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文学作品的需求,能否代表社会的开放程度

    前段时间《还珠格格》的重播,引起很多人的吐槽,大多说刷新了三观等等。作为90后,琼瑶阿姨的著作大多以影视剧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等我们能够阅读的时候,她身上的“标签”已经先入为主,所以真正看过小说原著的人已经很少。

      前几天翻电子书,翻到了《菟丝花》,内容并没有标注作者,但是看了一半觉得不像是现在作者作品,便搜了一下,是琼瑶阿姨作品。我不想跟风的说作品矫情还是如何,我反而在思考一个问题,当罗教授非常坦白在自己儿女面前说,就算他当时有妻子,他还是爱上了雅筑,我心里的鄙视与唾弃是否是正常的。

      到现在,大部分对琼瑶的作品都是讲爱情至上,我们可以从同时代的作家作品分析是时代的问题,还是个人的问题。琼瑶、张爱玲和三毛,同是女性作家,也经常拿来比较,我恰巧拜读过三人的作品,三人对于爱情与婚姻的看法看似大相径庭,其实追根溯源,是差不太多的。琼瑶很多作品都说风花雪月,为爱不顾一切,而三毛只有一个男人,就是荷西,而张爱玲的作品中,很多爱情都是无疾而终,或者被现实,或者被自己打败。但是我们细想,他们作品中,主人公对于爱情态度是一样的,向往、憧憬与追求。客观来讲,我更喜欢张爱玲,因为真实,琼瑶作品自是不用讲,三毛讲得自己的爱情,难道不够真实吗?其实生活模样,只有自己看的清,但是三毛的爱情只有美好,一个为了自己安排好一切的男人、一个天涯都愿意追随的男人,当然,不能因为自己没有遇到而质疑其真实性,但作为读者更像是读童话。

        撇开三毛不讲,我们来讨论琼瑶和张爱玲作品中的“小三”,以及作者对小三的态度。女人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大多都是悲惨的,《色戒》、《怨女》等,大多没有圆满结局,张爱玲生活的是过度时代,说是“一夫一妻”,但是妾也是允许并大方存在的,所以对“小三”并没有什么概念。到琼瑶,看《情深深雨蒙蒙》便知道,容忍度已经很低了,要不然不会有雪姨的“敲门”了。但是看《还珠格格3》中的知画,虽然落得最后惨死结局,但是惨死体现的琼瑶的怜悯之心,如果知画不死,谁能保证永琪不会移情别恋呢?

      以后女性代表作家有张小娴和亦舒,很小的时候看过亦舒的作品,记忆不深,已经无法判断,但是昨天我看《那年的梦想》刷新了我的认知。虽然之后还有《蝴蝶过期居留》等四部作品对人物分别安排了各自的结局,但是我觉得《那年的梦想》已经是最好的结局。我对这本书最大的感觉就是全是“小三”,而且动不动就上床,这才是真正的爱情至上。张小娴对于爱情和关系平淡的描述,好像社会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

        而我们讲到现在的比较出名的作者,虽然我也很喜欢他们的作品,但是我不能称之为作家。顾西爵和顾漫,言情界评价很高的作者,作品也被翻拍成电影和电视剧,以《何以笙箫默》和《微微一笑很倾城》为代表。其实说起来,明晓溪才算是现代言情的领跑者,最近热播的《烈火如歌》便是其代表作之一。我们来分析一下他们对于“小三”的态度,没有正房的歇斯底里,因为他们作品里,没有“小三”,想想多可怕。

        作品的畅销程度反映了读者心态的变化,这是毋庸置疑的,从坦然接受女性命运凄惨爱情的不忠贞到现在的“玛丽苏”盛行,是时代更开放了,还是更封闭了?是社会纯净了还是更肮脏了?读者从作品中想要获取的东西是不是发生了质的变化?《滚滚红尘》中,最让我唏嘘长叹的是主人公经历了民国,经历了战乱,却死在了和平时期。人们总是感叹,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在降低,为什么人们在有条件之后,反而创造不出来,耶欣赏不了悲剧了呢?

        现代读者构成大多由90后与女性构成,在现代女性压力大与离婚率高居不下情况下,女人对于爱情与婚姻的信心不停降低。更现实与悲剧的作品只会让女性更加恐婚,而“玛丽苏”式的爱情更想是鼓励与希望,既然生活已经如此闹心,不如在“童话”里沉醉一下。

      对于“小三”的零容忍以及对“渣男”的极度唾弃,是社会进步还是退步的表现?我想,起码证明这个社会不再宽容,“小三”的存在难道只是女人的过错吗?不更应该男人承担责任吗?婚姻,是对家庭的保护,而不是对爱情的保护,我们永远无法否认这一点,爱情永远是自由的。读者的玻璃心无法阻挡“小三”对婚姻的入侵,也无法掐断爱情肆意燃烧的火苗,文学作品应该描述生活本来的样子,不应该是编织的美丽童话,这是封闭,是退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于文学作品的需求,能否代表社会的开放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