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读书笔记
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 培根
基本信息
作者:丹尼尔·戈尔曼
评分:⭐️⭐️⭐️⭐️⭐️
收获 & 思考
阅读目标:情商这个词,现在已经是我们的日常用语,我们一般用情商这个词表示一个人会说话,给人台阶下,照顾别人的情绪。书的名字好像特别鸡汤,实际上这本书算是一本学术科普,里边列举了最近几十年人类脑神经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它主要告诉我们,科学界对人类的情绪认识到什么水平。比如:情绪是怎么工作的?为什么情绪经常奴役我们?我们应该怎么处理情绪和理性的关系?怎么利用情绪收获幸福感? 这不是一本鸡汤,个人感悟类的书,是有科研做支撑的。
情绪的生物学基础
每个人都有一种烦恼,就是会嫌弃自己的情绪控制能力不行,动不动就发怒,或者动不动就悲观,我们都知道这个不太好,希望自己做一个平和的或者开心的人,因为这样不容易伤到别人,毕竟在主流价值观中,易怒或者过于负能量是不好的事情,可是情绪总是太难控制。
我们大部分人都控制了不情绪,理解成是心胸不够大,修为不够,或者是遗传的脾气就不好......应该说和这些东西确实也是有关系的,不过按我们的观察,似乎大部分人都很情绪化,那这可能就不能简单的用心胸、格局之类的来解释了,很可能它是生理性的,因为生理性的特征才可能全人类都普遍存在的。
科学界最开始研究人的大脑的时候,科学家们认为,人通过视觉、听觉、感觉收集到外界的信息,然后汇集到大脑里做分析,大脑分析之后会做出判断。比如,哪些信号表明有危险、或者有好吃的,或者异性对我表达好感,之后大脑会发出指令,命令我们做出一些行动或者反应,比如有危险就得快跑,有食物就得赶紧抢。那这其中情绪起什么作用呢?进化生物学家认为,情绪可以帮助我们去执行一些固定的反应或者行动。比如,有好吃的食物,眼睛或者鼻子先收集信号给大脑,大脑判断出来这是好吃的,就产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然后我们会欢天喜地的去吃掉食物。以后每次遇到愉悦或者危险,我们都知道做哪些固定的反应、这加快了反应的速率。所以,以前的科学家认为,人的大脑运转是个极其理性的过程,跟计算机一样,情绪是受到大脑的理性分析支配的。不过这个传统的看法,最近二三十年被彻底颠覆了。
纽约大学神经科学家约瑟夫·勒杜克斯做过一个著名的试验。在试验里,他破坏了老鼠大脑新皮层负责听觉的那块区域,这样老鼠听不到任何声音了,但是勒杜克斯给老鼠放一些它恐惧的声音,它还是会产生害怕的反应。这就证明大脑没有收到声音信号,更没有进行高级的分析的情况下,老鼠还是会有情绪反应,然后情绪反应带动行为。这样理性支配情绪的假设就被证伪了。其实,我们生活中也经常有这种经验,我们情绪冲动下做了一个决定,事后回过头来想都觉得非常后悔,很显然,这种情绪化的时刻是没有理性参与的。为什么理性无法完全支配情绪呢?
