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当年蒙古与金国打仗,人口骤减,连山东莱阳、文登一带沿海区域都成了广袤千里的大牧场,战争如此惨烈,蒙军大开杀戒了吗?
他说,这锅,不能完全甩到蒙军头上。成吉思汗最初的战略是先跟西部诸国结盟,再集中精力打金打夏打宋,把这一带拿下以后作为根据地。结果,半路杀出个花剌子模,他们屠杀蒙古使团后拒绝道歉,成吉思汗才决心主力暂停南下,先万里西征复仇。这一停就是十年,这十年才是华北地区的人口骤减期。
我问,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说,华北地区成了一台大功率绞肉机,金、西夏、南宋、蒙小分队、地方民兵、军阀土匪,六方足足混战了十年。
我问,蒙古为什么只进行了三次西征?
他说,三次西征,就已经搅得欧洲天翻地覆了。
我说,听说威尼斯水城与蒙军西征也有关系?当年亚得里亚海西岸的人民,为了躲避屠杀,纷纷迁移到海中多岛的泻湖,最终发展成了一座城市。
他说,大蒙古帝国的目标是统一全世界,但是蒙哥之死改变了这一切。蒙哥在重庆钓鱼城病亡,在海外征战的兄弟们纷纷调转马头,班师回朝,奔丧,夺权——蒙哥的兄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分别被自己的支持者拥立为大汗。游牧民族解决问题的方式比较简单直接,以拳头说话,于是开启了大蒙古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内战。虽然最终忽必烈胜出,但其他几个兄弟也不听他的,各自扯旗独立,整个大蒙古四分五裂,再也形成不了合力,没人能组织第四次西征了。
我问,蒙哥没有儿子吗?
他说,有,但是没有足够的威望和实力。在站队过程中,他们普遍支持阿里不哥,直到内战败局已定,才先后归降于忽必烈。忽必烈的处理方式很有趣,他以这些人都是成吉思汗子孙为由,赦免了他们的罪行,却大肆诛杀了他们的谋臣和部将。
我问,起初他们为什么不站忽必烈?
他说,阿里不哥属于纯正的草原蒙古派,其可汗是由蒙古贵族们选出来的,忽必烈的汗位差不多算是自封的,程序上不合法。另外,忽必烈一直分管汉区,在被动接受汉化,在蒙古贵族眼里,汉化是一种耻辱。
我问,打内战,忽必烈带的是汉人军队还是蒙古军队?
他说,一半一半吧。
我说,半汉半蒙军队竟然能打赢纯粹的蒙古铁骑,说明忽必烈打仗还是很厉害的。
他说,名满天下。
我问,蒙军打南宋,会不会也使用汉人武装?
他说,也用。忽必烈的势力范围主要是汉族生活区,这也是他的兵源渠道。
我说,帮外族人打汉族人,那些汉人不羞愧吗?
他说,你不能从这个角度去思考民族主义,否则会凌乱的。元末还有汉族亲兵跟着元朝皇帝诸王回漠北重整旗鼓准备东山再起,与此同时朱元璋手下也有蒙古铁骑突击队打元军,那这又该怎么理解呢?对于老百姓来说,在谁的统治下,就得接受谁的管理。
我问,忽必烈很推崇汉文化吗,居然全盘接受了刘秉忠的儒学治国方针?
他说,无奈之举。最初可汗分配给他的管辖区就是汉族区,他若是想发展壮大,必须用心经营汉族区。怎样才能经营好?主动融入汉族文化。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彻底臣服于汉族文化了,他只是需要淮河以北的汉地作为根据地站稳脚,夺取汗位,再拿下整个中原直至大海。在中国历史上,入主中原的游牧民族中,唯有元朝没有实施完全的汉化。根源是什么?忽必烈上位后,想反客为主,强行推广蒙古文化。
我说,连文字都没有,不好推广吧。
他说,成吉思汗西征期间,推过一套蒙古文,是在维吾尔文基础上改造出来的。但是忽必烈觉得这个不够高级,找专家重新编著,经过六七年的研究,还真研究出来了,八思巴文,以藏文字母来拼蒙古语,被定为元朝官方正式文字。
我问,哪位专家?
他说,八思巴文,是一个叫八思巴的西藏活佛创建的,这个人天赋异禀,聪慧有胆识,被忽必烈封为“国师”。有关八思巴的介绍:藏传佛教萨迦派第五代祖师,元朝第一位帝师,北京城的选址者、设计者、规划者,西藏政教合一制度建立者,他还有个厉害的标签,第一次使西藏纳入了中国版图。
我说,哦,那唐朝的文成公主?
他说,那只是两国通婚。而八思巴直接跟忽必烈做了一个交换:我为你传法,用藏传佛教来帮你治理国家;你把西藏区域交给我管理,允许我在西藏搞政教合一,但是西藏归属权还是你。双方达成。
我问,今天的蒙古文是哪个版本?
