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之夜,相聚在姑苏平江路

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此说典出南宋范成大《吴郡志》:“谚曰,天上天堂,地下苏杭。”此“苏”即姑苏,就是今天的苏州,古谚将姑苏与人们冥思遐想、心驰神往中的虚无缥缈的天堂相媲美,誉为“人间天堂”,若非是古人之口特别是文人墨客之笔对其有过誉之嫌的话,苏州自古便应该是一处美丽、繁华、富庶、和乐宜居之地,除此之外,身处姑苏的某些古人还应该在某个季节的某个时分、某个街区的某个角落能隐约觅得一丝朦胧、浪漫、诗意、神秘、缥缈等想象中的天堂属性,通俗地说就是能觅得一丝超凡脱俗之世外桃源感。然而不幸的是,因古人之口与文人墨客之笔而导致的古之“应该”在我的几次盛夏苏州之旅中都打了折扣,除了兑现了它的繁华、富庶之外,其它的所谓“天堂属性”似乎对我避而不见,失望之余的我便对它颇有微词。

也许我的几次盛夏苏州失望之旅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冒昧莽撞地遇见了虽一身珠光宝气却蓬头垢面、满脸怒容的它。

前几日的一个仲秋的夜晚,我又遇见并重新结识了它,在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我幸运地目睹了它的花容月貌、悠然自得、风姿绰约。

从苏州大学正门旁的地铁一号线相门站出口出来,繁华的干将东路上已华灯初上,跟着人流穿过斑马线,沿着干将东路向西,没走多远就来到一处密林掩映下的十字路口,跟在夫人和女儿的身后右拐进去,顿时有一种穿越时空隧道,进入“静谧之境”的感觉,我猜测这便是女儿口中的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了。不经意间的一瞥,一座粉墙黛瓦的老屋的斑驳的外墙上贴着的“苏州平江路”街牌便印证了我的猜测。

继续往里走,我越来越觉得叫它“平江巷”似乎更贴近它的小巧玲珑、小家碧玉的气质,与一路走来的干将东路的车水马龙不同,也与名声在外,曾留下我足迹的喧闹繁华的观前街与山塘街不同,暮色与灯光“合伙”笼罩下的平江河畔的平江巷若一位天生丽质、端庄淑雅、温柔内敛的古典美女,她不羡荣华,不慕富贵,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骨子里透着高雅,灵魂里冒着香气,在她身上我忽然觅得一丝朦胧、浪漫、诗意、神秘、缥缈等想象中的天堂属性。

再往前走,巷内还有小巷,若树枝横生,伸向街灯渐稀的远方,更增添了它的几分朦胧神秘感。沿着“树干”前行,巷内绿荫如盖,似乎是抹不开身旁日夜相伴的街灯的情面,成全其爱美心与表现欲,它故意将皎洁的月光与熠熠星光挡在巷外,好让街灯光若星光般璀璨,若花儿般绽放,独享游人的感恩与赞美。路的左侧是静静流淌的平江河,河对岸的街灯远离如盖的绿荫,不知天高地厚地竟敢与星月争辉,竞相将河对岸的美景与美味照亮,诱惑着河这边的游人通过一座座古石桥走近它们,欣赏品尝它们。

光滑却四角破损的青石板铺就的路面上,游人三五成群,走走停停,寻寻觅觅,他们步履轻缓,神情悠闲,不时有浓妆艳抹的穿着汉服、唐装、旗袍的青春少女与我们插肩而过,她们所过处,脂粉香成河。路的右侧,高高低低的老屋古宅错落有致,屋外古朴的粉墙黛瓦、青砖小瓦、斑驳的雕檐朱门花窗与屋内的现代陈设物件和谐共存,集审美与实用于一身,满足游人吃、喝、娱、购、赏等需求的店家各显神通,或无偿或有偿地供给游人嗅觉、味觉、视觉、听觉盛宴。

一阵微风吹过,空气中一时桂香弥漫,母女俩加快了脚步,跟在身后的我也加快了幸福的脚步,路过几家店铺外墙上的多株不知名的攀援类花卉,虽花满柔枝,暗香盈袖,终经受不住岁月的蹉跎,已然绿肥红瘦,我们心猿意马地驻足了片刻,便迫不及待地、谄媚地投入那独占三秋、香压群芳的桂花的怀抱。

一小片开阔地上,一棵枝叶茂盛、着花繁密的桂花树正等着我们,在近乎满月的水银般的光华的映照下,那一小簇一小簇玲珑剔透的金黄色的“香米粒儿”迎着仲秋的晚风恣意开放,妩媚又朦胧,身上似乎还透着一股仙气,我顿悟它的“花中仙客”之美誉的由来,我走近它,踮起脚尖,用手拽着一树枝,将鼻子凑向这些透着仙气的小“金黄”,目无旁人地,似乎有一丝做作之嫌地连着做了几个深呼吸,芳香扑鼻,沁人肺腑,落下脚,仍有余香绕肩,暗香盈袖。这醉人的花香与“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两句古诗分别从生理和心理上强烈诱惑、怂恿我起“邪念”,动“歪心”,并付诸“恶行”,可就在我自私地再次踮起脚尖,欲伸手折一枝占为己有的一刹那,我的余光瞥见了“知父莫若女”的女儿的阻止的手势和透着不悦的眼神,一时“香”迷心窍的我羞耻之心顿生,耻感通过经络传递至耳根与面颊,双耳滚烫,满脸愧色,接着“兵分两路”传递至手与脚,命令它们“改过自新”。走出桂香包围圈的时候,我偷偷向女儿投出感激的目光,感激她及时唤醒了我的羞耻之心,帮助我战胜了“邪念”与“歪心”,阻止了“恶行”,守住了道德底线,不至于堕落至狭隘自私的泥潭。

