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不如高三?

一临近高考网上就会出来关于大学生不允许6月7-8日请假的图片,据说是怕去给高三生代考。段子说高估大学生了,我也觉得。前天晚上我复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做选择题。被一道多选择题卡住了,看了答案以后还是想不通(答案只有正确选项没有解析)。我先去问了两个跟我同样是读大一的好朋友,他俩……嗯,你懂的。一个因为专业原因不学这门课并且不会考选择题也懒得想,另一个我反正没看懂他想表达的是啥。最终,我去问了一个选择了复读并且刚高考完的好朋友。他看完题目,了解了我的疑问以后,先给我分析了题目解答了我的疑惑,然后给我简明扼要地讲解了关于那道题涉及到的历史。我豁然开朗,并且内心“嗯,我都学过,可我就是想不起来了啊“。然后就开始跟他胡诌起来了,后续与本文没啥关系就不提了。

那时候心里都是,果然啊,大一的不如高三的了。我们的知识巅峰时期或许就停留在高三了。会觉得高中真好,当下真是糟糕。

可认真地静下来想一想,大一真的不如高三了吗?这要怎么比较呢?

我觉得会造成我们认为大一不如高三类似想法的原因有很多。

环境,可能是其中最直接的因素。或许在高中时是拔尖的自己,到了大学却变成了“芸芸众生“中的一员。这种巨大的落差感在猛然之间让自己对自己产生怀疑,甚至是强烈的无用感。当下不如昨日辉煌,人们对此的第一反应就会是想要回到辉煌的高中。

另外,模糊的目标也让我们陷入迷茫。高三时我们的目标可以说是来源于外界,但它是明确且单一的:高考,上大学。也许我们不是那么愿意,但我们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努力地去实现它。而大一,刚步入大学,甚至可以说是一只脚已经迈入了社会,我们中只有很少的人才会有明确的目标。虽然我们会有很多必须要做和自己想做的事情,但目标需要我们自己去寻找,确立,明晰。这对于从小到大接受填鸭式教育的我们来说是有难度的。而人们一旦没有明确的目标,就很容易空虚茫然,从而总是缅怀充实的高中。

除了宏观目标以外,学习方式转化也会让我们一时摸不着头脑。这里借用夏学銮教授在北大以《角色转换与人生选择》为题的讲座中所表达的观点:进入大学以后,我们要从高中时以记忆式为主的学习转向以理解式为主的学习;要从高中时以课堂灌输式为主的被动学习转向以图书馆,互联网探究式为主的学习;要从高中时以升学为主要目标的学习转向以人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学习;要从以知识发展为主的学习转向以人格发展和角色发展为主的学习。这样的转化对刚刚进入大学的我们来说是比较麻烦困难的,毕竟改变自己一贯的思维方式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并且进入大学以后,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标准答案了,这对习惯了标准答案的我们来说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世界突然变得不是非黑即白了,难免会无所适从,怀念从前简单的高中。

抛开所有,我们作为人类,是一种习惯群居的动物。我们无法避免地要去适应和处理新的人际关系。高中时候,班级成员,任课老师和班级都是固定的(虽然会分科分班,但比起大学还是要更加固定一些)。固定的教室会让固定的班级成员之间和学生与老师之间产生归属感,集体感。同时,高中时我们每个人都一定会有固定的要好的朋友。而大学呢,流动的教室教学,不会有高中时的“同桌“,”前后桌“,同学之间的距离就比较难拉近了。难免会怀念起高中的欢乐时光,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学会主动地去交朋友了。并且大学的课程表都称为”个人课程表“,不同于高中一个班一张课程表。大家的课程无法百分百一致,想要拥有一个能够时常陪伴左右的朋友也就比高中要困难。而其实中国人是很看重集体,归属感的,不像西方人更强调独立,自由。况且是刚刚从归属感,集体感中脱离,一时间无法适应独立也是很正常的。觉得孤独了便无法自制地想念过去地朋友,陪伴。

除此以外,还会有很多原因会导致我们认为大一不如高中。比如不如从前年纪小了,没有从前精力旺盛了……

但高中已经成为了我们脑海中美好而不可重来的回忆了。不如慢慢地适应大学生活,努力地寻找目标,完成转换,尝试去独立,学习成熟地处理人际关系,不断地提升自我。

大学真的没有高中好吗?我想不是。

有所失就会有所得。你所拥有的,待你慢慢发现。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一不如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