兵和投降过来的诸侯兵,但起初还是汉王刘邦的军队发展起来的,其中必然有一些忠于刘邦的人。这部分人的去留问题,必须慎重对待,最好能够争取留下来,继续跟着韩信打天下;如果坚持要走,也应该礼送出境。最次的手段就是发动清洗,杀掉这批忠于刘邦的人。

齐国地形不利于防守。韩信占有的土地,范围大致和战国时候的齐国相当。战国七雄,齐国算是富裕的大国,但却时常受到别的国家的攻击,甚至连小小的燕国,都几乎灭亡了齐国。其原因一方面是齐国当时的君主比较昏庸,武备松弛,但也有地利不利于防守的因素在里面。

治理国家的人才缺乏。刘邦有萧何、张良、陈平、曹参、灌婴等众多文臣武将,这些人,跟随刘邦经过多年的锻炼,都已成为各方面非常优秀的人才。韩信手下除了一个蒯通之外,能拿出手的高端人才几乎没有。这是他急需加强的短板,也要避免像项羽一样,有一个范增而不能用,最终成为孤家寡人。

结语

综合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韩信听从蒯通的劝告,很可能形成三家鼎立之势,完全改变楚汉争霸的战争局面,更可以避免为妇人所擒、身死族灭的下场。而最终三方鼎立的局势能持续多久,最终谁能脱颖而出,一统天下,需要各位大开脑洞,发挥想象。

参考资料:《史记》、《汉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说而丧三俊”的辩士蒯通,真的可以使得天下三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