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傻逼常常更颜狗?”

关于婚恋市场“颜狗”的批判我听到的太多了,而且我也是强烈批判颜狗的。我日常实际上对于买东西是相当颜狗的,因为颜值非常影响我的效用。但在社交或者婚恋中不颜狗的理由是,相比其他非常重要的因素,比如聪不聪明,颜值能够影响的体验是在太少太少了,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也就是我认为颜值的权重被高估了

但是为什么仍然有那么多的人坚持颜狗策略且披露颜狗策略呢?这个问题其实不仅仅适用于颜,而适用于其他外在标准,为什么很多人在意对方有没有钱?这些特征的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这个特征是容易识别的,也就是用黑话说就是信息成本是低的为什么大家会将信息成本低但可能没那么重要的变量作为择偶标准呢?


图片发自App



披露的择偶标准和真实的择偶标准。披露的择偶标准要关注可操作性的问题。因为你需要向媒介释放一个可操作性的标准。可操作性的一个特征就是信息成本不能太高!而如果给一个信息搜寻成本非常高的标准,那么中介其实是无法从人群中识别出符合你这个标准的人的。比如你说我要找一个三观和的配偶或者你要找一个自由主义的配偶就远远比我要找一个硕士以上学历的配偶对于中介的难度就更大。

真实的择偶标准你不可能去披露给有有好感对象,并去检验是否符合。不然就有物化之嫌,大家都爱迷信,对的人是唯一的,而不是相信这不过是一堆特征的集合,且这玩意儿是具有可替代性的。

对于智商不同的人,同一信息的信息搜寻成本是不同的。依据既有的经验推断,智商和信息搜寻能力呈正相关关系。在一群人中,假设其他特征都是随机的,在唯一的外显信息是颜的情况下,择偶的最优策略当然是搭讪最好看的。对于外显信息,聪明人和傻逼之间的搜寻成本差异更小;对于内隐信息,聪明人和傻逼之间的搜寻成本差异大。所以即使大家知道影响未来婚恋质量的因素有哪些,傻子在搜寻的时候也可能只看到了颜或者只能看到颜,因为发掘其他信息的成本实在太高了,只能看命。所以根据齐当别的决策方法,齐同而别异,也就是说大家在面临很多选择的时候忽视那些相近的因素,只关注那些有差别的因素。傻逼在择偶的时候,由于信息识别的困难会将内隐信息齐同,即使这个内隐信息非常重要,但是由于能力的不足,只能发现不一致的外显信息,也许就是显而易见的颜值了。在对方披露不够充分的情况下,要从一个人的有限的行为和日常观点去预测在未来婚恋生活中的表现,并计算出可能给自己带来的效用,这实在不是傻逼有能力做到的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傻逼常常更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