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婴儿还不会说话,怎么和他们愉快地聊天?

前段时间,小小么突然叫了一声baba。我瞬间震惊了。她会叫“爸爸”啦?

我琢磨着平时也没有特意教她叫爸爸啊,她是从哪里学会的。

一面思索着,么姥姥从另一个房间走过来,皱着眉头说“今天小小么还没拉粑粑。”

我恍然大悟,可能此baba指的是。。。

小小么还在继续咿咿呀呀地叫着,我赶忙掏出手机把这个值得纪念的时刻录了下来,发给了么爸。

么爸笑得合不拢嘴,小妮子第一个会叫的是爸爸,可见自己在她心目中的地位之重要。

我见他开心,没忍心告诉他真相。。

玩笑归玩笑,但作为老母亲的我心思活络起来了:原来,我们平时说话,小小么都听着呢。打她出生以来,我们都一直注意和她互动,特别是她一哭,我们立刻停止手头的活,第一时间把她抱起来;她哼哼,我们会模仿她哼哼回应她。但是和她说话这一方面,想起来就和她唠几句,想不起来就不说。

像这个baba是姥姥使用的高频词,整天不是大叫“小小么拉粑粑啦”,就是“小小么今天怎么还没拉粑粑”。而且说的时候抑扬顿挫,面部表情生动。以至于她印象深刻,第一个会说的居然是baba。

都说小婴儿接受度最高的语言是“父母语言(Parentese)”,特征就是“语速要慢、音调要高、拉长音、有韵律感”,果然不假。

而且,据我观察,她现在喜欢看我们说话时的嘴型,自己也尝试着模仿,如果我们重复她说的“话”,她会很开心。比如她说了一句baba,我们接一句baba,她就会看着我们笑,然后继续练习。

我想,是时候有意识地多跟她说说话,增加语言输入了。

但尝试几天后,我发现和婴儿聊天其实并不容易。

首先如果只考虑增大语言输入,就会处于一种“想到啥说啥,不能停”的一种类似于每天打卡的状态。你不知道说到什么程度可以停下来了。

其次是你要随时做好你的聊天对象瞬间转移注意力的准备。经常是我这边说着,小小么看我一眼翻个身,把后脑勺冲着我,啃手边的玩具去了。我自讨没趣地说个几句就说不下去了。

于是,老母亲又开始做功课,经过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的论证,找到了一些和小婴儿的聊天技巧。

一、沉默是金,适当留白。

京剧和昆曲有一项非常大的不同,就在于京剧会有停顿,京剧演员能喘口气再接着唱,而昆曲演员要一直不停地唱下去,没有停顿,非常考验功力。

有时,我开启了“昆曲”模式,在小小么旁边喋喋不休。说得口干舌燥,小小么全程都不在线。

但当我尝试说了一句后停顿一下,给小小么一点反应时间,事情变得容易很多。我能用这停顿的时间去喘口气,去观察小小么的表情、动作、视线,去思考下一句说什么。她的配合度也更高了,常常在我说话的时候看着我,有时还会咿咿呀呀回应几句。然后我再根据她给出的信号做出回应。这样,交流的节奏感和互动感就出来了。我们双方的参与感都更强了。

教小婴儿说话和交流是同时进行的,教他们交流比说话更加重要。说完以后,短暂地停顿,给对方反映时间,是教养和礼貌,比你说他听更能能让对方感受到尊重,哪怕对方只是个小婴儿。

她也能从我们的停顿中感受到我们对她的信任和鼓励“我们想要你告诉我们你需要什么,想要什么。我们相信你能和我们交流,我们会努力去理解你。”

而且有的时候,沉默是金。小小么经常趴在游戏垫上认真地端详积木,这个时候,我都不好意思去打扰她。这是她独立探索的第一步,培养专注力的好时机,我怎么能去打扰她呢?所以,就安静地坐在一边,让她自由地探索和发现吧。

虽然增大语言的输入有助于孩子的语言能力的发展,但适当的停顿和留白是给了孩子独立探索的空间和自我表达的邀请。

二、抓住小婴儿放出的信号,有的放矢。

小小么要吃奶的信号十分明显。她一会看看桌上的奶瓶,一会看看我,嘴张成o型,发出急促的啊啊声,眼里写满了急切。

一到这个时候,我就手忙脚乱。她是个急性子,如果短时间内不满足她,她下一秒就要变脸,嚎啕大哭。

但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慌。因为这个时候她的注意力完全在我身上,我的每一个表示,动作或者语言,都能引起她的强烈关注。这个时候是引入手势语言和口头语言的好时机。

当小小么看到桌上的奶瓶了,急切地叫着啊啊,我就会回应她说噢,你看上去想吃奶了,你想要吃奶吗?我点点头(让她慢慢学会用点头来表示yes)。观察她的反应,然后再喂她吃奶。

其实,不要小瞧这个过程,这里面可以提炼出几点。

一是要重复。对小婴儿说话不仅要慢,而且需要在某些地方多重复几遍,让她慢慢消化。比如“吃奶”我就重复了两遍。这种重复不是说“吃奶、吃奶、吃奶”不停地念叨,而是要把“吃奶”这个词穿插在句子中多次出现。

又比如发现小婴儿在看小哥哥拍球了,你可以说“看那个小哥哥!小哥哥在玩球。小哥哥玩球玩得真高兴!你要去和小哥哥一起玩吗?”

