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努力】 我的语文成长之路-----我的青椒之旅

 想来想去,还是起了这么一个很俗的名字。路,容易让人产生长长的联想,能唤起许多久远的,在现实中早已了然无痕的东西。

  如果说,因为喜欢语文而去走近它,进而成为终生之伴,那是骗人的。

 从初中到高中,最想逃避的便是语文,怕作文,怕背诵,怕老师提问。但那时候,还是打心眼喜欢文学的,敬仰名家,尽管欣赏不了名篇之美,但仅仅篇目名字,就足以产生相当重的分量。三毛《橄榄树》,喜欢得翻来覆去,课间操,团委广播一放,操场上荡起的尘土也充满着诗意的忧伤,心被轻揉轻捻起来,风也柔和了许多。

    18岁那样,我被时代的洪流裹挟进洛阳师专,阴差阳错地进了中文系。一想到二年之后要站在讲台上讲课文,心里就发怵。但这回是真逃不掉了,而且是长达一生的岁月。

我不是特别积极上进的人,随波逐流一个。在2:6:2的集体构成理论里,我永远蹙缩在中间,畏首畏尾。

走上热爱语文教学的道路,对我而言是一段浴血而生的艰难历程。

从受到命运的播弄被迫进入师范院校到随波逐流地踏上教师岗位,甚至在从教很多年后,我都没有办法真正认同这份职业。尽管教学中也获得过不少的荣誉、认可,但我知道,我的灵魂游离于教学之外,而灵魂若不在场,身体便只是劳役。甚至有一段时间,每每走到教室门口我都会心中发怵,有一种要上绞刑架的感觉。我特别羡慕那些一开始便能热爱上语文教学的老师,然而我知道我不是。为此,我曾做过许多力图改变的挣扎:脱产进修、考公务员、考研考博、另寻工作……然而,本是为摆脱这条路而做的努力,却让我更加深陷其中了。我不知自己经历了多少次的失败失败再失败,亦无从计算自己经受了多少的迷茫与彷徨、痛苦与折磨。我想到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在经历了太多思想的困境与挣扎后,他终于想通了: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那么,接下来就是生的问题了。这很有点像那时的我的处境。

《五灯会元》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奉先深禅师同明和尚到淮河边上,看到有人在下网捕鱼。有的鱼被捕后从渔网中跳出,禅师赞道:“明兄,俊哉。”明和尚不解:“虽然如此,还莫如当初没撞进渔网的好。”禅师笑道:“明兄,你欠悟在。”没有过进入渔网的经历,便没有那透网一跳的努力与美妙;没有过失败的苦痛,你便无法体味人生的真谛。我未能如那透网金鲤一样挣脱这网的束缚,但奋力跳跃后的失败却使我逐渐冷静下来。既无法跳脱,那便选择浴血而生。

那么,如何而生?

我一向是个随性任意的人,很少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明确的规划,但我知道,我必须开始规划了,年近不惑之时,已没有时间去悠游、去消耗。我想到了杜甫所说的:“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孔夫子也说:“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我告诉自己,四十岁之前,我必须有所完成。

既已设定目标,我知道我会坚定地去走。

在我看来,语文教学无外乎两件事,一是教学,二是教研。至于成绩,只属于附属品。我要做的,便是在教学和教研上下功夫了,而这两件事,又其实只是一件,如果能将教研的工作做好,那自然可以做好教学的工作了。我开始细致认真地揣摩教材中的每一篇文本,力求将文本中的每句话吃透。我一向反对在外围打转而不深入文本的教学方法,貌似课堂内容很多而学生不能真正对文本有所感悟。就如同是研究《红楼梦》,《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完全是在书的外围寻找突破,却始终没能真正进入书本内部,而《蒋勋说红楼梦》则是完全将自己介入文本之中,分析人物的经历、心理,这才是真正的阅读。渐渐地,我放弃了教学参考书,而试图从自己或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文本解读。每一次公开课,我都可以讲出与他人不同的设计思路或内涵,这正是在这方面下了功夫的缘故。包括参加省教学能手评选,虽然允许带教参,但我依然只带了几本教材参加。

对文本有了自认为足够深入的解读与把握后,我决定将自己的成果整理成册。一直以来,最偏爱的是古诗词,于是,我的第一本书稿便以古诗词研究为内容。现在,这本《诗情词心——重品经典古诗词》已然面世,尽管作为自己的第一部作品,还有着太多瑕疵不足,但毕竟自己的教学研究已正式起步,并将持续下去。

对文本的研究只是第一步,而对于语文学习的终极意义的研究更加重要,这关乎学生的灵魂成长,关乎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教育的目的在于育人,而语文,尤其应当承担这一重任。这里的“人”,应指一个顶天立地、堂堂正正的人,一个有着自己的行为准则并能奉行不悖的人,一个勇于担当时代重任并能锐意进取的人。语文教学如果仅仅只意味着高考时学生要达到120分,那它便只是工具性的学科,而人文性,才是语文的根本意义。为此,语文老师必须有明确的传道意识,要尤其关注语文学习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我总是尽可能利用一切时机让学生感受情感的触动。运城使用的是苏教版的教材,我曾一度非常排斥,但后来才慢慢发现,苏教版的编排体系是很有特点的,可以更加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例如第四册第一专题的标题是“我有一个梦想”,但这个专题的内容却是一些最有担当精神的圣人或伟人,于是我建议将标题改为“以天下为己任”,并以鲁迅的那句“无穷的远方,无尽的人们,都与我有关”为材料,让学生将这一专题的人物作为素材整合成文,这样,既使学生更加熟悉文本,也使他们受到了人物身上高贵精神的震撼,从而转化为自己内在的修养。尽管这样的教学似乎并不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成绩,但坚持去做,学生的语文素养及道德修养是一定可以获得极大提升的。

全力投入工作的日子很辛苦,但也很充实。每天,我会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回到家中,却又开始了一轮新的征战,熬夜到凌晨是常有的事。觉会睡得很香很踏实,因为几乎总是倦累已极时才上床。我必须将自己以往浪费过去的时光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弥补回来。

付出必有收获。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很质疑这句话的真实性,但现在我坚信不疑。

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我走过了太多弯路,然而我却可以无悔,或许,像别人一样单纯地走直线的生活,会更快更高到达人生的顶峰,但也会错过崎岖小路上的风景与浴血而生之后的成熟冷静,正如黄州时期的苏轼,是磨掉了锋芒之后的成熟。现在,我可以毫不矫情地说:我热爱语文教学,并会在这条道路上坚定沉着地走下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坚持和努力】 我的语文成长之路-----我的青椒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