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除了“医患沟通”,互联网+中医还能做什么?

局限于“治病”是目前很多 “互联网+中医(医疗)” 的主要问题,为什么说是问题?在上文中已经表达过我的观点:优质的医疗资源是不可复制的,是社会的公共资源,社会不会认可优质医疗资源成为赚钱的工具。所以,以一个“不可复制、不可市场化”的要素,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肯定是行不通的。

流量红利的时代已经结束,我们切不可以“流量”“三级火箭”互联网思维去对待中医,要在年轻人的认知里占有一席之地,则必须要真诚的耕耘好自己的田地。中医是一个巨大的“体”,需要我们进行取舍,所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由点即面才能更加聚焦,更加稳妥。以我浅薄的中医知识和实践经历,我粗略的将“中医”的入局划分为四个大类:治已病、治未病、知识内容、中医数字化。

一)治已病:以“治疗疾病”为主,服务提供方为医院和大型科研机构

入局分析:目前负责治病的主要是医院,建立一个门诊则需要专业医生,专业的医疗资质,专业的场地。前期投资极大,属于重资产项目,且不容易形成可复制的服务产品,并不适合创业入局。

二)治未病:围绕以“亚健康、养生保健为主”,服务提供方多为企业

入局分析:相比较于“治已病”来说,“亚健康、养生保健” 领域的进入门槛就低了很多。而且市场非常大。但是,现在养生馆整体上生存依然很困难,结合我在养生馆的实践经历,谈谈我的看法。导致养生馆生存困难的原因有很多,我认为主要是养生馆在“定位”上,不能符合年轻一代消费者需求。其核心在于两点:“全科式”的服务定位和“模棱两可”服务目标。

我们在谈论“养生馆”时,对具体的“养生”其实是模糊的,养生到底是解决什么问题的?并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好像什么问题都能解决,又好像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从中医的医理来说,中医是“全科”,方方面面的亚健康问题都可以通过“辨证论治”得以解决。但是,从普通人的认知来说,“全”则必然意味着不“精”。所以,这种大而全的定位是消费者很难相信的,加之模糊的服务描述,例如“滋阴补阳、除湿排毒”等等,再加之模糊的服务目标,例如“推拿拔罐”等等,再加之由于生存困难,导致的各种销售套路……

基于这种模糊的定位下,到养生馆的消费的人,要不是具有中医常识的,不要是靠朋友推荐的。所以,没有稳定客户就成为了养生的通病。消费者关心的是推拿么?当然不是,消费者关心的当然是他想要解决的问题。养生馆的定位和目标应该是明确的,可量化的。如果把“失眠、颈椎痛、肥胖等具体的症状作为定位,再将调理过程进行量化。这样消费者就有了具体的认知和期待,从宣传上也更容易展开。但是,在我与养生馆沟通后,即使他们已经知道了问题所在却很难进行改变,其原因多是企业的所有系统都是为了“大而全”而建设的,这也可谓是“养生馆的窘境”。

关于“治未病”的服务,未来定会趋向于更加精细化、垂直化,虽然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但仍然是企业非常好的入局口,我总结了以下五点机遇:

第一,需求巨大。(各种亚健康问题)
第二,用户巨大。(全民养生的时代)
第三,相比于“治病”来说,专业门槛低;(医疗风险低)
第三,相比于“治病”来说,可复制性高;(利用科技手段将服务量化)
第四,旧产业生存困难,有整合空间;(养生馆的困境,大量人才可以被整合)
第五,供应链完备;(中国有世界上最全的供应链网络,包括食品、保健品、器械、家居生活、智能设备等等,这些都是
垂直领域下沉的有力保障)

这一块机会非常多,需求、用户、人才、供应链都已经具备,需要的是拥有“中医思维”与“互联网思维”的企业进行“跨界”整合。相信在未来一定会涌现出更多独角兽公司。

三)知识内容:以“中医知识”为中心,针对中医知识普及提供一系列的产品与服务,服务提供方多为企业

入局分析:知识内容的作为切入口,我本人非常看好的,服务定位应该尽量遵循 “垂直细分”的原则。养生类的知识服务,目前使用的形式大多停留在语音、视频、文字这三类型上,其实我觉得这里其实是可以突破的,有两处比较明显的创新点:

理论工具化:以养生为例,“理论工具化”有点像游戏中的“新手指引”,具体告诉用户要怎么养生,你会收获什么。例如:以日为单位,针对衣食住行进行建议,每天打开手机就知道今天该 “怎么养生、收获了什么”,当然这里有一个细节就是,产品必须要进行形式上的创新。

理论艺术化:中医的内容多,但形式上缺乏品味。“headspace”一款冥想App,目前已经拥有了200 万付费用户,市值高达2.5 亿美金,是非常好的学习对象。这款产品的优秀设计、动画创意以及专业内容解说,可以说是做到了“动画电影”的标准。中医的文化内涵,一定也不比“冥想”这个题材若。如果能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相信一定会有收获相当多的粉丝。

简单的“语音、视频、文字”类的内容,对年轻人已经很难有吸引力了。本质上来说,用户的关注力是一个常量,中医是在与众多领域的企业争抢“关注”。中医本身是 “反人性” 的,可谓“存天理,灭人欲”,再加之用户对中医的无知,则很难与其他“助人欲”的内容企业竞争。

所以,中医企业在对内容做创新时,需要极高艺术品味和专业知识作为基础才能做到,这也是时代对中医传播提出的挑战。人有时候的确奇怪,你想的是说明一个道理,但是却需要你打一个好的比喻,讲一个好的故事。

四)数字化中医:中医以“阴阳五行”为理论根基,某种意义上是可以数字化的,但其难点在于 各类“标准” 的建立,而标准则更多是国家层面的问题。

数字化中医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中医基础理论数字模型的建立(包括阴阳五行、五运六气、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辩法、预防治则等等)
2.中医诊断系统的数字化;(四诊的量化与标准化、症状分析、体质分析、辩证、处方等等)
3.中药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
4.中医药管理、教育、文献;
5.中医病例档案系统的建立;

入局分析:难度特别大,我本人不是很看好。这里说的“数字化中医”并不是指,为中医诊所提供的“软件服务”,而是中医理论的数字化。很多企业都尝试通过为医生提供“软件服务”来实现“互联网+”,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布骨医生当时也是这个想法,后来发现很难。

所以,从中医医理与临床实践出发,才能真正发挥“数字化中医”的价值,我所了解的“问止中医 - 中医大脑 ”AI辅助诊治系统,由林大栋博士带队前后花费将近12年时间才得以成形,工程之浩大让人叹为观止。目前的“四诊”仍然是由医生来做,系统则根据四诊的结果进行分析病症用方用针。

数字化中医任重道远,中医对人与宇宙的理解是超越科技的,是古人对宇宙本源的内在探索所形成,人们对于不可观测的科学往往称之为“玄学”。人的构成岂是简单物质分子细胞所能透析,科技对“有与无”的探索,已了解到“世界是能量的”,对于暗物质依然一无所知,科技所能观测的只能是无限趋于“有与无”的边界,“无”则是不能用“有”来探索的。中医理论的数字化是可行的,但如果想在“治疗”上完全取代中医,则是妄想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除了“医患沟通”,互联网+中医还能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