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症患者(去我的收藏夹里吃灰吧)

松鼠症患者

最近学到一个新词,松鼠症患者。主要症状就是一直不停的收藏,看到一篇好的文章,没看完,但是感觉对自己有用或者对自己之后就用就收藏进自己的收藏夹了,看到别人推荐的一些好书,然后看完之后,感觉自己也需要看,就迫不及待的下单了。别人推荐的一些好的课程也是类型。总是就是在不停的收藏,但是很少去消化,让它们变成自己的营养。
为什么称为松鼠症呢,是因为过冬的松鼠喜欢在窝里囤积大量的东西,坚信某一天会用上。但最后却很少吃。学名叫做强迫症囤积症。

我感觉这种现象其实跟我们得基因也有很大的关系,在人类进化之初,总是为寻找食物烦恼,可能吃了上顿没下顿,于是慢慢的喜欢储藏食物。虽然现在我们不需要这样了,但是可能基因的进化还没有完全跟的上。现在囤积的这些东西,即上面提到大部分其实都是精神食粮(文章,书籍等等)。

如何改变呢

说实话,我也非常想知道怎么改变。我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松鼠症患者,基本各个平台的收藏夹里都有。而且还发现了一些在线笔记是有剪藏的功能的。总之现在的各种app功能让收藏变得很容易,只要点击一下,就可以把认为对自己有帮助的任何文章,课程,贴子等等都快速收藏起来。
下面是我计划去尝试的一些解法,等实践过一段时间后,在回过头来看一下现在记录的这些。

1.认知改变

首先,要改变我们的认知,只有认知改变了,行为才会自然而然的跟着改变。
点击收藏的时候总觉得之后会对我们有用,但是之后就可能再也没有打开过了。时间久了,其实总会再次遇到可能当初收藏的一篇文章,还以为是第一次看到呢,其实早就放进自己某个平台的收藏夹里了。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如果一些知识对我们之后有用,我们之后也会在一个合适的时间再次遇到这部分知识
我们生活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每天都会遇到很多新的知识,很容易焦虑。然后看到之后以为收藏了就是学会了吸收了,所以才会用不停的收藏来缓解自己的焦虑。但是我们完全不可能也没必要掌握所有的。具体哪些是当下需要学习的了解的,这个就要根据我们现阶段的目标和遇到的问题来调整了。

2.收藏时简单记录思考

尝试在收藏的时候,可以简单记录一下:这篇文章,哪些吸引了我,对我当前有什么用呢?比如解决了我一直以来的一个困惑或问题;我怎么把它应用到实践中去呢?.....,哪怕就记录了一句话,也是自己当时思考过的。

3.整理,做减法

每周或者定期整理一下自己的收藏夹,如果一周后,再看当初收藏的这些,

  • 如果还是有当初收藏时那种惊喜或顿悟的感觉,那就给自己一点时间,简单记录下自己看完之后的思考(一句话和几句话都无所谓,只要是经过认真思考的就行)然后把它移出收藏夹。
  • 如果感觉对自己的当前没有太大的作用,就果断的移出去,因为如果未来需要的话,还是会再次遇到的(在合适的时间遇到合适的文字)。毕竟现在的知识太多了,我们完全没必要全部掌握,而且也不可能都掌握。
    听从自己的内心,它其实会指引你它现在需要哪些。

4.输出

知识之间都是相互有联系的,上面记录整理的一些,我们可以称之为碎片化知识,把这些知识经过自己的实践思考等变成自己的结构化和系统化知识,然后输出,和别人分享交流,毕竟只有用自己的话给别人讲明白,才说明真正理解了,只有真正理解了,才会运用自如。

你可能感兴趣的:(松鼠症患者(去我的收藏夹里吃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