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作力愈发重要的时代,人人都有机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都渴望被他人支持与肯定,被点赞,被分享。
然而人人都有话想说,却往往说不清楚。我在写作课堂或沟通表达的工作坊中,发现不同领域的学员都有表达见解的困难。
观点力不过关,归纳原因有三“不”:①“不清楚自己的观点”,即使讲出了想法,却缺乏逻辑推论跟合理的证据;②“不敢表达”,害怕自己讲不好,被别人看轻,只好一直压抑;③“找不到自己的观点”,没有想法。
为什么会这样呢?传统的教育习惯灌输正确知识与答案,并不鼓励培养个人想法,更何况是不同于标准答案的见解。
现在却是需要勇于表达想法的时代。网络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媒体,都可以表达想法,扩大影响力,只要你拥有改变他人认知的“独特观点”。
沟通表达大师卡迈恩·加洛的著作《像TED一样演讲》前言的第一句话,就是“思想是21 世纪的货币”。他解释说有些人特别擅长表达自己的思想,以此提升他们在社会上的地位与影响力。
TED创办人克里斯·安德森也在《演讲的力量》中谈到,TED的目的就是让演讲人将思想灌输到听众头脑中,改变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演讲者要运用一个像绳索的主轴,把建立中心思想的所有元素都挂在这条绳子上。
这条绳子就是精准写作金字塔顶端的“观点力”。通过观点的穿针引线,由上往下逐一铺陈重点与情节,每一层都必须紧扣观点核心,不能有所偏移或离题,进而实现有效说服。
在网络时代,没有独特见解与观点,文章很容易就被海量的信息淹没。历史学者尤瓦尔·赫拉利在《今日简史》引言第一段就开宗明义提到:“在一个信息爆炸却多半无用的世界,清晰的见解就成了一种力量。”
清楚易懂的见解,正是精准写作要传达的观点力。
从观察到观点
何谓观点?律师、艺术史学家艾美·赫曼在《洞察》中表示,“观点”(perspective)一词来自拉丁文“perspicere”,原意是“看透”。这个词源自14世纪,原指运用望远镜内的凹凸玻璃来改变视觉效果;现在的定义是看待、评量某事物的角度,就像通过不同的镜片来看世界。
“观点”的中文意思,则是观察事物的位置,以及采取的态度,类似见解、看法。然而,不论是中文或英文的解释,观点都跟视觉、观察有关。
观察跟观点有什么关系?福尔摩斯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人。
《波希米亚丑闻》中有段精彩的对话。华生一直认为他的眼力不比福尔摩斯差,但疑惑为什么在福尔摩斯推理时,事情显得那么简单。福尔摩斯就问华生他们经常进出的贝克街221号地下室有几阶台阶。华生答不出来。福尔摩斯说有17阶。“你只是在看,并没有观察。”福尔摩斯一针见血地说道。
这段对话说明了“看”与“观察”的差异。“看”是不自觉地将影像收入眼底,“观察”则是有意识地察觉、仔细端详,找寻其中的意义。
华生跟福尔摩斯正是强烈的对比。就像结构力(一)提到《思考,快与慢》中的两种思考模式:直觉反应的快思与深思熟虑的慢想。华生就像被动反应的快思者,对外在世界习以为常;福尔摩斯则是主动探索的慢想者,通过远观近察,找寻蛛丝马迹。
观点的起点,就是观察。为什么观察这么重要?
