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慢读者

        几年前还在上学的时候,无意中看到罗永浩关于其英语培训班的演讲视频让我大呼过瘾,原来推广可以做的这么有识别性,企业还可以搞的这么有个性。这是我人生当中最值得铭记的激动时刻,也就是那一刻我决意保持一颗上进的心,也要做一个思维如此发散的人。

        这就注定了要多多的输入。后来又看了罗振宇老师的逻辑思维视频节目,又让我感觉被洗脑了无数遍,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的追着他用了得到APP,没少买课买书。可以说我自己的认知改变说起来其实是这两个罗胖子的影响。

        先晒一晒我这几年中过的罗振宇的“毒”吧。

        课程订阅:傅佩荣的西方哲学课、薛兆丰的经济学课、宁向东的管理学课、武志红的心理学课、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关系攻略、世界名刊速读、熊逸书院、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等等。

        图书多来自得到推荐:熊逸整套、经济解释、第一推动系列、阿瑟·黑利的行业小说、啃不动的物演通论、尤瓦尔赫拉利的简史系列、万维钢的书、阿尔比恩的种子,The Sense Of style,等等。

        可是,以上我有的课程和图书里面,彻底完成的却是没有多少。一开始我就像极了一个拾荒的小老头,感觉这个好就拿下,那个不错就收入囊中,然后兴致勃勃的打开这些等待我的知识先闻闻是什么味道再说。其间又不慎掉入了李善友教授的“坑”,竟然买了Worldview原版书,幸运的拿下了京东最后一本,花掉了好几百大洋。

        之所以想列出这些,是因为想反思自己之前走马观花似得的读书方式。现在想来却是极不可取。有些是需要快速浏览的,我现在称之为“信息”,而有些是要走心,一字一句反复琢磨的,我觉得这才是我的“知识”。这正应了罗振宇的那个观点,成年人阅读不是为了获取某一个方面的信息,而是为了拓展眼界,提高认知的。李笑来也在他主理的课程里面反复强调只字不差阅读的能力。

       确实也对,看过的叫信息,内化了的才是知识。以前一直不懂得“腹有诗书气自华”到底指的是什么,原来这就是思维方式的彻底改变。以前的读书,读过了,知道了,以后知识是知识,我还是我。现在读书,读过了,思考了,内化了,我就是知识。快读者和慢读者之间的区别我觉得就在这里。

        这么直白的说可能不太好理解。举一个自己的例子吧。

        以前跟媳妇儿吵架,难受的不要不要的,我们都在想,为什么他或者她不能按照我的想法去做,如自己所愿?读读鸡汤文里面都是跟女人讲男人不易,跟男人说女人很难,读的时候就得很有道理,读完了还是觉得为什么对方不为我自己考虑,总之我还是我!可是在我慢慢消化了经济学之后,我懂得了我们之间都有需求和供给,我们之间可以交易的,交易就是一种合作,可以显著降低租值消散!于是我的需求是什么,她的需求是什么,我能供给什么,她能提供什么,阻碍我们交易的有哪些成本是可以去掉的,我们列的一清二楚,我们各区所需,没有意义的争吵立刻就成了坐下来谈谈。有时候不见得当时就达成和解,但是不妨碍我们给对手一个爱的拥抱。我管这个叫“内化”,经济学成了我思考方式和行为准则。

        虽然之前贪多嚼不烂,但也好在慢慢消化了一些真正改变看法的知识,其中见效最快的当属经济学。一提起经济学,很多人立刻想到的第一是钱,第二是钱,第三还是钱。可是张五常说过“经济学除了解释现象,没有别的好的去处”,是传统经济学派的观点了。真正理解了经济学,是我认为的仅次于哲学的思维训练学科。

        而这所有的东西,都是需要一个人去慢慢体会,有时候一个概念的出现仅仅是一个概念,可是如果能够慢慢带入自己的思考和生活经验,这概念后面的深层含义也就会慢慢凸显出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做一个慢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