大脑是自下而上生长发育出来的,这个过程中理性是从无到有、逐渐掌控大脑的功能的。大脑最原始的部分是脑干,脑干在具备神经系统的生物里普遍存在,脑干主要管呼吸、新陈代谢之类的生命的基本功能,它没有思考或者学习功能,只是让生物提高生存概率,这种简单的大脑统治了爬行动物时代,人脑是从这种结构最简单的脑干一步步进化变复杂的。围绕着脑干很快动物就发育出了一套复杂的大脑系统。先是产生了嗅觉,脑干附近的嗅叶上充满了可以分析气味的细胞,每一种活的个体,无论是好吃的还是有毒的,无论是伴侣还是敌人,都携带着一种独特的分子标签,可以在风中传播,通过嗅觉就可以识别出来,然后大脑会通过神经向身体发信号,让动物采取行动,这套机制能提高生存概率。
最早的哺乳动物出现之后,一些关键的神经元层形成,把脑干包围了起来,这个神经元层被称为边缘层,或者叫边缘系统。边缘系统给大脑带来了情绪,遇到好吃的东西会高兴,遇到难看的东西觉得恶心,遇到蛇会害怕,遇到异性产生愉悦,这些都是受到了边缘系统的控制,那些对生存有利的行为,会被我们用情绪固定下来。后来边缘系统进化出为两个强有力的工具:学习和记忆。这是革命性的进化,因为这让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大大提高了,以前适应环境只能靠自动反应,现在如果某种食物吃了会生病,下次就不会再吃。
大约在1亿年前,哺乳动物的大脑发生了一次突变,出现了几层新的大脑细胞,这就是大脑的新皮层,也有叫新脑的。人类的高级智慧主要靠的就是新皮层。“智人”的新皮层比其他任何哺乳物种都要大得多,这是人类独有的。新皮层让人类产生复杂思想,能理解复杂的符号、观点、图像,进行抽象的逻辑思考,做超越眼前的长远规划,这是人类文明的生物基础。
大脑新皮层还为情绪增添了色彩,比如爱情。面对异性的时候,边缘系统主要让我们生产愉悦的情绪,而新皮层出现以后,这种情绪进一步升级,变成一种责任感,比如说哺乳动物身上大都有母爱。母亲愿意抚养孩子,这是一种强烈的高级情绪。情绪变得高级,让人类社会建立很多伦理规则,扩大规模成了可能性。但是虽然新皮层是大脑的高级中枢,它掌控了所有的高级活动,让边缘系统变得名副其实的边缘,但新皮层却不能控制我们全部情绪。我们经常会情绪失控,那一刹那情绪是压过理性的,从生物学层面来说,这是怎么发生的呢?
脑干顶部有个部位叫杏仁核,左右脑各有一个,我们那些强烈的负面情绪,比如恐惧、愤怒都来自于杏仁核。从眼睛或耳朵输入的感觉信号首先到达丘脑,最终会到达杏仁核,但这个过程中会分叉成两条路,一条大路、一条小路。
大路是信号传递到丘脑,丘脑通过一束神经元,把完整的信息传递给新皮层,新皮层经过复杂的计算解析之后,再把信号传递到杏仁核,产生一些情绪反应,然后人就会做出行为的反应,这是传统上科学界理解的人的大脑的工作机制。但问题是这里还有一条小路,小路就是通过一小束神经元,把信息直接传递给杏仁核。当然因为这是条小路只有一小束神经元连接着杏仁核,带宽有限,能传递的信息就很少,杏仁核接收到的是不完整的信息,但是因为省去了新皮层计算分析的过程,所以杏仁核产生情绪的速度特别快。但是也因为信息的不完整性,我们情绪化的做了某个行为之后,事情过了就开始后悔,觉得太冲动,考虑不周全,这是必然会发生的。所以当你在微博上看某条新闻的时候,你还没完整理解这条新闻的意思,情绪就先出来了。就是因为这条新闻的部分信息,先通过小路送到杏仁核了,这是一种对断章取义的信息做出的反应。这也是为什么前面我们讲的勒杜克斯的实验里,老鼠失去了听觉,仍然会感到害怕,因为不需要高级的新皮层参与,我们一样可以产生情绪,有些情绪反应和情绪记忆,完全可以在没有任何意识和认知参与的情况下形成。
除了杏仁核之外,在大脑的边缘系统还有一个关键结构叫海马体,海马体主要是管记忆的,并不参与情绪反应。但是人的记忆系统其实是海马体和杏仁核配合工作的,海马体记忆的是事实,而事实带来的情绪反应,则是杏仁核负责记录。
