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没人能在群体中保持冷静、独立、高智商么?

乌合之众

这本由勒庞19世纪末写的著名书籍,中文名字取的让人乍一看略蹙眉。管仲的《管子》有云:“乌合之众,初虽有欢,后必相吐,虽善不亲也。”,这一词也多比喻像暂时聚合的一群乌鸦。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而这本书实际上是研究群体的心理,这种群体,不是简单把一堆人聚集在一起就算完事,而是一种心理群体,一个感情与思想趋于同一方向,自身个性逐渐消失的组织化群体。

依稀记得若干年前,第一次都的时候,多少带着读“经典圣经”的心态,所以看到的几乎都是好的一面,尽管100+年过去了,觉得很多情况其实还是一样适用,群体的状态并没有因为100+年而“进化”高级多少。

比如:书里说群体容易冲动、急躁、受暗示、夸张和单纯、易受传染。可以想想,通常来说,为何政治家或者将军都需要有一个基本的技能--演讲。特别是在以前的战争前夕,总要有这样那样的演讲。

比如:我们总会发现,每年的某些特殊日子,跟日本有关的店铺都会如临大敌,甚至干脆歇业。也总会发现某些奇葩社会新闻事件总会发生,说大街上日系车被砸,甚至车主与砸车群体起冲突受伤等等。

比如: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个捕风捉影的新闻刚出来,就会立即有人不做任何调查去转发,甚至在那个基础上添油加醋煞有其事仿佛就是当事人一般,然后刻意引起更多的转发来达到个人的目的。群体非黑即白的争吵,而在抽象的、激烈的情绪传染中,基本的真相被掩盖了。

这些都是勒庞书里的言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反映,我们能真切感受到,他说的在理。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全盘接收他的言论么?不管是什么原因和背景,他说的没有偏见么?还是来看两个例子吧。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时不时会笑一下,因为时不时就会看到诸如“产生这种误认的经常是妇女和儿童——即最没有主见的人”这样的话。我每次看到这样的句子都会想象他如果生在这个时代会被骂成什么样子。在勒庞和勒庞之前的时代,女性接受教育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很少,家庭生活中也被视为男性的附属品,缺乏主见容易盲从的情况可能真的会比较多一些,但勒庞不加分析简单地在自己的论述中把性别当做原因来使用,这显然是一种偏见。

勒庞不是一个种族主义者,但他根据自己的观察就得出了盎格鲁-撒克逊人比拉丁民族更严谨理性的结论。他也认为” 如果一个民族使自己的习俗变得过于牢固,它便不会再发生变化,于是就像中国一样,变得没有改进能力。”在他看来,拉丁民族是比较荒唐和愚昧的。一个民族的传统确实对人的影响很大,但是这种影响并不是在基因里的。何况东德和西德难道不是一个民族吗?朝鲜和韩国难道不是一个民族吗?为什么差别会那么大呢?

另外,既然群体之中这么容易被煽动、迷惑、且低智商,那么为何群体中的领袖就是个例外呢?难道他们不属于群体,还是他们压根就不和群体有共同的目标和情感?如果都不是,那么为啥领袖就能利用群体的心理特征而不深陷其中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真的没人能在群体中保持冷静、独立、高智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