二是要注意观察,给出回应并扩展谈话内容。

要注意观察小婴儿的信号,她在说什么,或者她尝试说什么,她在够什么东西,或者她推开什么东西,她因为什么而微笑,或者因为什么而哭泣,然后用语言回应她。说出她“心里想的”,就像是告诉她这些用言语怎么表述。

这个例子里,我观察到小小么要吃奶了,我替她说出心里想的“看上去你想吃奶了。”问她“你想要吃奶吗?”

有时,小小么给出的信号可能是其他的,我们都把它看作出让我们说话的邀请。

比如,她在玩耍的时候,突然看了我一眼,这个时候我就可以插话了,“你努力了那么久,终于够到那个球啦,你真厉害!”

又比如,在她会清晰地发音之前,她经常会咿咿呀呀地说一些没人听得懂的话,之前我是模仿她的发音作为回应,让她有种“被听到”的尊重感,但现在我开始用句子作为回应了。

其实,模仿她的发音和用句子回应都是互动,但后者更好一些。因为对于小婴儿来说,咿咿呀呀其实是他们在尝试表达,在“说话”。用句子回应他们,是和他们说话。不要担心小婴儿不理解,他们一直伸长耳朵听着呢。

还有的时候,小婴儿的发音可能不准确,不要去纠正说“不对,不是mia mia 你应该说妈妈”。作为回应,你只需要示范正确的“你想要妈妈抱啦?妈妈在这儿呢,来,妈妈抱。”

设想如果你来到一个语言不通的国家,你开始学习他们国家的语言。你一张嘴,就有人等着给你纠正“不对不对,你应该说……”你是不是都不敢开口了呢。

所以不要去纠正,尝试理解。学习说话有个过程,不会一开始发音就非常准确,总会有个逐渐变好的过程。当小婴儿开口以后,你在回应中示范出正确的表达,他们会根据你的反馈自行调整发音。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而不用刻意去纠正。

三是示范正确完整的表述。

可能会有宝妈担心宝宝理解不了句子,会简化表达,把两个词语串在一起,或使用叠词,比如“吃饭饭、"吃奶奶"。或强调各种名词、人名、地点或物体,说单个的词。这些其实不利于宝宝的语言学习,因为宝宝在听的时候,也会吸收句子的语法结构。我们尽可能从一开始就示范完整的句子,包括各种动词(跑、跳、坐、趴、吃),否定词和疑问词。

三、主动发起话题,让宝宝参与进来

和小婴儿聊天,看上去什么都能成为话题。但找到一个能让宝宝稍稍参与进来的话题就不太容易了。有几类话题我觉得互动感较强,而且也很有必要。

第一类是告诉宝宝要发生的事情。小婴儿从出生起就需要秩序感,知道下一步就会发生什么,他们会觉得安全和自信。所以,当你给小婴儿换尿布之前,带着她出门之前,不妨告诉她你要给她换尿布啦,你要带着她去哪啦。

第二类是谈论对他们有意义的事情。拿着球,对他们说“球”,对他们意义不大。但是,对他们说“你抓到了红球,然后碰了红球一下,红球滚走了”就不一样了。他们经历的,用感官体验到的,才是对他们有意义的事情。体验和语言的结合能帮助他们理解。所以不用刻意告诉他这是“桌子”,那是“椅子”,而是说“现在我们要喂奶了,我正在解开自己的纽扣,我们坐在这个椅子上开始吧?”

第三类是提供选择。小婴儿在开口说话之前,是能够通过手势、咿咿呀呀来告诉你她的选择的。让小婴儿有做选择的权利可以促进交流,教他们因果关系。比如可以让他们选择穿哪件衣服、玩哪个玩具等等。

四、将和宝宝的交流纳入到日常生活中

在商店里可以跟宝宝聊天吗?当然可以。你可以和宝宝谈论食物、让宝宝选择食物、让宝宝摸食物、谈论食物大小、冷热、轻重。

洗澡的时候可以跟宝宝聊天吗?当然可以。你们可以谈论身体部位(头、脚、肚子等),可以谈论动作(舀水、倒水、擦洗、溅起水花等),可以谈论描述性语言(大小、干湿、快慢、冷热),还可以讨论洗澡用品(毛巾、肥皂、沐浴露、洗发水)。你可以问宝宝肥皂在哪里,要放什么玩具在盆子里等等。

等待的时候可以跟宝宝聊天吗?图片、杂志和广告牌都可以成为你们聊天的素材。

我曾经带小小么去医院看病的时候,碰到一个宝妈在候诊时把医院墙上贴的健康宣传画都给自己的孩子讲了一遍,孩子听得津津有味。她平时也应该是很注重和孩子交流的人。

所以,和宝宝聊天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并不是一门非常精深的学问,只需要我们花点点精力和花些许心思。有时也需要给宝宝一些安静的时刻。关键是找到平衡,而这平衡就需要我们每个人自己去把握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婴儿还不会说话,怎么和他们愉快地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