比如说同样是看见一只熊,不同的情绪之下,你对这个画面的记忆深度是不一样的。比如你在动物园看见一只熊的记忆,和你打开家门看到一只熊,哪个记忆更深刻?当然是在家看到熊记忆更深了,熊都是熊,对海马体来说没有什么区别,看到了你就能记起来,这是一只熊,但在家看到熊的时候,你感到危险,这是一种激烈的情绪记忆,以后你再看到熊的时候,都会伴随着这种恐惧的情绪。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知道,大脑的边缘系统进化的更早,虽然更高级的新皮层后来居上,主导了大部分的大脑思维活动,但是边缘系统还是保留了基本的预警功能,在遇到一些紧急情况的时候,它还是会绕过高级认知,直接作出更快更原始的反应。这种预警功能在我们祖先的生存年代是必须的,如果遇到狮子老虎我们还在理性计算,可能早死了。但问题在于,现代社会环境和当年大脑边缘系统形成的年代完全不一样了,现代社会更复杂,对人的反应的要求更精确。如果总是绕过高级的新皮层,去做原始反应,可能会造成很多问题,往小了说,就是情绪失控,人很情绪化,别人没法跟你正常合作;往大了说,可能给自己或者别人带来生命危险,而这一切告诉我们,情绪智力也就是情商的重要性。
怎么获得高情商
决定人生幸福感或者事业成功的,到底是什么?之前所有人一直觉得是智商,包括今天还有很多人觉得是这样,或者至少认为智商占一多半作用。心理学家做过很多追踪研究:找一些智商特别高的名校生,长期跟踪,看看二三年的人生轨迹,是不是能获得普遍的高成就。大部分的研究结论是差不多的,就是高智商的人并没有体现出明显高于普通人的优势,大多数聪明人就是和普通人一样,过完简单、平淡的一生。当然也有对智商特别低的人做研究,发现智商特别低的人有所成就的概率确实比普通人低一些。但不管怎么说,这一系列的心理研究基本结论是一致的。那就是智商高低和人的成功,幸福是没有决定关系的。如果智商特别低,可能会影响你的成功,但是智商特别高,也不能够确保你比别人有什么明显的优势,智商是个被高估太多的因素。
实际上按我们的观察来看,这个结论也很好理解。因为除了像数学家、物理学家之类的这种纯智力工作,大部分行业,大部分工作其实对智商没有太高的要求。甚至有些心理学家把智商的作用量化了,他们说决定一个成功的因素里,智商顶多占20%,其他因素占80%。现实生活中一个人情商很低,他做出一番很大成就的概率就很小,有很多研究都支持这个结论。这个也不是太难理解,因为情商决定了一个人和别人协作的能力,现代社会你想做成一件事,靠单打独斗是很难的,所以如果你没有同理心,不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就很难成功了,除非你有特别好的运气,或者你干的是哲学家之类的这种不需要和别人协作的工作,这个空间是很小的。所以说,在现代社会,情商可能是比智商的作用更大。《情商》这本书把情商的概念限定为情绪智力。
1990年美国学者萨洛维和约翰·梅耶首次提出情绪智力的概念。按照他们的定义,情绪智力包含五个方面:了解自身的情绪、管理自身的情绪、自我激励、认识他人的情绪、处理人际关系。
了解自身的情绪
心理学有个专业术语叫“元认知”,它指的是我们对思考过程的觉知,我们能跳出自己的思考,站在第三方的角度看待自己的思考过程,而不是只是沿着思路一路想下去,陷入其中无法自拔。和“元认知”类似,心理学家后来又提出了“元情绪”的概念,它的意思是对自己的情绪发酵的过程,跳到第三方的角度去看待,而不是陷入情绪的波动里无法自拔。这实际上就是一个自我意识觉醒的过程,或者是我们说的自省。认识自己情绪有什么作用呢?美国天普大学心理学家苏珊娜·米勒做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这个实验模拟了一个环境,就是让你想象有那么一刻,你正坐在飞机上长途旅行,一路飞得很平稳,但突然飞机遇上气流不断颠簸,颠簸的剧烈程度是你从来没有经历过的,飞机工作人员也在不停地播报一些安全提醒。那么,现在你会怎么反应?有两种基本的反应,一种是你继续看杂志、看电影、完全不理会气流的影响;还有一种是你全神贯注的观察事情的进展,比如观察乘务员是否出现惊慌的神情,或者紧张地听着飞机引擎的声音,看是否出现异常。
研究人员发现,选择这两种不同反应的人,情绪差别很大,采取置身之外的态度、完全不理会这件事的人,没有太大的情绪波动;而密切关注这件事的人,出现了强烈的情绪波动,恐惧、紧张、血压上升,体内激素分泌迅速飙升。这就是说,当你能从一件事情跳脱出来的时候,你是不会产生情绪大幅波动的,你的个人体验会好一些。
心理学家发现,情绪有两个层次:有意识的情绪和无意识的情绪。
