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感悟10:心病,还需心药医

原创 远山近水 

收录于话题#《红楼梦》章回启示录10个

《红楼梦》第十回,宁国府堪称完美的长房媳妇秦可卿,病倒了。

她的病说来就来,来的奇怪,眼看着日渐沉重起来。

在外人眼里,她尊贵、光彩,公公婆婆把她像女儿一样看待,又掌管着合家内务,行事为人被宁荣两府合族称赞。

婆婆尤氏说她:“这么一个媳妇,这么个模样儿,这么个性情的人儿,打着灯笼也没地方找去。”

可是,好好的一个人,怎么说病就病了呢?

正好遇到一个医术高明的老太医,从把脉到问诊,不仅准确说出她的病情表现,是心气虚而生火,导致经期紊乱、入睡困难。

更是一语道破根源:

“大奶奶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但聪明太过,则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则思虑太过:此病是忧虑伤脾,肝木忒旺……”

心病,还需心药医。

读懂《红楼梦》的人都明白,秦可卿的病有多方面原因,可能是夫妻关系的不和谐,可能有身为管家的身心操劳,更可能是和公公不伦的心理煎熬。

人前显贵,人后受罪。

然而,无论怎样的境地,根本原因还在于她心性的高强,从而带来的百般纠结,太过自尊和要强。

书中描述她:“平日见了人有说有笑、会行事,可不拘听见个什么话儿,都要度量个三日五夜才罢。”

人常说,心宽体胖。

如此的焦虑、焦灼,怎会有放松的心境和安宁的情绪,继而拥有强健的身体?

曾几何时,我们对社会上某些行业特别尊重和推崇,比如军人、医生、老师等。

有时候,身份就是权威,话语即是特权。

他们代表着一种神圣和权威,让人臣服,让人敬畏。

特别是医生,当我们渴求身心健康时,总把医生的话当做圣旨一般。

然而,经历世事以后,你会彻悟:

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的身心。

只有自己,才是你最好的医生。


记得有生以来,第一次剧烈地牙疼,医生检查以后,说必须拔掉三颗牙齿。

听到这个结论,我居然脆弱地流下热泪。

我惊叹自己,病情如此严重?悲叹自己,年纪轻轻就要面临拔掉牙齿的命运?

幸好,经过慎重考虑,我并没有言听计从。

回想过往,那段时间承受各种压力的我焦躁无比,身体经常上火。

这才是我如此牙痛的根本原因。

可是,医生并不知道我这些经历,也不会仔细询问。

如今数年过去,我的牙齿甚至身体,依然健康而有活力。

三分治,七分养。

当我们生病到一定程度,必须看医生时,已经面临深深的无奈和被动。

文学界的殉道者路遥,当他因病情严重接受治疗时,已被确诊为肝硬化晚期。

即使被社会各界关注,享有最好的医疗条件,得到同事好友的热切慰问。

可是,这些外在的慰问和温暖,怎来得及补偿和拯救,那已被忽视太久的身体。

看到过相关描述:“在招待所里,路遥每天创作时间长达18个小时,早已不辨白天黑夜,早已忽略了身体机能,浑身如同燃起熊熊烈焰,五官溃烂而不自知,大小便不畅通,深更半夜在原地转圈行走,犹如走火入魔。”

他的小说越来越好了,身体也越来越垮了。

为了专心写作,他忽视了身体健康,忽视了生存需要。

即使有最好的神医,自己不善保养,也是回天无力。

心病,还要心药医。

从某种程度上讲,很多人都病了,表面在身体上,根本在内心上。

人心永远躁动不安,永远不满现状,陷于执迷、贪恋、欲望……

对此,有的人浑然不知,有的人无力改变,有的人放任不管。

就像《红楼梦》里,王熙凤的太过精明,黛玉的太过痴情,妙玉的太过高冷,都在极大地左右着她们不同的命运。

红尘难渡,求人不如求己。

清醒而淡定地面对当下,面对自我,才是长久的成全。

愿我们都能明心见性,首先照顾好自己的身心圣殿,最大程度地拥抱生之美好,探索未来之深、之远。

共勉。


作者:远山近水 

 更多文章分享,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远山近水读经典

 

你可能感兴趣的:(《红楼梦》感悟10:心病,还需心药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