他说,成吉思汗的那个。忽必烈的八思巴文,等元朝没了,这个文字也就没了,昙花一现。
我问,忽必烈要求全国必须学这个八思巴文吗?
他说,全国兴建蒙古文学校。
我说,看来忽必烈只是表面上汉化。
他说,是的。表面上,他很认同儒家治国的理论,实际上他瞧不起读书人。元朝把臣民根据社会地位划分为十个等级,分别是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读书人排第九,这就是“臭老九”的出处。
我问,还会重视科举吗?
他说,蒙古人瞧不上只知道四书五经三纲五常的读书人,直接废除了科举制。
我问,那满清汉化彻底吗?
他说,非常彻底。
我问,剃发易服怎么理解?
他说,那是表,里则是纯粹的儒学,文化精神已经汉化儒家化。康熙雍正乾隆的儒家文化水平比谁都高。
我问,忽必烈在中原汉人聚集地推行蒙族文化,会不会导致架构扭曲?
他说,一定的。因为他施行双轨制,既采取了中原农耕文明册立皇储的“中书令”制,又保留了草原民族贵族选汗的“忽里台”制,这两种制度的混合,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比如你是长子,按照中原文明应该立你为太子,但你的叔叔们觉得你弟弟更适合,那就很容易内斗。元朝的每一次权力交接,都伴随着腥风血雨,互相残杀和内部分裂,加速了帝国的衰亡。后来,农民一起义,他们都不抵抗了,逃回了自己的文化发源地蒙古大草原。他们心里很清楚,对于中原而言,是外来客,不是主人。一方水土培育一方规则。
我说,有成吉思汗创立的蒙文,忽必烈为什么非要独创一门呢?
他说,可能是重新建立自己政权的需要吧。在语言方面,元朝是最混乱的。境内官方语言是蒙汉双语,外交语言是蒙波双语,波是波斯语。关键是,自己用的蒙语跟周围的蒙古国家还不是一个版本。朝廷内部也乱,不仅有中原各族人,还有印度人、尼泊尔人、波斯人、叙利亚人。总而言之,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葩,揉和了中原文明、游牧文明、阿拉伯文明……
我问,忽必烈怎么又跟西藏活佛扯到一起了?
他说,西藏那块地,也在忽必烈最初的势力范围内,八思巴是西藏萨迦教的首领。几次长谈后,忽必烈觉得儒家学派太温柔,应该来点更有凝聚力的,藏传佛教就是个很好的选择。
我问,忽必烈拜八思巴为师了?
他说,是的。八思巴收徒弟,一般人不收,收的都不是一般人。皇帝是他徒弟,丞相桑格是他徒弟,大都工程总监、白塔寺的建造者阿尼哥也是他徒弟,所以在北京城里有藏传佛教白塔就不奇怪了。《神雕侠侣》里面金轮法王的原型是八思巴,对上号了吧?
我说,对上了。金庸写的故事,为什么多是宋朝以后的?
他说,金庸自己的说法是他对其他朝代的知识不太了解,写的话会有很多不符合当时。这个说法看似谦虚,其实不无道理。宋元是个分界点,之前与之后的社会秩序、人文风俗差别非常大,宋元之后已经有今天的雏形了,翻不了车。
我问,您觉得金庸的小说有什么高明之处?
他说,金庸的创作手法和大仲马有相像之处,会安排主角参与到历史上的著名事件中,这样很容易有带入感,甚至给人一种错觉,仿佛这些主角是真实存在过的。撒谎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九十九句真的,一句假的。小说创作也是如此。所以金庸一定要选大家都相对熟悉又有点遥远的朝代作为创作底色,不能选太近的,例如让郭靖参加抗日战争,那肯定会出戏,武侠小说配古装才是原汁原味。
我问,有没有一种可能,忽必烈想在中国推行政教合一,让八思巴在西藏试点?
他说,是有可能。元朝规定:每个即位皇帝均应从帝师受佛戒。但是,宗教之间也有竞争。阿拉伯人擅长理财,又懂经济又懂管理,很受蒙古权贵欢迎,有些阿拉伯人甚至能干到丞相位置,如阿合马、桑哥。他们信仰的是伊斯兰教,自然会推广伊斯兰教。民间有道教有佛教有儒教,几大力量也是相互角逐。
我说,感觉元朝高层像个大杂烩。
他说,是的。用契丹人耶律楚材创制度,用汉人刘秉忠建国号,用吐蕃人八思巴造文字,用阿拉伯人阿合马理财税。这也是忽必烈的过人之处,不拘一格,知人善用。
我问,阿拉伯人在当时地位如何?
他说,元朝种族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大范围分为四级:蒙古人、色目人、北汉人和南汉人,色目人就是当时的西方人。忽必烈团队中比较有名的色目人,是马可波罗。
我说,南方人地位最低。
他说,因为是南宋人。
我问,忽必烈对南宋那些投靠的官员怎么样?
