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农村"菜不摆三,筷子不成五,六不成席"这句俗语呢?

  说起谐音,我真的有一肚子的话要说。我本名叫刘元移,是我伯父给起的名。上小学一年级报名时,林老师看我年龄尚小还算可爱,移字本地话谐音儿,儿字的笔画又比移字简练,就把我改名刘元儿了。这个名字一直沿用三十几年,直到那年派出所更新户口簿和身份证,公安干警又把我改名刘元几。我本可以申请改为原名,但说真的,我还是比较喜欢这个新名字。困为我按名字笔画测过命,说我用原来刘元儿这个名字,生活工作中往往容易被别人曲解,明明意思是在东,别人误解为我企图在西。算得真准,我平时喜欢写一些文字,常常有人给我造文字狱。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我便经常成为那位被砍头的清代秀才了。新名字好,可有一次有一位友人提醒我,几字谐音挤字,有排挤和拥挤之意。我又没有什么显赫位置可排挤,只是在赚得小钱的路上还怕拥挤一些,所以望着这个新名字我犹狱豫豫起来了。


  我们中国人有谐音的习惯,比如桔子本来就是桔子,有时桔被谐音为吉,过年时供桌上都要摆几个桔子,寓意吉祥。怎么理解农村"菜不摆三,筷子不成五,六不成席"这句俗语呢?也应当从谐音的角度解读。三谐音散。本来待客摆三道菜已是家常便饭了,不成礼了,显得比较随便了,你再寓意提醒说,吃了这顿没了下顿,别再来蹭饭吃了,这那是我们中国人的待客之道呢筷谐音快,五谐音无。我们中国人待客,不仅要吃饭还要饮一些酒,酒后吐真言嘛,就是在推杯换盏中友情亲情于酝酿里加深加厚了,一顿饭下来起码要一小时,现在你倒好,饭还没开吃酒还没开饮,作为东道主的你即在嫌弃客人吃饭不快,别以为那是在寓意你慢点吃,本是三双筷子我主人提前撤掉一只表示结束这桩饭局的急切心,快点吃。这显然不是东道主的本意,所以说筷子不成五。六,本来是一个吉祥的数字,所谓六六大顺,可在这里六谐音溜,与菜摆三道一样,有六个人围上桌吃饭吃完饭大家溜之大吉,散伙之寓意。亲情要绵长,友情要地久天长,这同样有违主宾的意愿。


  农村"菜不摆三,筷子不成五,六不成席"这句俗语,如今许多农村青年都不知有此一说,更不会照此接人待物。但谐音现象在许多地方依然盛行,比如每年的五月二十号,520谐音我爱你,成了许多青年男女的数字情人节。这是商人的生意经,契合了年轻人要寻找情感表达的出口处,无可厚非。可曾经有位女士请我吃饭,亲自下厨为我做了三道菜,后来又意味深长地给我添加了一道菜。这一"三"一"四"被我理解为一生一世,我窃喜并分享一位好友,好友与我同喜为了明确此意,他就去旁敲侧击这位女士,结果发现这位女士早已有了心上人。胡乱的臆测,又耗去我宝贵的一年青春岁月。不要过于迷信,桔子本来就是桔子,不是吉祥的吉祥,有话直说不要绕来绕去猜来猜去,这才是我们应有的科学的生活工作态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怎么理解农村"菜不摆三,筷子不成五,六不成席"这句俗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