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参数的更新:
神经网络的学习的目的是找到使损失函数的值尽可能小的参数。这是寻找最优参数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称为最优化(optimization)。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为了找到最优参数,将参数的梯度(导数)作为了线索。使用参数的梯度,沿梯度方向更新参数,并重复这个步骤多次,从而逐渐靠近最优参数,这个过程称为随机梯度下降法(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简称SGD。
class SGD():
def __init__(self,lr):
self.lr = lr
def updata(self,params,grads):
for key in params.key():
params[key] -= self.lr * grads[key]
- SGD的缺点:
如果函数的形状非均向(anisotropic),比如呈延伸状,搜索的路径就会非常低效。因此需要一个比单纯朝梯度方向前进的SGD更聪明的方法。SGD低效的根本原因是,梯度的方向并没有指向最小值的方向。
例如对于下图问题
在俯视图中等间距地标出梯度,
可见,梯度在x方向上的分量非常小,这将导致SGD得花很长时间才能在x方向上移动到原点处。如图
我们对SGD方法进行改进,产生了Momentum,AdaGrad和Adam法。
class Momentum():
def __init__(self,lr,momentum):
self.lr = lr
self.v = None
self.momentum = momentum
def updata(self,params,grads):
if self.v == None:
for key,val in params.items:
self.v[key] = np.zeros_like(val)
for key in params.key():
self.v[key] = self.momentum * self.v - self.lr * grads[key]
params[key] += self.v[key]
用此方法最优化路径为:
由于x方向的向心速度可以叠加,小球更快地到达了原点。
AdaGrad
在神经网络的学习中,学习率的值很重要。学习率过小,会导致学习花费过多时间;反过来,学习率过大,则会导致学习发散而不能正确进行。
在设定学习率的技巧中,有一种称为学习率衰减(learningrate decay),即随着学习进行,使学习率逐渐减小。实际上,一开始多学,然后逐渐少学的方法,在神经网络的学习中经常被使用。
逐渐减小学习率的想法,相当于将”全体“参数的学习率值一起降低。而AdaGrad进一步发展了这个想法,针对”一个一个“的参数,赋予其”定制“的值。
数学表示为:
和前面的SGD一样,W表示要更新的权重参数,表示损失函数关于W的梯度,表示学习率。这里出现了新变量h,看第一个式子可知,其保存了以前所有梯度的平方和(表示矩阵对应位置相乘)。然后,在更新参数时,通过乘以,就可以调整学习的尺度。这意味着,参数的元素中变动较大(被大幅更新)的元素的学习率将变小。也就是说,可以按照参数的元素进行学习率衰减,使变动大的参数的学习率逐渐减小。
AdaGrad会记录过去所有梯度的平方和。因此,学习越深入,更新的幅度就越小。实际上,如果无止境的学习,h的值会越来越大,导致2式的后一部分趋于0,则参数将不再更新。为了改善这个问题,可以使用RMSProp方法。RMSProp方法不是将过去所有的梯度一视同仁地相加,而是逐渐地遗忘过去的梯度,在做加法运算时将新梯度的信息更多地反映出来。这种操作从专业上讲,称为“指数移动平均”,呈指数函数式地减小过去的梯度的尺度。
python代码实现过程为:
class AdaGrad():
def __init__(self,lr,h):
self.lr = lr
self.h = None
def updata(self,params,grads):
if self.h == None:
self.h = {}
for key, val in params.items:
self.h[key] = np.zeros_like(val)
for key in params.key():
self.h[key] += params[key] * params[key]
params[key] -= self.lr * grads[key]/ np.sqrt(self.h[key] + 1e-7)
关键点在于最后一行加上了微小值1e-7。这是为了防止当self.h[key]中有0时。将0用作除数的情况。在很多深度学习的框架中,这个微小值也可以设定为参数,但这里这个值是个固定值。
尝试用AdaGrad解决前面SGD出现的问题,结果如下:
可以看到,函数的值高效地向着最小值移动。由于y轴方向上的梯度较大,因此刚开始变动较大,但是后面会根据这个较大的变动按比例进行调整,减小更新的步伐。因此,y轴方向上的更新程度被减弱,“之”字形的变动程度进一步衰减。
通过组合前面两个方法的优点,有望实现参数空间的高效搜索。此外,进行超参数的“偏置矫正”也是Adam的特征。
根据Adam论文中的描述Adam的数学表达如下:
其中就是目标函数对待更新参数w的梯度,就是前面的微小值1e-9。
这里有一个记录更新次数的参数t,表示第几次调用update函数。
原文中提到,Adam会设置3个超参数。一个是学习率,另外两个是一次momentum系数和二次momentum系数。根据论文,标准的设定值是是0.9,是0.999。
根据原书中代码实现方案,Adam的数学表达如下:
上述两种表示乍一看似乎很不一样,不过把第二种进行一下因式分解和参数代换,很容易可以和第一种方式对应上。我亲自推理了下,已经确保没有问题了。不过还是推荐去读下Adam论文,对该方法的解读。
原书中python的实现为:
class Adam:
def __init__(self, lr=0.001, beta1=0.9, beta2=0.999):
self.lr = lr
self.beta1 = beta1
self.beta2 = beta2
self.iter = 0
self.m = None
self.v = None
def update(self, params, grads):
if self.m is None:
self.m, self.v = {}, {}
for key, val in params.items():
self.m[key] = np.zeros_like(val)
self.v[key] = np.zeros_like(val)
self.iter += 1
lr_t = self.lr * np.sqrt(1.0 - self.beta2**self.iter) / (1.0 - self.beta1**self.iter)
for key in params.keys():
self.m[key] += (1 - self.beta1) * (grads[key] - self.m[key])
self.v[key] += (1 - self.beta2) * (grads[key]**2 - self.v[key])
params[key] -= lr_t * self.m[key] / (np.sqrt(self.v[key]) + 1e-7)
然后尝试用Adam参数优化方法解决SGD遇到的问题,效果如下:
还有很多其它参数优化方法,这里暂未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