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 关于葡萄牙病人读后感


前几天,我贸然答应写一篇关于《葡萄牙病人》的读后感。但快节奏的生活,浮躁的心态,使我没有完成这个任务。因为浮躁,先犯了一个错误,误以为只有序言是作者写的,其余正文都是佩索阿的手稿经作者整理的。因为浮躁,面对文章在现实和想象之间的频繁切换,根本没有找到头绪,没有读懂。没有读懂,自然写不出读后感。

如果不是有诺在先,我想我不会仔细读完这篇文章。为了写出读后感,践行诺言,我告诉自己要静下心来,戒除浮躁,认真地读下去。

没有老师的指导,也没有神人的感应,只是自己静心仔细地读,我就自然而然地认识到先前的错误,也自然而然地能够理出文章头绪。这令我感慨良多,书非静心不能读也!

这篇小说写作上的典型特征是意识流。眼前的事情、回忆中事情,对一件事情的看法、态度,随时就插入进来。如果心气浮躁,读起来,会显得杂乱无章,容易留下不知所云的印象。这正是意识流的特点。意识流小说直接按照意识流动来叙事,结构篇章和塑造人物形象。突出特点是,打破时空界限,叙述在现实与想象之间频繁切换。写着现实的事情,大脑想到另一件事情、另一个想法,直接写出来,接续在后面。

但如果认为意识流写作,就是想到哪写到哪的信马由缰,那就错了。所写的每一句,都是有作用的。比如“没有下雨,两位修女各自拿着一把伞,边走边小声说话,在她们前方,歌舞厅的弹簧门吱呀作响,一位壮实的先生刚刚进去,歌舞厅里没有点灯”。没有下雨打伞,这是矛盾的,实际与作者的心境有潜在的类比,后面点明了“我的思绪混乱又矛盾”;歌舞厅里没有点灯,印象上是灰暗、阴暗的,也与心情相映衬。

又比如写到调味品店的胖老板,还扯到他娇俏的女儿,又扯到牧羊犬,很散,很乱,但细细品味,他是想推出“牧羊犬对这种香料又怕又爱”,这种又怕又爱,正与自己的心情类似。这样的例子很多。

意识流的写法,在叙事上,看起来非常客观,好像万事万物都是自然地流淌,自然地出入,但用词造句里面蕴含着作者的心境和感情。看似很散、很乱的描写,实际上要为表达的心境和感情服务。看似漫不经心的描写,原来是匠心独运!这么看来,就觉得这篇文章写的有意思,值得细细品味。

序言中有提到:奥菲利亚的三封信,不仅证明佩索阿的确是便签簿的撰写者,而且这部像小说的小说并不是小说,而是“意象作品”。既然是意象作品,就需要我们认真品味作者创作的意象。

比如,第三节里有一段值得注意:我完全放松,分裂成两个人,我的心灵之眼看到的是相隔一条街的公寓,四楼的窗户紧闭着,路灯映照在窗玻璃似点点星光,有着无言的美。这是否表明每个人都有一个现实之身和精神之身。只有完全放松时,那个精神之身才能分离出来,才能体会到美。

比如,文中有写到“紫色花瓣,漂在积水上,流向暗沟,自此消失在世间,进入下一个轮回”。这个看起来,与主题联系不大,实际上很有象征意义。这难道不是“万事如常”的一个写照吗?

又比如,第五节又出现的特罗巴。通过一句话总领:门房特罗巴给我的教益比任何一本书都多,然后简要交代他的一生。没有议论,只是叙述。这叙述一方面是刻画特罗巴的形象,另一方面,又在为第五节最后要说的话做铺垫。末尾写道:我从未对自己的过去进行总结,也没有对未来进行认真的规划。更关键的一句话:我不缺乏野心,但缺乏改变生活的野心。你很难一下子说清楚这句话的味道,但不明觉厉,文学味道十足。

如果仔细分析,揣摩,这篇文章里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可以看出,看似普通的描写,已经作者匠心加工过,都赋予了意象。那意象是生活的哲理,自然的大道,人生的感悟。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篇文章很厚重,很深刻。

作者善于借助现实的事件叙述,推进文章向前走。但表达的重点是意象。借助线索推进,不断的思考,不断地构造意象。大脑中的意象,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正如开头说到的,能看见的文字都是在兜圈子,真正要表达的是意象,是心境。妙就妙在叙事与意象、与心境十分妥帖地结合在一起,象征意义突出,或者情形类似。由此我认为这篇文章,可以看作文学创作与作文写作的分界点,是从作文写作到文学创作过渡的好范本。

文章题目是《葡萄牙病人》,但实际内容并不是写一个葡萄牙的身体有病的人。这里的“病”,序言有提到“语法病”像一个魔咒悬在我的心头,我已经病了,病入膏肓。映衬了葡萄牙病人不是身体疾病,是语法病。

在第三节又露头,加以阐释。在写到他们交谈的内容时,突然写到“最后,我承认我渴望交谈,但是我找不到语法。她点点头笑着说:这是流行病”。所谓的葡萄牙病人,是指流行的找不到表达思想的语法的人。

但找不到表达思想的语法的病是一种什么病?本质上是一种思想疾病。这种思想疾病是什么呢?大概是后文说的“我的恹恹的心境”。在这种心境下,对万事万物的表达,是一种消极的,茫然的,疲惫的,不满的语法表达。

那么最终结果如何?通过一系列的事件描写,心境转换,作者“想到很多附着我心灵的东西都走远了”;他体会到“万事万物都是完善的,怎么存在都是完善的”;“万物都在跳舞”;“万物如常”。最终“我抽出我的钢笔,仿佛大病初愈。我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用新的语法谈论我对进出口贸易的看法,……此时,一缕淡金色的阳光在视线边缘闪耀。”这个大病初愈,是个比喻说法。当他用新的语法谈论看法时,就是病好了。而新的语法是什么样的语法呢?无非是积极的,坚定的,有活力的,满意的语法表达。而“一缕淡金色的阳光在视线边缘闪耀”很有象征意义。这种文字的表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会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来体会这个淡金色的阳光在视线边缘闪耀的含义。我理解是一种满意的状态。人们的学识、修养、思维层次不同,对这句话的理解自然不同。所谓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你可能感兴趣的:(402 关于葡萄牙病人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