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的缓存策略

前言

为什么要使用缓存?

1. 可以加快页面打开速度

一个优秀的缓存策略可以缩短网页请求资源的距离(例如从本地缓存获取),降低延迟,从而实现页面打开速度;

2. 减少网络请求或减少冗余的数据传输

被缓存的文件在过期时间内是可以被重复利用的,可以减少对该资源的请求(减小服务器压力)或者只是请求验证该资源是否改变(未改变则没有响应体/减少冗余的数据传输)

浏览器缓存分为本地缓存(强缓存),协商缓存(再验证)两个阶段。

注:缓存机制主要在http响应头中设定,响应头中相关字段为ExpiresCache-ControlLast-ModifiedEtag

注:Cache-Control是通用头部(既可以是响应头也可以是请求头)

本地缓存

本地缓存的实现

HTTP 有两个响应首部用来控制浏览器是否进行本地缓存: ExpiresCache-Control。HTTP 允许原始服务器向每个文档附加一个“过期日期”,说明可以在多长时间内将这些内容视为新鲜的。

1. Expires

相对于 Cache-Control,Expires 是一个较老的首部(HTTP/1.0),其接受一个 Date 值指定文件的过期日期。该值是一个绝对日期,浏览器判断文件是否过期时,对比的是用户机器上的时间而不是服务器上的时间。所以使用 Expires 首部可能会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用户本地时间是会影响到原先的缓存意图的。

2.Cache-Control

为了解决Expires 的问题,HTTP/1.1 的Cache-Control应运而生。Cache-Control 接受一个秒数作为文档的生存时间。这个时间是一个相对时间,一个倒计时的秒数,不依赖于机器时间。
启用本地缓存时,选用其中一个首部即可,推荐使用较新的 Cache-Control 。如果同时使用 ExpiresCache-Control 首部,那么浏览器将以优先值更高的 Cache-Control为准。

如果文件是通过缓存获得的,network 上该资源的请求会显示200 OK (from disk/memory cache),此时该请求是不会发送到原始服务器的。
  • from disk cache :一般非脚本会存在内存当中,如css,html等
  • from memory cache :资源在内存当中,一般脚本、字体、图片会存在内存当
本地缓存实例

Cache-Control 控制缓存的能力

Cache-Control 有一些可选值,可以用来控制缓存方式。

  • Cache-Control: no-store,标识为 no-store 的响应会禁止缓存对响应进行拷贝。
  • Cache-Contro: no-cache,标识为 no-cache 的响应实际上是可以存储在本地缓存区中的。只是在与原始服务器进行新鲜度再验证之前,缓存不能将其提供给客户端使用。这个首部使用 do-not-serve-from-cache-without-revalidation 这个名字会更恰当一些。
  • Cache-Control: max-age,表示的是从服务器将文档传来之时起,可以认为此文档处于新鲜状态的秒数。
  • Cache-Control:must-revalidate,可配置缓存,这个响应首部告诉缓存,在实现没有跟原始服务器进行再验证的情况下,不能使用这个对象的陈旧副本。服务器通过返回 304 Not Modified 可以让客户端使用缓存陈旧(过期)的文档,以提高性能。当然,服务器也可以随意提供新鲜的副本。如果在缓存进行 must-revalidate 新鲜度检查时,原始服务器不可用,缓存就必须返回一条 504 Gateway Timeout 错误。
本地缓存会有缓存命中和缓存未命中两种情况
缓存命中
缓存未命中

协商缓存

协商缓存就是当本地缓存超过缓存期限后,此时用户再次发起该资源的请求的话,浏览器携带缓存标识向服务器发起请求,由服务器根据缓存标识决定是否继续使用该本地缓存的过程;
根据服务器上的该资源是否发生更新,浏览器响应分为两种情况:

  • 当服务器的资源未发生更新时(协商缓存生效),服务器会返回304 Not Modified响应,不会返回文档的主体,这样一来,网络请求效率就会比普通 GET 请求高一点。
协商缓存生效
  • 当服务器的资源发生更新时(协商缓存失效),服务器会返回200响应,并在报文体中携带新的文件内容,这种情况下,与普通 GET 请求获取资源效率无异。
协商缓存失效