四百多年前,艺术大师达·芬奇提出“saper vedere”(意即知道如何去观察或如何运用视觉能力)的说法,艾美·赫曼将这个说法延伸为“视觉智能”。她在《洞察》中指出,培养观察力十分重要,因为人们容易被认知偏见、一厢情愿、隧道视野效应(意即被隧道的空间窄化,忽略外在的宏观)这些滤镜所影响,因而选择性地搜集信息、找寻符合自己期待的信息,并排斥不符合条件的信息。
所有解决方案都能解决某些问题,却无法解决一切问题。最好是能从各式各样的角度观看世界。临床医师、数据学家汉斯·罗斯林的《事实》提出了人们容易产生的十个直觉偏误,提醒人们培养实事求是的求真习惯,扭转根深蒂固的偏见。
我们无法摆脱滤镜的影响,却可以向达·芬奇与福尔摩斯学习观察力。就像调整望远镜的伸缩镜头,运用不同角度挖掘幽微的关键点,变成自己的观点。
培养原创性,建立你的见解
从观察到观点的过程,还需要培养原创性,建立属于你自己的见解。关于原创性,心理学者亚当·格兰特有个简单的标准:“原创的特征在于拒绝预设状态,并且探索是否还有更好的选项。”
原创性也是运用观察力,超越现状,进而产生观点力。“起始点是好奇心,去思索预设状态最初何以存在。”亚当·格兰特在《离经叛道: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如何改变世界》中写道:“对某种熟悉的事物,用一种新鲜的眼光去看,能在老问题中看出新意。”
要培养原创的观点,基础在深思熟虑的观察,通过外在观察,转换成内在想法。
三种观点运镜力
在写作上,如何从观察力提升到观点力?先换个角度思考观点,就像是扛一台摄影机,镜头拍摄的画面就是你的观点。
有三种写作镜头可以运用:远镜头的整体视野;通过不断转换移动的中镜头,呈现不同角度的视角;最后是聚焦特写的视点。
■ 视野:脉络思考
远镜头就是脉络思考。这是一个宏观的鸟瞰,将镜头放到最大,观察目前状况是什么脉络原因造成的,了解人、事、时、地、物的来龙去脉。例如从空间视野来看,除了自己所处的位置,有什么其他部门、产业、外在因素的影响。从时间上来说,过去的影响是什么,未来会有什么可能性。在时间与空间结合的立体情境下,可以完整观察整体状况,不会有太多遗漏。
■ 视角:多角度思考
中镜头的视角,在于整体时空交织脉络下不同角色的角度。除了自己主观的角度,还需要从不同角色的角度出发,客观观察彼此的关系。比如你的读者是谁?他们的立场与需求是什么?希望带来什么改变?还是强化既有认知?
中镜头的视角又可细分成三种思考方式:从他人的视角出发的“换位思考”;与一般人相反的“逆向思考”;运用没人想过的角度,则是“创意思考”。观察的视角越多元,最后筛选聚焦的观点便会越独特丰富,越不容易受到本位思考的局限。
■ 视点:观点
从远镜头、中镜头的发散逐渐收敛,最后聚焦到特写镜头的视点,也就是观点。观点就是你综观全局分析不同角度之后找到的关键点,这会影响到作者采取的立场、态度及原创性。
三种观点力运用
离开职场前,我主编的三一九乡刊物刚出刊,我正在思考人生下一步的方向。命理学专家李咸阳邀请我参加由天气风险公司总经理彭启明召开的会议。他们想了解三一九乡与农历结合的可能性,想请我给点意见。
我在会议中提问,为什么三一九乡需要农历?彭启明回答,传统的农历起源于黄河流域,放在台湾并不适用。彭启明下乡采访农民,才知道老农民都用自己的田间记录,自己记下雨量、温度、湿度。“聪明的农夫早就有属于自己的农历了。”
我突然想起自己一年前走访台南,蹲在打赤脚的崑滨伯旁边,看他翻阅用日历纸背面写满的气象观察笔记,当时只觉得这位阿伯特别勤劳,现在回想,才知道是在诉诸他自己的经验和智慧。
了解整体脉络之后,我推论农历的问题在于气象说明不准确,聪明的农民都有自己的版本;农历的内容也与一般大众脱节,只是偶尔会拿来看黄道吉日、命理。但农历仍保存了文化价值与实用性,只要重新调整,找到市场定位,应该有机会。
关于农历气象不准确的问题,彭启明说,他的数据库拥有全台各地五十年的气象资料,只要通过校准,就能提供符合台湾北、中、南、东等地区的正确气象资料。
此时,我突然冒出一个新想法。农历要创造市场需求,对象不是农民,而是一般读者。我们三个人的优势是跨界整合,除了提供完整的气象资料,内容也要符合现代生活的需求,才有影响力。
我找到的新视角,是从农民种植角度,变成重视生活实用性的读者需求。除了加入每个节气全台各地的气象变化,还可放入当季盛产食材与产地、节气养生与文化庆典,旅行以及如何开运等信息。只要创造出隐藏的需求,就可能有市场价值。