他说,还算友好,后来还专门开启了一个“搜访遗贤”工程,搜罗遗落民间的南宋人才。提前列了清单,派人去请,你有才华,大宋灭亡了,日子还是要继续的对不对?这里面最有名的,是书法家赵孟頫,赵匡胤的十一世孙,属皇室,中国楷书四大家之一,也是“书画同源”理论的提出者。
我问,前朝皇室也敢用?
他说,忽必烈擅相面,一见赵孟頫,就觉得他是个老实人,没什么大的野心。关键是赵孟頫长的特别俊秀,忽必烈称其为神仙长相,留在身边专门写诏书。
我问,古代写诏书,皇帝是逐字逐句的口述?
他说,只表达中心思想,具体措辞由秘书完成。赵孟頫非常有才华,每次他写完诏书,忽必烈都拍手称赞。
我问,忽必烈搜寻这些南宋人,不只是为了他们的才气,也有政治目的吧?
他说,是的。汉人不好统治,尤其是江南五大家族,忽必烈甚至曾经动过杀念。后来有人出主意,去找江南有影响力的人来京城做官。于是对赵孟頫三顾茅庐,诚心打动,但赵孟頫出山第二年就后悔了。
我问,为什么?
他说,他渐渐发现,自己就是个棋子。被异族皇帝评价越高,在本族士人中间就越遭冷遇。所以皇帝越喜欢他,他越申请去外地任职。他明白,人在官场混,遭受嫉妒是活不久的。
我问,宋末那些官员,有多少又到元朝当官的?
他说,据《宋季忠义录》记录:宋末一百五十一名进士,出仕元朝者为五十七人。
我说,赵孟頫肯定也很纠结。
他说,纠结了一辈子。他不是一般的进士,是宋朝皇族后裔,他本人对仕元一事也颇以为耻,多次提出辞官归隐,只是元朝不放他。晚年他写过一句“一生事事总堪惭”,大概就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
我问,作为书法家、画家,赵孟頫的仕元“污点”会不会影响他作品的艺术价值?
他说,会,他的作品一直被人拿来和品行一起品评。
我问,赵孟頫的书法有什么特点?
他说,他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一般来说,书法家都有自己擅长的书体,例如怀素擅长草书,颜真卿工于楷书与行书,而赵孟頫很全能很均衡,楷书也行,行书也行,草书也行,而且还喜欢篆、隶、章草等古体书法。现在很流行“古法”这个概念,例如古法熬制红糖,赵孟頫也是一个“古法”信仰者,他认为书法不应过于创新,写篆书,就效法石鼓文;写隶书,就仿效钟繇;写行书草书,就以“二王”为楷模。他算是书法的回归,因为宋朝时书法跑偏了。
我问,偏哪去了?
他说,宋朝流行写意,天马行空。
我问,他的画如何?
他说,明人王世贞曾说:“文人画起自东坡,至松雪敞开大门。”松雪就是赵孟頫。这句话的意思是,赵孟頫是中国文人绘画的承上启下者。《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作者叫黄公望,黄公望的偶像+恩师就是赵孟頫。
我问,承上启下了什么?
他说,他有幅画,《枯木秀石图》,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这幅画是中国绘画史的一个里程碑。什么里程碑呢?标志着中国艺术开始明确融进世界艺术史的道路,这条道路也可归纳为:艺术并不仅仅为了模仿现实和表现对象而成为艺术。过去绘画是为了画出对象本身,自此后绘画的目的是画出对象所没有的东西。
我说,总觉得赵孟頫不太有名。
他说,那是因为你不研究书画艺术,在书画界,赵孟頫是神一般的存在。他是一个很有故事的人,从忽必烈的秘书一步步干到了一品官员,封魏国公,推恩三代,晚年携夫人隐退了,拥有开挂一般的人生。他还有个小典故,北京最早的门联是忽必烈请赵孟頫书写的,“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
我问,赵孟頫有没有知名的粉丝?
他说,乾隆皇帝是他宇宙第一脑残粉。乾隆在书法方面,只崇拜赵孟頫,也只临摹赵孟頫,他还喜欢收藏赵孟頫的作品,不仅仅收藏,还要在这些作品上题跋盖章,仿佛跟偶像跨时空合作了一幅作品。
我问,作为宋朝皇族后裔,他能善终的根源是什么?
他说,第一、人畜无害。第二、有才华,才华就是一个人最好的免死金牌。元朝也是需要文化自信的,元仁宗曾称赞他有七好,简单概括就是出身好、长得好、学问好、人品好、文章好、书画好、佛道理论也好。在元仁宗看来,元朝有赵孟頫,就如同唐朝有李白、宋朝有苏轼一样值得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