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说|对不起,我曾以冷漠对待你……

前段时间,网络流传上流传一段女儿要妈妈买手机被拒而当街殴打妈妈的视频,视频中女儿看起来理智尽失,在众目睽睽下毫无节制的发泄哭闹,推搡甚至多次伸手怒打妈妈头部,令人看得瞠目结舌。

在看到标题,女儿打妈妈,自己的评判就来了——这个孩子,怎么这样?当我了解到具体到情况后。

对孩子开始更有一份理解了。开始又评论这位妈妈,承诺了又不反悔。最后,她怎么可以让孩子在街上,被众多人围观,且指责呢?

当我开始站队孩子时,从自认为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角度来看,发生在这位孩子身上的这件事,或许将成为她人生的难忘时刻。内心有点感叹这位妈妈的冷漠时,我想起了自己曾经做过一次类似这位妈妈的行为——在街上冷漠的对待孩子。(写到这,眼眶湿润了)

原来我也有过冷漠对娃的时刻!

从幼儿园接女儿放学回家的路上,不太记得什么事情,作为妈妈的我,生气了!且还不想花时间处理自己的情绪,在快走回家的时候,开始冷漠对娃。无表情、不回应……走到家门口时,女儿都哭疯了,她也真的在“打”我。但那个“打”,其实在说“你看看我,你回答我”。

此刻,我很感谢这个视频,它照见我作为妈妈,自己做的有待提升的地方。

在《性格修正》中,作者本杰明哈迪提到

预测未来行为的最好方法是考察过往行为。为什么会这样?谈到行为的可预测性,一种主流的观点是,“性格”是一种稳定的、基本不可改变的“特质”。但这是一种粗疏、不确切、过分简化的解释,这种解释最终会让人盲目、自以为是。

很高兴能看到一本有“希望”的书,因为在心理学中,常常把成年人遇到的问题,终归于原生家庭的创伤。而作者告诉我们,这种简单粗暴的归因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科学的,它将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把责任都推给父母,自己不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似乎开始是明确的指责模式,我今天事业不成功,我今天情感不顺利,是因为小时候,爸妈如何对我。我羡慕某某某的家庭,TA的父母多好啊!我还听过不少咨询者,这么表述过。

为什么会这样呢?

他们仍然用尚未重构的过往创伤定义自己。

他们的身份认同叙事基于过去,而非未来。

潜意识让他们与过去的自我和情绪保持一致。

环境支持着他们当前而非未来的身份认同。

看到这四点,我的第一反应是,大部份原因是时间线指向过去。我们会根据过去的经历,影响我们成为谁。比如小时候老师,父母说我们很笨,我们就“选择”成为那个很笨的人。所以这就是我们仍然旧的模式来定义自己。在NLP身心语言程序学中,有一句话叫“重复旧的模式,只会有旧的结果”。如果一直陷在伤痛中,没有重新“编码”自己曾经发生的故事,以一个受害者的心态和角色来看事情。

其实我们的过去是可以改变的,作者也一再强调!

你的过去会随着你的成长而发展。

写到这,我开始放松了,对我的孩子有信心,我相信在那一次冷漠对她后,给她了很多爱的表达与回应,降低这件事成为她“难忘”的故事,也降低了我对她的一份愧疚。虽然可以比较平静的再次回看这件事,我想那当时的那个孩子,说“对不起,妈妈当时没有调整自己的情绪,选择用一种不合适的方式来对你,现在不会了,以后也不会了,因为妈妈成长了,妈妈会用更智慧的方式来面对你无理取闹”。

你可能感兴趣的:(昭君说|对不起,我曾以冷漠对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