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与科幻与《三体》系列

你好,这里是D7。本文不含任何作品剧透,不是作者或书目推荐。只是一个科幻爱好者的回忆和有感而发。如果能接受,那么请看下去吧。

我小时候(虽然我现在仍然年轻,但是人总是会有过去的)就很喜欢读书,那时候家里订了许多杂志(那时候书在我的认知里并不便宜),要感谢我的父母和科学课的教室,培养了我的科学思维和读书习惯。

印象深刻的是这两个,《少年科学画报》和《儿童文学》。一个是科学类,一个是文学类,内容都非常好。渐渐的接触到科幻文学,是有一定科学基础的虚构故事,虽然当时看不太懂,但总是好奇的读完。思想从此分成了两个方向,一个是科幻,一个是魔幻。魔幻这类逐渐被网络小说,动画和梦境填充着。而科幻,靠我有限的知识水平是完全不能想象出的,因此只有靠读书(和一些电影)。

最早的印象是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似乎是语文课的必读书目吧,总之我读了。尼莫船长和他的鹦鹉螺号深深的吸引了我。我不太懂科学(虽然知道现在潜水艇已经发明出来了),更不太懂地理。完全是“随波逐流”式的读书。即使这样,书中瑰丽的海底世界和惊险刺激的旅程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乘热气球旅行等作品,想到凡尔纳是完全以想象描绘出的景色,便顿生敬意。

另一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科幻作家是阿西莫夫。我近期还在读他的书《永恒的终结》(也不是近期了读书笔记丨永恒的终结丨阿西莫夫)。他提出了著名的“机器人三定律”,我印象深刻的一部电影《我,机器人》改编自他的同名小说(刚刚百度发现这部电影拍2了)。阿西莫夫还有很多精巧的设计,我用了“精巧”这个词,是因为科幻的设定有限,但是由此延展出的故事是无限的。在我眼里他也是一个启蒙性和开创性的人物。

还有一个虽然不是科幻作家,但是十分想要说一说的大家——霍金。了解了一点宇宙后,就不免沉入了“黑洞”的宏大世界中。霍金算是个科普作家,但是他的科学理论非常令人着迷,《时间简史》我也读过了,虽然并没有完全理解。(说到黑洞,本文最后修改于2019年4月10日,今晚将公布人类世界第一张黑洞照片)

还有很多人、很多文章满足了我的科幻爱好,再写就要跑题了,回到《三体》上来。

刚刚确认了一下时间戳,我是2016年10月25日开始看的《三体》。用的是微信读书,笔记留存到了现在。最近(2019.3.23开始)我又读了一遍,因为看完电影《流浪地球》之后想找原小说,在图书馆没有找到,却无意之间找到了三体的实体书(还找到了一本叫《三体X.观想之宙》的书,后文说)。没有办法抵御诱惑,我把这些书借了回来。

说读一遍也不太准确,是通读一遍之后前后翻阅参照做笔记的方式。也上网看过一些资料,发现了许多盲点,再次感慨这套书(或者说书中创造的世界)逻辑的精巧自洽,非常敬佩大刘。

图书馆借的实体书

《三体X.观想之宙》是个意外之喜。这是一本《三体》的同人小说,即其他作者借用大刘在《三体》中的设定,发散思维写出的一部作品。得到了原作者授权,也入选了“中国科幻基石丛书”系列。原作者和其他知名作者的背书让我拿起了它,然后这本书自身的实力让我折服。一个读者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有点可怕了(褒义)。

《三体》应该是我对中国科幻的最初印象,也是最顶级的印象。其他作者也创作出了非常优秀的作品,各有所长,此处不一一赘述。(现在很多科幻新书的方向是人工智能。这也很好而且很热门,但在我心中《三体》和探索宇宙这一类是经典)

作为科幻爱好者,写下这些字,再次深刻的感受到了这些作家的才华。像《三体》这种内部掺杂了大量的科学理论科学数据的作品(借用书内的说法,无限细节)并不是很容易理解,我很庆幸遇到了这本书,遇到了书中的世界,也认识了现实中的书友。也希望我能始终保持热忱,保持好奇心(即使我已经不学物理了)。

(《命运石之门》和科学ADV系列也是科幻作品,但是没好意思拿出来和上面这些大家比。以游戏和动画的载体来讲,这系列很优秀。《Ever17》虽然外表是科幻,其本质不太好界定,但从gal的角度看绝对是神作。)

感谢你看了这么多,这里是D7,欢迎交流讨论扩列。

坚持原创,本文首发。

你可能感兴趣的:(回忆:我与科幻与《三体》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