接着需要聚焦到独特的观点。我提出的观点是农历再进化,重视乐活价值的“国民历”。这是一本具有科学精神、符合现代人需求、适合现代人阅读的国民历,通过精美的版面设计,改变了过去不易阅读、文字编排过密、内容太杂乱的问题。
我也规划好新书的结构:时间横轴就是二十四节气,空间纵轴则是我所负责的食材历与旅游文化历,彭启明负责的气象历,李咸阳负责的运势历。
我们三人合写的《乐活国民历》,由于有具体的资料根据,贴近当地生活需求,改写节气与农历的意义,出版之后,立即成为畅销书。
我也陆续出版以节气与旅行为主的《旅人的食材历》,以及重视地方风土饮食的《时光的甬道》,过程中还参与各地的观光辅导,设计十多个地方的小旅行,带动地方深度旅游的风潮。
一开始只是意外的邀约,却通过讨论了解脉络,聚焦建立新观点,写出了符合读者需求的内容,最终竟然改变了我的职业发展方向,打开一条崭新之路。
四种观点力坐标,定位你的文章
从视野、视角到视点,是一个观点聚焦的过程。接着还需要再聚焦,让观点有更清楚的定位。
你可以运用四种类型的观点力来找出观点。横轴右边是锁定个人的经验与专业,个人的故事与经历。横轴左边是他人,书写对象是你以外的人、事、物,范围从同事、亲人、社群、组织、企业到社会。纵轴上方是传达正面稳定的想法,纵轴下方则是谈改变、创新、与众不同的想法或是批判。
有了清楚的定位,就能确认要向读者传达的观点。第一类型,书写自身经验,谈的是正面稳定、恒常不变的价值。第二类型,书写自身经验,批判、质疑既有现状,提出更好的建议。这两个类型的观点正好相反,但都需要你深入剖析自己的经验、看法,来论证、支持你的观点。
第三类型,聚焦在社会、群体、组织的人、事、物现象,例如该如何建立好的顾客关系或是团队合作,甚至是亲情与爱情。第四类型则跟第三类型相反,谈的是具有理想性格的人如何改变现状、跳脱团体框架、逆向思考,勇于传达理念。
假设我要写女儿参加台球赛,经过努力获得好成绩的主题,若采取类型一的观点就是:通过努力就会成功,得到自信。运用类型二的观点,有两种角度:第一是努力不一定成功,可能要靠运气;第二是找对方法比努力更重要。采取类型三的观点就是:要想在比赛中取得成功需要持续练习,教练的栽培,家人的鼓励。若采用类型四的观点就是:台球也能培养恒心和毅力,比考试读书还重要。
这四种类型的焦点与立场都不同,写作就要选定其中一种观点类型,确认立场,再运用结构力、重点力与情节力来证明你的观点。
运用四种观点力定位
写作课中有位学员的采访作业是访问她的父亲。这位学员的父亲在新庄担任某间宫庙的庙公。她的采访写作主题是如何让年轻人了解传统宫庙文化,列出三个重点,分别是:①现在年轻人到庙里求签解惑的比例增加了;②八家将文化1其实有伦理性,不要贴上都是不良少年参加的刻板标签;③宫庙现在会举办当地艺术季活动,吸引人潮。我发现这三点都很重要,但彼此关联性不高,便请学员说明整体脉络,再去找视角与视点。
首先,求签解惑的人增加了,经常要排队,为了扩大服务信众,宫庙决定采抽号码牌来应变,且备有小隔间供人解签问事,保护信众的个人隐私。其次,每年农历七月鬼门关即将关闭前三天,宫庙也扩大法会规模,希望帮助亲人意外罹难的家属抚慰亡灵。另外,宫庙有效运用香油钱,举办一个月的当地艺术祭(以前只有三天),让更多当地人与外地人参与,认识新庄宫庙文化,以及神明夜巡暗访的意义。
通过扩大视野、了解脉络,我们找到了新视角与两个新视点。原本是诉求年轻人多了解宫庙文化,讨论后却发现,学员的父亲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类型二),即在传统宗教日益式微之际,他怎么领导宫庙,运用创新与服务能力提升宫庙的现代价值。另一个角度则是以这间宫庙为主角(类型四),谈如何扩大服务,创造现代的新价值。
不论是以庙公还是以宫庙为主角,视角都跟原本诉求的读者不同了,不再仅仅想让年轻人了解宫庙文化,而是把读者的范围扩大了,这样一来,从事传统产业、思考企业转型或客服的工作者,都能从这个主题学到创新转型、活化组织的能力。
只要持续练习,让自己的眼睛变成伸缩自如的镜头,你就是有见解、有自己观点的人。
1 八家将是台湾地区的传统民俗文化。所谓八家,指的就是甘、柳、谢、范四大将军与春、夏、秋、冬(何、张、徐、曹)四大帝君。——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