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偶像见面会(2019历史学术年会感悟)

      大概是在6.7年前,一群初出茅庐的小朋友们拎着电脑,跟着导师杀到上海,下飞机时,大家商定女生全部穿长裙,于是一群人在外滩“和煦”的风的吹抚下吹的瑟瑟发抖。那一年,第一届全国高师院校历史师范生技能大赛,赵亚夫、李稚勇、姬秉新这些在教科书和论文上见到的人物第一次见到本人,欣喜不已。当然,当我们看到我们的带队恩师陈教授、丹爷、潘潘、张老师被一大群小迷弟小迷妹围着拍照时,我们也是自豪不已。转眼上班这些年,发现想要再见见这些学术大咖也是太难,除了每年回回母校见恩师,便是偶尔七拼八凑的听到点信息蹭噌微讲座。有幸的是今年的学术论坛得以参加,便也想来说说体会。

一、学术与一线

第一天下午听的青年教师论坛。各大主编、各位名师来介绍自己的杂志、分享自己的感悟。

在一线呆久了,似乎我们总愿意去告知是什么:史实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影响是什么?我们也会用到核心素养的理念,也会着重培养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等,但理念在推进过程中又是否正确?以史料实证为例,作为历史教师,尤其是在如今核心素养广泛提倡的课堂,历史教师都会用到史料,但是否又走入史料堆砌的误区?是否思考过课堂上用到的史料是否合适?符合当下的学情吗?来源是否确切?内容是否真实?摘录是否全面?是否能推断出我们想要的论断?以鄙人的体验而言,只要在一篇论文或是著作中找到一段合适的史料,便直接使用,从未考虑过其真实性,特别是一些西方译著,更从未考察过不同译本的差别,不同译者的时代、党派立场, 也许这在解读中便有所偏颇。于是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常说教学相长,也许备课的广度、深度便是其中之一。这是这一下午会议的体会之一:一线不能割裂历史学术研究,关注历史学发展,先做一个历史人再做一个历史教师。

但做一个历史人也不一定能做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或是我狭隘的说中学历史教师。从打破一言堂到体验式教学、翻转课堂、慕课到现在提到的智慧课堂,教师们总是在探索着更高效的教学模式。但历史学科又有着他的特殊性。记得恩师丹爷说过,历史要“悟”。当时我不懂,现在在尝试理解并带给我的学生们,我总是在思考,这些“老”知识又怎样给这些“新”人类以共情?北上广的先进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又怎样嫁接到不同层次的地区?

二、初中与高中

记得去年在渝北大教室的那次备课会,刘主任说的一个话题让我至今依旧在思考。大概意思是在探讨初中历史课到底应该讲什么?史实还是能力?

年会的第二天上午,听了南京外国语和西大附中的老师的两节课。两节课的教材容量都极大,一个是汉武帝大一统的方方面面,一个是辽宋夏金元经济的发展。在大容量的史实里,两位老师给我们展示了“四两拨千斤”的教学模式,冗长的历史里,真不需要面面俱到。40分钟的课堂内,我们真不可能要求学生全部内化。张弛有度,一点启发一点思考便也不负光阴。

但关于这两节课我想谈谈其他内容,便是上面提到的那次备课会我的疑惑。初中历史到底应该讲什么?停留于知识,似乎对于当下的学生又太过“低能”,而且你会很现实的问题:考试已不停留于此,开始关注于概括、归纳、比较等高阶能力。但若你去听高中课,你会经常听到这句话“你们初中讲过”,而面对这种高中教师的默认,我看到的是孩子的一脸懵。而且在听过几次彭老师的初中评课,彭老师都提到“这个字怎么写”这种细节。那初中历史课的维度究竟在哪里?知识的维度,以课标为标,究竟课内知识落实到何种程度已不致于“照本宣科”?课外知识延展到何种程度以不至于与高中重合?能力的维度,究竟要拔高到何种程度不至于“拔苗助长”?当然,情感的维度,我个人觉得应该始终如一,没有差别。这便是这次会留下的又一问题。

这里附上沙区教研员张纲老师的评课:1.材料多,问题少,得不偿失;材料少,问题多,曲径通幽。2.在通史体例下的教学,联系体现为跨时空的同质或异质对比,此即微主题教学。3.立意是向上的,知识是向下的,中间地带杀声震天,不见匹马单枪。

最后,在写这篇感悟时,正好找到了当年第一个高师赛李稚勇教授在《历史教学》上发表的一篇述评。他提到,历史课的本质内涵是“求真”,在历史课上尽可能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就是一堂历史课的真谛所在。排除各种干扰,坚持科学的探究与批判精神。

最后的最后,这一次年会,见到叶小兵教授等各位大咖,各大主编,提问环节还有园地的负责人的彩蛋,也确实是偶像见面会啦希望这样的会可以经常在重庆开(会费不要这么高更好啦!)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型偶像见面会(2019历史学术年会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