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笔记《王谢共登冶城》

 

图片来自于网络

  王右军与谢太傅共登冶城,谢悠然远想,有高世之志。王谓谢曰:“夏禹勤王,手足胼胝[pián zhī];文王旰[gàn]食,日不暇给。今四郊多垒,宜人人自效;而虚谈费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谢答曰:“秦任商鞅,二世而亡,岂清言致患邪?”

选自《世说新语 言语》

魏晋尚清谈,简单来说就是崇尚老庄、谈论玄理的风气。《世说新语》专门开辟“言语”篇,记录了魏晋士人的日常对话。或简净玄远、或针锋相对,大多别出机杼,性格鲜明,所谓“尔雅有韵”,正是对此中肯的评价。        “王右军与谢太傅共登冶城”,王右军即“书圣”王羲之,谢太傅就是那个“东山再起”,“与儿女讲论文义”“小儿辈已破贼” 的谢安。“王谢”两家是东晋士族的代表,所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就是说的他两家。“冶城”旧址在南京朝天宫一带,相传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曾冶铸于此,故名。

        今人喜欢登高,古人更甚。今人登上高山之巅、大楼顶上,大多惊呼“好高啊”“真好看”“哎呀呀”;古人也一定有同感,不过表达不一样,比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欲穷千里目,更是那一层楼”“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总是那么的风雅!

    谢安登上冶城,“悠然远想,有高世之志”,他凝神遐想,“高世”是超越世俗之意,谢安在世说中出现基本都是这样的形象,宠辱不惊,超凡脱俗,这是“名士”的本色与风采。

    王羲之因书法闻名,当然还有年轻时候“坦腹东床”也被当做“魏晋风度”的代表场景。然而在这次的登临中展现的不是“风度”,而是“风范”。这是忧劳国事的风范。他对谢安说:“夏禹为国事辛苦操劳,手脚都长满了老茧。周文王忙得无法按时吃饭,每天没一点空闲的时间。”这是历史上著名的贤王,勤政爱民,为华夏奠定民族基础的人物。

    “手足胼胝”是我小时候摸索父辈们手的时候最直观的感觉,手脚上厚厚的老茧,那是劳苦的象征。而“旰食”是晚上吃饭,古人日落而息,晚上是不吃饭的。周文王终日忙碌,白天顾不上,只能晚上吃饭。今天有个成语“宵衣旰食”,意为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用来形容政务忙碌。

    夏禹,周文王都是开国之君,因为勤政,才成就了不世之功。王羲之想要表达的意思在后面。“今四郊多垒,宜人人自效;而虚谈费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他们所处的时代,东晋偏安东南,刚刚立住脚,强敌环伺,所谓“四郊多垒”,所有人应当贡献力量。可是当时整个社会弥漫着一种不思进取的风气:“而虚谈费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人们一味空谈而荒废政务,崇尚浮文而妨碍国事,恐怕不是当下应该做的吧。

一句话“空谈误国”。

这句话,是当时的真实写照,千余年过去,仍有现实意义。

谢安的话也很有意思:“秦任商鞅,二世而亡,岂清言致患邪?”秦国任用商鞅变法,很有实效,秦国迅速强大起来,灭掉六国,统一天下。然而不过十五年后,二世而亡。难道也是空谈导致的吗?

我给学生留了个问题,是个辩题:《空谈误国吗》。

他们现在回答不了,我不急着要答案,我们一起思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古文笔记《王谢共登冶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