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反秦未果,反倒被自己车夫害了,原因分析

陈胜,历史上的农民起义首领。为什么革命没有成功?他最后又是怎么死的?我阅读民国历史小说家蔡东藩的著作《前汉通俗演义》之后,遂有了这篇拙作。

陈胜,秦末阳城县农民,少时家贫,为人耕田谋生。后来,和吴广在大泽乡(今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下辖镇)起义,先后占了蕲县(今安徽省宿州市)、陈县(今河南淮阳)。陈胜在陈县称楚王后,仅六个月,反秦未果不说,反倒被自己的车夫杀死,我们不得不说一说其中的原因。

其一,不听张耳、陈余之言,一意称王。

秦二世元年,陈胜和吴广占了陈县后,大梁贤士张耳和陈余慕名而去,陈胜向他们询问称王的意见。二人以“仅占了一块地方,就要称王,天下人肯定会怀疑起义的目的,不是为了天下百姓,推翻暴秦,而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民心会失。”无奈,陈胜不听,一意孤行,在陈县称王,国号张楚,意思是张大楚国。

由此可见,陈胜目光短浅,不善采纳贤士意见。

其二,忘了昔日许下的豪言壮语,杀了从前贫贱好友。

陈胜少年时,因家贫为人耕田,曾向同伴发出“燕雀怎知鸿鹄之志”的感慨,曾许下“一朝得志,便要大家同去享受荣华富贵,不可相忘”的约定。事实是,陈胜后来做了楚王,当从前少时好友寻到他时,他先是碍于情面,设宴以好酒好肉款待。

后来,一帮村夫,毕竟粗俗、率性,大口吃酒嚼肉、有说有笑,放浪形骸。又有一些多舌的人,将少时陈胜的一些糗事搬出来说笑。陈胜听闻后,竟斩杀了几个多舌的农夫。其余人统吓得胆战心惊,还敢再讨要什么富贵?大家纷纷离去。

今陈县

俗语有:“亲不亲,故乡人。”“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陈胜更何况还有“富贵不相忘”的少年约定,可叹他寡情薄恩,心胸又极其狭窄,竟斩杀了昔日贫贱好友,又一次大失人心。

其三,将妻子的父亲和兄弟当作家奴看待。

陈胜在陈县做了楚王后,妻子的父亲和兄弟亦贸然进宫,陈胜却把他们以家奴看待。妻子的父兄看到陈胜慢慢仗势欺人,知道他日后成不了大事,也告辞而去。

于是,他人都知道陈胜刻薄。妻子的父亲和兄弟本是陈胜的亲戚,陈胜对待他们的态度,再次证明陈胜的刻薄少恩。陈胜再次失了人心。

其四,命人专察将吏小失小过,妄用严刑。

陈胜经历亲友辞别的事情,不知悔过,反命人专门考察将吏平时的小失小过,就算是怀疑有过失,也妄加逮捕,滥加严刑。因此,将吏渐渐离心,谁人还肯为他卖命,个个冷眼相看。

当秦将张邯攻打到陈县,陈胜派出去的蔡赐、武平君畔阵亡,陈胜不得不亲自去督战。他走到汝阳(今河南汝南县附近),闻驻守楚境西边的张贺已经阵亡,自思前进无益,不如先回城中,再做他图。

于是,陈胜命车夫庄贾掉头回车。庄贾驾车途中,稍一缓慢,陈胜便严加斥责,骂不绝口。庄贾暗恨,驱车至下城父(今安徽涡阳县西北),竟下车,走去与从吏密谈。

陈胜连喊几声,庄贾不理,之后恶狠狠地走到车前,拔剑杀死陈胜。可怜仅做楚王六个月的陈胜竟被一介车夫害了。

结语:

陈胜毕竟为一农夫,未读多少诗书,目光短浅,心胸狭隘,又不善采纳别人意见,招贤纳士,所以最终革命未果。

但他毕竟是秦末最先起义的农民首领,后来汉高主刘邦平定海内,追念起革命首功,特名地方官修治其墓,置守冢三十家,得世代祭祀。

你可能感兴趣的:(陈胜反秦未果,反倒被自己车夫害了,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