协商缓存的实现

协商缓存可以通过设置两种 HTTP Response/Request Header 实现:Last-Modified/If-Modified-SinceETag/If-None-Match

Last-Modified/If-Modified-Since

浏览器在第一次访问资源时,服务器返回资源的同时,在response header中添加一个属性名为 Last-Modified的header,其属性值是这个资源在服务器上的最后修改时间;

浏览器下一次请求这个资源,浏览器检测到有 Last-Modified这个header,于是添加If-Modified-Since这个header,值就是Last-Modified中的值;

服务器再次收到这个资源请求,会根据 If-Modified-Since 中的值与服务器中这个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对比,如果没有变化,返回304和空的响应体,直接从缓存读取,如果If-Modified-Since的时间小于服务器中这个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说明文件有更新,于是返回新的资源文件和200

Last-Modified的问题
  • 如果本地打开缓存文件,即使没有对文件进行修改,但还是会造成 Last-Modified 被修改,服务端不能命中缓存导致发送相同的资源
  • 因为 Last-Modified 只能以秒计时,如果在不可感知的时间内修改完成文件,那么服务端会认为资源还是命中了,不会返回正确的资源

既然根据文件修改时间来决定是否缓存尚有不足,能否可以直接根据文件内容是否修改来决定缓存策略?所以在 HTTP / 1.1 出现了 ETag 和If-None-Match

ETag/If-None-Match

Etag是服务器响应资源请求时,返回当前资源文件的一个唯一标识(由服务器生成),只要该资源有变化,Etag就会重新生成。

浏览器在第一次访问资源时,服务器返回资源的同时,在response header中添加一个属性名为ETag的header,其属性值是这个资源在服务器上的最后一次修改时生成的唯一标识;

浏览器在下一次加载资源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时,会将上一次返回的Etag值放到request header里的If-None-Match里。

服务器只需要比较客户端传来的If-None-Match跟自己服务器上该资源的ETag是否一致,就能很好地判断资源相对客户端而言是否被修改过了。如果服务器发现ETag匹配不上,那么直接以常规GET 200回包形式将新的资源(当然也包括了新的ETag)发给客户端;如果ETag是一致的,则直接返回304知会客户端直接使用本地缓存即可。

两种协商缓存之间的对比:

  • 首先在精确度上,Etag要优于Last-Modified。
  • 第二在性能上,Etag要逊于Last-Modified,毕竟Last-Modified只需要记录时间,而Etag需要服务器通过算法来计算出一个hash值。
  • 第三在优先级上,服务器校验优先考虑Etag

缓存流程

强制缓存优先于协商缓存进行,若强制缓存(Expires和Cache-Control)生效则直接使用缓存,若不生效则进行协商缓存(Last-Modified / If-Modified-Since和Etag / If-None-Match),协商缓存由服务器决定是否使用缓存,若协商缓存失效,那么代表该请求的缓存失效,返回200,重新返回资源和缓存标识,再存入浏览器缓存中;生效则返回304,继续使用缓存。

  • 在浏览器第一次发起请求时,本地无缓存,向web服务器发送请求,服务器起端响应请求,浏览器端缓存。过程如下:
浏览器第一次发起请求
  • 浏览器后续再次进行请求时:
浏览器后续再次进行请求

疑问

Q:如果什么缓存策略都没设置,那么浏览器会怎么处理?
A:对于这种情况,浏览器会采用一个启发式的算法,通常会取响应头中的 Date 减去 Last-Modified 值的 10% 作为缓存时间。

用户行为对浏览器缓存的影响

用户行为对浏览器缓存的影响

参考:
http://www.yangzicong.com/article/12
https://www.jianshu.com/p/54cc04190252
https://www.cnblogs.com/slly/p/6732749.html
https://juejin.im/post/5ccfccaff265da03ab233bf5

你可能感兴趣的:(浏览器的缓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