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浅读(11)平治天下

这是《大学》的最后一章,有583个字,是全书的总结和概括,主要阐释“平天下在于治其国”。

第一个观点:君子有絜矩之道。絜,在这里读作“鞋”,是个动词,意思是用绳子丈量物体周围的长度,泛指衡量;矩,读作“举”,名词,本意是指尺子,这里泛指规矩,法度。“絜矩”两个字连在一起,意思是法度规则。“君子有絜矩之道”这句话意思是君子应该在言行举止上为众人起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作用。这里,作者重点强调了“上”,即领导者的关键作用,认为身居高位的人如果能够做到尊敬老人,尊敬长辈,体恤孤儿(关心弱者),那么,身居下位的人就会纷纷效仿,孝顺父母,兄友弟恭,关爱弱势群体的社会风气就会慢慢养成。要真正落实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就要注重换位思考,从人与人的地位高低,前后传承,周边关系等方面推己及人,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二个观点: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为了说明“民心很重要”这个观点,作者列举了《诗经》的三个例子(国君、太师、殷朝),不论君臣和国家,都要以民为本。

第三个观点:君子先慎乎德。意思是君子以品德修养为第一要务。同时,进一步引申,阐述德行的重要性,说明“德本财末”的道理。有层次地指出:有德即有人——有人即有土——有土即有财——有财即有用。强调了德的基础性作用。

第四个观点:唯仁人能爱人,能恶人。意思是说只有仁德的人才能爱护好人,也同时能憎恨坏人。换句话说,见贤不能举,见恶不能远,他本质上就也不是什么好人。为了说明这个观点,作者引用了《康诰》《楚书》《亲誓》三个典籍里的语句。最后,作者意味深长地说:大家厌恶的,你偏偏喜欢;大家喜欢的,你偏偏厌恶。这样的人绝没有好下场!

第五个观点: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义也。意思是:一个国家决不能以经济利益作为唯一追求和最大价值,而应该以仁义作为道德精神建设的根本。为了论证这个观点,作者是从四个层面来具体阐述的:君子有大道:忠信得之;生财有大道:生众食寡,为疾用舒;仁者有大道:以财发身;国家有大道:以义为利。其中,一和四都好理解。在此解释一下其他两句。作者认为,增加财富的方法有正确的途径,即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生产的人勤奋工作,消费的人注重节约。作者还认为,仁者把道德修养作为根本,把物质利益只作为保障和丰富人生的手段,以仗义疏财和扶危济困来修养自己的德行。

我尝试着用下面几句话来概括本篇:曾子认为,君子必须要有絜矩之道,君子要想治国平天下,其根本之道在于得民心;而打通“治平”和“民心”的关键在于君子之德。其一,君子之德要爱憎分明,要爱的火热恨得切齿,要对人民像春天般的温暖,对敌人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残酷无情。其二,君子之德要始终忠信地待人处事,要把财富利益作为修身养德的一个媒介手段。倘如是,则道可得,国可治,天下尽平。

    (至此,《大学》读解完毕。《中庸》五一节后再说。)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学》浅读(11)平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