一路经过多家美食店铺,从店内美食所散发出的诱人香味代表忙碌得无暇亲自出门迎客的店家,诚迎每一位犹犹豫豫、似犯“选择困难症”的“犹豫人”,我敢肯定,若无女儿这位平江路资深食客的陪同与推荐,在如此多的诱人的美食面前,我和夫人也会成为“犹豫人”。

终于到了女儿口中的“最爱”——“桃花源记”,店面虽“貌不惊人”,甚至有点儿寒碜,不过店内已座无虚席,店门口一群俊男靓女围着一位年轻伙计,讨要“等桌号”,女儿也伸手要了号。因我们的号比较靠后,夫人提议由我在此等候并参照外墙上镶的木质菜单点菜,母女二人继续往前逛一逛。闻着从店内飘出的美食香味,浏览着新颖别致的菜单,我突犯“选择困难症”,成了“犹豫人”,望着母女二人已经远去的背影,孤立无援的我索性选择了逃避,逃向了幽静的河边。

河边,晚风吹拂,柳枝摇曳,月光流泻下静流无波的河面若一条以墨绿为底色的随风轻飘的绸缎,缎上无规则却又恰到好处地点缀着柳枝、古桥以及对岸红灯笼、沿河楼阁、花木扶疏的倒影;忽飘来一阵素雅清香,探头细觅,原来近岸处一角落里藏有两株水仙,本欲若隐士般悠然自得,孤芳自赏,却被自身掩饰不住的素雅清香“出卖”给了我;不远处,偶有几叶精致的小舟与画舫先后从阅尽沧桑的古石桥下探出头来,然后若时装模特一样走过“T台”,留下惊鸿艳影,恰巧此时不知从附近的哪扇窗户里飘出一段昆曲作为韵味浓厚的背景音乐。

古桥边与古桥上游客众多,却难能可贵地安静,没有其它类似景点所必有的嬉闹与大声说笑,偶有旅伴之间的攀谈交流也若绅士淑女般地柔声轻语,陶醉于美景中的几位摄影爱好者们频频举起手中的“长枪短炮”,将眼前这美丽、妩媚、朦胧、若一幅西洋印象派画作的平江河夜景定格为永恒,其他人包括我自己的手机似乎也被这美丽夜景暂时屏蔽了通讯信号,只剩下了单一的拍摄功能。

将美丽夜景浓缩进智能手机的相簿中,心怀对现代科技的感激之情的我,心满意足地回归“桃花源记”,算是回来得巧,在我前面仅剩下两个号头,这时店门口多了一只貌似中华田园犬的小狗,不过并不能肯定,也许是隔代混血儿,它安静地卧在店门外侧,若有所思地望着过往的路人和对面的平江河,与我一同在门口等号的一对穿着时尚的小情侣许是被这小狗的“深沉劲” 逗乐了,二人索性蹲下身子跟它亲切地“攀谈”起来,我本想听听其攀谈的内容,不料传进我耳朵的尽是吴侬软语,小狗礼貌地收回视线,抬头望向二人,却并不“搭话”,很明显,见多识广的它遇事特从容淡定。

店铺伙计叫我们等桌号的时候,母女俩适时出现在了我眼前,手中提着两杯奶茶。三人跟在伙计的身后进店,挤进刚刚空下的座位坐下,我主动坦白了自己由“选择困难症”而引起的“逃避”,母女俩相视而笑,我也略显尴尬地轻声傻笑起来。

女儿扫码点了肉松酱骨头、面拖大排骨、老平江酱鸡腿,苏式素浇面,不一会儿,一道道美食陆续上桌,三人边吃边聊,其实于我而言,此时聊什么吃什么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与谁聊,与谁吃。仲秋的夜晚,一家三口相聚在这姑苏城一隅,在这给人以隐隐约约隔世感的平江路边的“桃花源记”,一边优雅地品尝美食,一边悠闲地聊些家常话,有一种被温馨、幸福紧紧包裹着的感觉。

出了“桃花源记”,夜色更朦胧,忽从一栋古朴的二层小楼侧面的拱形窗户里飘出一曲幽婉的琴音筝语,驻足细听是古琴十大名曲《潇湘水云》的曲尾部分,低沉幽婉的曲调中透出抚弦者一丝淡淡的伤感落寞情绪。

琴音渐渐稀落,只听到秋风卷起脚边落叶的声音,更显得小巷的静美与诗意。秋风是从河面吹过来的,虽说是秋风却无一丝凉意,这江南的秋常常姗姗来迟,尤其是今年,在“季节殿堂”的门槛处与恋恋不舍的夏打情骂俏、喋喋不休。也好,因为这一次的姑苏之行让我发现,夏、秋联合装扮的姑苏,尤其是这平江路才是最有朦胧、浪漫、诗意、神秘、缥缈等想象中的天堂属性,即超凡脱俗之世外桃源感。

出了平江路路口,扭头回望,绿荫若一条巨大的成仙的青虫静卧在已入睡的平江河畔,绿荫下的街灯将它的表皮点缀得色彩斑斓,说实话,我有一点点留念,便默默地对它说:谢谢你,给我留下美妙的感觉;等着我,我会很快回来看你的。

2020年9月末于姑苏城

你可能感兴趣的:(仲秋之夜,相聚在姑苏平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