有意识的情绪
有意识的情绪,我们很好理解,就是看到某个东西,产生某种认知,然后有情绪了。
无意识的情绪
没有意识参与,情绪仍然可以产生。生理学的解释是信号绕过新皮层,直接到达杏仁核的情况。
心理学家发现,无意识的情绪是可以被有意识的情绪吸收的,当我们开始内省的时候,当我们开始跳到第三方的角度观察自己的时候,我们意识到,我的情绪现在有点慌了。我为什么会慌呢?需要这么慌吗?这时候意识就参与到了这段情绪之中,新皮层开始工作了,它会相对客观的分析我们面临的处境,然后情绪自由发酵的根基就没了,所以我们比较容易平复情绪。
我们再看飞机上的模拟场景,飞机出现晃动的时候,我们每个人一定会本能的产生恐惧的心理,这一瞬间的情绪反应都是无意识的,但很快意识参与了进来,选择置身事外的人想的可能是,我怎么慌了,飞机有气流不是很正常嘛,要真出事,恐慌也不解决问题,所以他的大脑新皮层选择不关注颠簸这事,而选择置身其中的人,则是被无意识的情绪牵着走,一开始的本能反应是害怕,它就本能盯着各种让它害怕的信号,任由情绪发酵。
当我们有情绪的时候,如果能用上帝视角观察自己,即便你什么判断都不做,只是提示自己现在情绪失控了,也对情绪缓解有很大帮助。
《非暴力沟通》的四步法,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其中感受这一步至关重要,你要不断的去猜对方的感受,你现在是对某事情很生气对吗?很失望对吗?对方如果说,对,我就是生气,我就是失望,这个时候其实他的气就已经消了一部分了,因为你提示他的时候,他也意识到,我在情绪之中。实际上我们大部分人发脾气的时候,是意识不到自己发脾气的,只有事情过了我们才想起来,刚才发了这么大脾气,甚至会后悔,这就是没有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变化,没有让自己的新皮层参与进来。
从总体上来说,要认识自己的情绪,我们还必须有一个全局观,我们要认识到,所有人的情绪其实都处在两个极端之间,一个极端是没有任何情绪,一个极端是过度的敏感,每个人都在这两个极端的某个位置。
不让新皮层参与就会让情绪失控,认识自己情绪的过程,就是有意识的控制情绪的开始。
如何管理自己的负面情绪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极端的情绪相对是比较罕见的,大部分人的情绪状态都处于中间地带,不过管理情绪类似于全天候的工作。人脑的构造决定了我们无法预知什么时候会情绪失控,因为存在无意识情绪,杏仁核随时会脱离新皮层自己工作。
好在只有极端的负面情绪需要配合药物治疗,正常范围内的负面情绪可以自我管理。生活中我们听过的摆脱不良情绪的方法很多,什么大吃一顿,找朋友倾诉一下,大哭一场之类的,这些方法到底靠亚拉巴马大学的心理学道尔夫·兹尔曼做过一系列的实验,对不良情绪的各种方法进行了研究。
以愤怒为例,兹尔曼通过实验得出结论,负面情绪是很容易叠加的。他让一个实验助手对受试者冷嘲热讽,激怒这些受试者,然后让受试者看一部喜剧或悲剧电影。然后给受试者提供了报复实验助手的机会,告诉他们,你们可以给实验助手打分,尤其是那些看悲剧电影的人,打分打的特别低。
这个实验说明,当一个人非常烦躁的时候,再被某种东西触发情绪,情绪强度会放大很多倍,最后怒火冲天,他们满脑子都在想着报复和复仇,对后果视而不见,这时候边缘系统是占上风的,人类残忍行为很容易激发出来。
很多人白天职场上压力很大、处处受挫,回到家里后很容易和自己爱人吵架,甚至家暴。我们好多人对这种事情的理解是,这种人最没用,外边受气,回家拿老婆孩子撒气,其实这不是个价值观的选择,是人的生理问题,是愤怒情绪叠加放大了。在职场已经很愤怒了,回家可能媳妇不经意间说一句,隔壁谁谁的老公挣得多,他可能就炸毛了。兹尔曼研究发现,这种愤怒有三种途径可以平息:
用缓和性信息可以平复愤怒
