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 + 中华料理 = 犹太传统文化?

朋友圈里看到一个玩笑,说很多中国人不知不觉之中,都以犹太人的方式庆祝了圣诞节:吃中餐,然后看个电影。


犹太人是不是圣诞节看电影我没考证。不过,美国的犹太人圣诞节吃中餐,这还真不是一个玩笑。看过“Seinfeld”"老友记"的小伙伴对剧中普通纽约人吃中餐的频率一定会有印象。事实上,早在1899年,“美国希伯来周刊”就刊登文章,批评了当时一些犹太人在“非犹太”餐馆进餐的做法,其中重点指出了中餐馆。1935年,“纽约客”杂志还报道了一家中餐馆在圣诞节给纽约市附近一家儿童院送去中国炒面的事情。今天,圣诞节吃中餐早已不局限在纽约,而是全美国犹太人圣诞节的典型活动之一。

为什么犹太人把吃中餐作为过圣诞节的方式?广为流传的一个说法是:圣诞节这天在美国其他餐馆都休业,只有勤劳勇敢又不信仰基督教的中国人仍然坚持战斗在餐饮第一线。

然而,这事的真相,还真不是这么简单。犹太人在圣诞吃中餐,是一个关于美国历史、多样性、和文化包容的故事。

犹太教神父 Joshua Eli Plaut 2012年在他的“犹太的圣诞”一书中对这事做了一番解释。这本书的第三章,标题就叫“圣诞咱们吃中餐”。

十九世纪末(清朝末年),纽约市大约四分之一的人口是犹太人,大多聚居在曼哈顿下城东区。同时期,大量中国移民从西海岸的加州移入纽约,其中很多人在曼哈顿下东区开起了中餐馆。

纽约是个多民族混居的地方。欧洲移民开的餐馆往往强烈倾向于只服务本民族的食客:犹太餐馆只服务犹太人,意大利餐馆只服务意大利人,德国餐馆只服务德国人。唯有中华料理是个例外。

也许是因为后来者在数量上占少数没法对顾客挑剔,也许是因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博大宽宏童叟无欺,无论什么原因吧,中餐馆对各民族顾客从不挑剔,一视同仁。结果很多欧洲移民,包括犹太人和意大利人,对中餐馆的喜爱程度甚至超过了对自己本民族餐馆。中餐馆里完全没有二战前欧洲人群里若隐若现时强时弱的“反犹太”气氛。这一点点的并非刻意的文化包容,让犹太人在幸运饼和曹将军鸡之间,找到一丝安全感。

另一方面,犹太人对中餐的真爱,也体现了犹太人对不同文化的拥抱。华人是犹太人在美国遇到的最不像欧洲人的民族,而中华料理,也是犹太人最陌生的一种饮食。近代犹太人对传统的狭隘主义犹太教多少有刻意的防范,而拥抱十分“不犹太”的中餐对于很多犹太人恰好成了现代、城市化的象征,让他们感觉自己是雅致的纽约城里人。在纽约出生和长大的那些犹太人,把他们的身份定位在全球化、大都市的理想上,而中餐馆的筷子、东方装修和汉语发音的菜名,恰好满足了这一点。

中餐的烹饪方式,也让犹太人更容易接受。和欧洲烹饪不同,中餐细致的刀工,和复杂的煎炒烹炸,让肉类食材根本看不出本来面目。并且,中餐基本从来不用乳制品。这些都让犹太人降低心理障碍。一开始,很多犹太人在家坚持严格的犹太饮食(类似于清真),在中餐馆则睁一眼闭一眼。再后来,很多当代犹太人干脆就不理犹太饮食的条条框框了。

这个偶然又必然,复杂又简单的历史渊源,在圣诞节这一天格外突出地表现出来。2003年的“纽约时报”访谈里,Shun Lee Palace 餐馆的Michael Tong说:

“欢迎来到圣诞的纽约--过节期间城里大多数餐馆都关了,而犹太人就面临个难题:家里没啥节日气氛,出去又没啥可正经饭可吃,只有中餐馆还开着”。

就这样,中华料理,远在地球的另一边,阴差阳错地成了美国犹太文化根深蒂固的有机成分。在中餐的苦辣酸甜里,美国犹太人找到了一个犹太传统的现代表达方式,一个民族身份定位。


你可能感兴趣的:(圣诞节 + 中华料理 = 犹太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