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交智商税,我们应该关注些什么?

在知乎和上,搜索智商税,会有各种各样,为智商交税的故事,有的故事敲响警钟,有的故事让人啼笑皆非,可以当作段子来看。小能熊费曼社的同学们,从什么是智商税,到如何避免自己交智商税,都说了很多,提出了很多的可落地实践的解决方式。

被营销号洗脑,冲动消费,花冤枉钱的事情,每个人都经历过,为智商充值这件事,不是什么丑事,关键是,吃了亏,要知道原因是什么,下次不再犯错就行。

总结来,花冤枉钱的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就是信息不对称,往往很多商家过分夸大产品功效,拿着科学当旗号,欺负大部分知识有所欠缺的消费者。比如很多淘宝出售的灵丹妙药,打着,万能,包治百病的旗号。这点其实很好解决,在购买之前,学会用搜索引擎进行相关搜索就行,你面对的产品,在之前就有人有过购买困扰,为何不在购买前花个几分钟做下简单的信息收集呢?

其次,在很多公众号和媒体的宣传下,产生买买买的消费主义冲动,这些营销媒体,往往都是抓住了消费者的部分心理和需求,对健康的需求,对投资的需求。就算在权威的渠道,都很难鉴别产品的真伪,比如央视宣传的极草5X和易租宝。面对这些宣传,往往防不胜防。人们再牛的判断力,往往在这些权威渠道和宣传下,也会产生动摇。

其实避免自己为不必要的商品付智商税,很简单,在剁手之前问下自己一个问题,这个东西我到底需不需要,如果商品是自己所需要的,再获取相关商品信息,选择最佳渠道,进行购买;如果你真的不需要这些东西,直接打住不买就可以了。这两年的双十一,我问了自己n遍这样的问题,给我省下了很多钱。

很多人给出了一些很难理解,我认为很搞笑的解决办法,比如多读书,增加自己的判断力之类的。想法是好,可是买的没有卖的精,培养判断力的过程是长期的,而卖家的推销方式千千万,判断力的更新,跟不上商家促销方式的更新换代。再有,这些办法如果真的管用,央视也不会为那些登上315的企业做宣传。


其实,在交智商税的年轻人里,大部分人是可以很好的鉴别真伪,就算他们花了冤枉钱,之后,也能够汲取经验,避免再范。吃亏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已经吃了亏,还不停的给智商充值,这里面,包括了很多老年人。我主要想谈谈,老年人群花冤枉钱的背后,我们作为儿孙的一代,究竟应该关注些什么。

老年人群购买保健品的现象,经常能看到,还有些人,囤积保健品,这些保健品的购买和滥用往往对健康产生逆效应;这样的故事不少见,还经常被搬上国内家庭伦理电视剧。这样的行为,是为自己智商买单的典型表现。但我想,我们不应该把他们的冲动消费当作是交了智商税。

如果去搜索一下,那些出售给老年人保健品的商家,往往大打感情牌,讲师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偷换概念。“吃了我们的药,身体更年轻,做自己的主人,不给子女添麻烦,一天才一块钱。”这样的口号。还有些上门推销的商家,往往在促销过程中,拉近与老年人之间的距离,让老年人由情感的满足,产生消费的冲动。

子女在外工作,赚钱孝顺父母,所以一些老年人手头上还是富裕的。他们的购买行为,往往不是真的对商品的需要,而是对那种很多老年人一起参加的销售活动,销售代表陪伴的需要,简单来说,他们只是需要得到关心和陪伴。

去年劳动节假期,我回老家,一回到家,奶奶就和我控诉老爷乱花钱的“罪行”,老爷80出头,赶集看到有人推销净水龙头,还搭配送插线板,加起来这样能够净化用水的设备才“100”块,老爷欣然掏了钱;人家还答应,第二天上门安装,但是老爷第二天再也没有等来那个穿着西装的销售人员。

奶奶说着老爷的不是,还说他买的时候也不动动脑子想一想,家里用的是水井,哪里来的水龙头。听到这里我笑出了声,老爷这里也不甘示弱,说起了奶奶的不是。奶奶在赶集的时候,花了10块钱,买了一套可以预防高血压和颈椎病的手镯,手镯还是纯银的。我拿过那个还掉粉的手镯,一撇能够掰弯。

国庆一家人团聚的时候,他俩又把这事拿出来说,一大家人面前,他俩这样来来回回的控诉,脸上却没有一点的难为情,更加多的是一种喜悦。我想,其实他们并不是不知道这些商品的劣质,而是这样的行为,能在子女面前多一些谈资,在儿女回家的时候,多听一些子女的唠叨;他们是不缺这些冤枉消费,他们缺的是买不来的关怀。


子女为父母提供金钱,但是父母却用金钱换不来关心。每个人都有家,如果你的家里有这样乱花钱的老人,面对他们交智商税的行为,我们应该关注些什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避免交智商税,我们应该关注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