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三十二》观后感

处于和平年代的我们,无法理解战争带去的创伤。可是,活人的世界,不就是由死者的躯体结痂而成的吗?生活中,总有一些被边缘化的人。凝固了的时间,旁人的偏见,让他们变成了现代文明试图甩掉的包袱。“慰安妇”这个词,放在二战的历史洪流中太小了;上至政府、下至媒体,借之宣扬民族大义、强调日本罪行,又太大了。最近有这样一种说法似乎很流行——“中日恩怨不应该持续到新一代”、“日本参拜靖国神社,支持安倍晋三的只是少数人”、“日本国民无需负担上一代的罪行”、“日本国民无罪,日本也是二战的受害者”,这似乎很契合我们几千年来以和为贵的传统。然而那些愚弄大众的人,你们有何资格替老一辈人做决定,因为你们可怜的软弱自私?

    在近一百年的民族危机面前,那些救亡图存的背影,留下了永恒的、弥足珍贵的品质,我们却视其为耻于示人的伤疤。很钦佩那些不畏艰难、自发赴日,替“慰安妇”正名的人;那些不计收益,拍下珍贵影像的人。惭愧的是,我一直有着对皱纹、对衰老特征的恐惧。或许自己就是如此虚伪、肤浅吧——害怕重症病人黑洞洞的凝视,无法直视生死相关的殷红,难以接受沟壑纵横、干瘪淤斑的皮肤。纪录片开始的时候,我对老人的形象有些排斥,还试图安慰自己——她们的遭遇,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会不会太“重”了。可是看到后面,这个自始至终都坚强、不抱怨生活的老人,她那唱起童谣开心得像个孩子的模样,深深触动了我。生活对于有些人,或许就是如此简单——拼了命,只是为了粗粮野菜。可是这简单,是多少次失望才余下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电影《三十二》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