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茅庐 郁达夫大传》——我看郁达夫

  郁达夫,作为创造社的中坚,左联的旗手,文协的重要成员,其在新文学史上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其大量的文学创作,奠定了他在新文学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

    郁达夫出生于浙江省富阳县,自幼失怙,与祖母,母亲,还有两个哥哥相依为命。孤儿寡母,生活困顿,倍受艰辛。

    如此的出身,造就了一颗孤傲的,独特的心灵。郁达夫是一个天才,一个另类的命运宠儿。自小成绩优秀,九岁题诗惊四座。后来,由于动乱,达夫曾在家自学数年。

        后来,由于留洋归国的长兄的关系,达夫得以留学日本,并凭着自己的勤奋和天赋,争得官费留学名额。在旅居日本期间,达夫博览群书,广交朋友,收益颇丰。

      回国后,他与一起留学日本的郭沫若,成仿吾成为创造社的主干,创作了大量作品。当时,郭沫若的新诗,成仿吾的文学评论,郁达夫的小说,在上海滩着实刮起了一场飓风,在当时文学界崭露头角,影响甚大。

      大革命爆发后,郭沫若和成仿吾先后参加了北伐,创造社的重担完全落在了郁达夫身上。他没有推脱,亦没有抱怨。他凭着自己的才气和激情,写了大量作品,使创造社的《创造》季刊维持的时间更长,影响更持久。郁达夫为创造社付出了太多心血。他对朋友,对事业,一向都是充满了热情,充满了付出精神的。

    我不但佩服郁达夫身上的那种精神,更倾心他的人格。正如郭沫若后来所说:“达夫是完成了一个有光辉特异人格的。鲁迅的韧,闻一多的刚,郁达夫的卑己自牧,我认为是文坛三绝”。的确,郁达夫是一个勇敢的人,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人,一个勇猛的斗士,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郁达夫以热烈而又大胆的抒情笔调,来表露自己,披露自己内心的痛苦和企求,以及由于个性解放和爱过国情怀的受压抑而产生的心理烦闷,进而去控诉社会,着实体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青年的心声。这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理性的思考。

      在大革命失败前夕,郁达夫发表了《广州事情》和《在方向转换的途中》两篇文章,透露了革命失败的讯息,以期引起人们的注意,但不为当时人们所重视。“四一二”之后,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上海,郁达夫是第一个站出来指责蒋介石的政策的,其勇猛可见一斑。

    抗日战争爆发后,郁达夫先后辗转于沪杭闽之间,从事抗战文艺工作。后来,应邀赴新加坡,从事《星洲日报》的编辑工作。郁达夫发表文章,评论时势,有力的支持了南洋华侨捐资祖国,投身抗敌的工作。

      包括后来新加坡沦陷,郁达夫流亡苏门答腊,他一直从事文艺抗敌,保护文人的工作,直至他魂断南洋。

      郁达夫被害时,年仅49岁。他的死,是中国文艺界的损失,是祖国民众的损失。一个忠诚的爱国者,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就这样去了。时至今日,在缅怀这位大师的时候,我仍不觉黯然神伤,潸然泪下。郁达夫的光辉一生将永远被世人铭记,历久弥新,流芳百世。

    逝者已逝,愿其灵魂安息。活着的我们,总该为逝者做点什么,这是值得每一个人思考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风雨茅庐 郁达夫大传》——我看郁达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