兹尔曼的另一个实验证实了这个办法有用,让一位男实验助手故意侮辱、激怒一个受试者,后来受试者得到报复实验助手的机会。但是在他们报复之前,一个女实验助手跑进来,她对那位挑衅的实验助手说外面有人找,男助手离开的时候也对女助手讽刺了一番,但女助手微笑着面对,在男助手走后,女助手向被试者解释,他压力很大,他也不容易,马上就毕业答辩了,学习又不好,紧张得过分了,不计较。在这之后,大部分受试者也被感染了,他们也选择了不报复,还同情上那个男助手了。这就是用缓和性的信息去平复愤怒。缓和性信息和愤怒的理由是正好相反的,愤怒的理由是这人坏透了,缓和性信息是反对这个理由,说他其实是太可怜、太无助了,把愤怒的理由打消了,自然愤怒的根基就没了。而且研究人员发现,时机很重要,越早进行控制就越有效,如果缓和性信息在愤怒表达之前就出现,那就可以完全终止愤怒,要是被试者们已经决定我们要报复那个人,或者已经口吐莲花、骂上了,你再去劝就没用了,火已经烧起来了。
换一种不可能发怒的环境
你小时候离家出走过吗?要是离家出走你可能会有这样一个体会,一开始气呼呼的,发誓再也不回来了,但是走着走着,心里的不满逐渐减轻了,到最后一般会后悔离家出走。这个道理就是因为你生气的时候是在家里,面对家人,这里的一切都能提示你有什么不满,但你一旦离开了家,换了一种环境,新环境里没有那么多关于生气的提示信息了,甚至还有很多让你愉悦的信息,比如离家出走到野外,看到天很蓝、空气很好、鸟语花香、人自然的就会高兴,肾上腺水平都降了下来,这就进入了冷静期。
转移注意力
这个咱们最熟悉,做点别的事,别让自己老是想那些让自己生气的事,人就不容易激动。所以,你去做运行、散步、深呼吸,都能分散注意力。甚至研究者发现,开车都能消除负面情绪,因为开车需要全神贯注,没空想乱七八糟的,当然这还是有点危险的。看电影、读书也需要全神贯注,也是对抑制负面情绪起作用的,不过要注意类型,一定要积极一点。如果你本来就失恋了,再去看一些悲伤的故事,那就更容易无法自拔、顾影自怜,觉得全天下就你最可怜。另外玩游戏、睡觉也能分散注意力,缓解负面情绪。上面说的是排解情绪有用的方法。当然学者研究也发现有些方法对缓解负面情绪效果不太好,比如好多女人说,把痛苦溺死在食物里,难受的时候就暴饮暴食,或者去逛街、买买买,但是这些事被心理学实验证明是不起作用的,因为吃东西和逛街太随性了,又不需要全神贯注,你很容易一边吃、一边逛的过程中,一边在想自己的前男友之类的让你生气的事。另外和分散注意力的做法相反,如果你对让你生气的事一直耿耿于怀、难以忘却,那你就一直在生气,而且越来越气。所以,有人说情绪不好的时候,要找好朋友吐槽吐槽、宣泄一下,把心里不爽的话说出来,心情就好多了,这是完全错误的,你越吐槽、越宣泄,等于一遍又一遍的去复习那些让你愤怒的信息,只会让你越来越愤怒。
一个员工对公司的领导不满,就和其他同事在背后吐槽,这其实是很差的做法,有问题就应该跟公司和领导正面沟通,背后吐槽既不解决问题,也会让你自己对公司越来越不满,只是加快了你离职的速度而已,而且你跟其他员工吐槽,还破坏了团队的氛围,你干了一件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所以背后吐槽的员工,总是特别招团队领导的恨,职场新人千万别这么干。如果你一定要和别人表达你的情绪,记住,建设性的谈这件事比发牢骚效果好得多。也就是说,最好别找你的闺蜜、铁哥们,这些人太熟了,你很容易毫无顾忌的吐槽,还不如找一个不那么熟悉的人,比如你的领导或者家长,你不能当着他们说一些太难听的话,你得有建设性的、条理清晰的表达这件事,这个过程你就会打消一些愤怒,因为意识参与进来了,大脑新皮层参与进来了。另外,还有一种负面情绪值得说一说,因为也是普遍存在的,叫做慢性忧虑或者叫慢性焦虑,这在我们现代人身上是普遍存在的,我们总是对家庭、工作、人生中的很多事特别担心,以至于经常思考这些事,弄得我们郁郁寡欢,高兴不起来,但又没有到抑郁的地步,抑郁症需要医学介入才能治好,但忧虑或者焦虑多半是心理问题,我们是有希望自己控制的。忧虑的人一般会沉迷于各种负面的想象,总是把事情想的太坏了,而且忧虑也是一个漩涡,是从最早的一人悲观想法开始的,一直想,停不下来、无法自拔,最终让人整天郁郁寡欢,干什么都提不起兴致来,人生容易随波逐流,得过且过,这对实现人生目标绝对不是好事。
解决慢性忧虑的办法:
一是自我意识,把忧虑情绪的苗头扼杀在摇篮里。
这个不是说说就行了,得每天练习,一有负面想法的苗头就赶紧打断,告诉自己不能这样想,有人说这怎么控制?不要紧,只要练习的时间长了,自己就控制的轻松自在。刻意练习。
二是对忧虑想法采取批判的立场,质疑它发生的可能性。
多问问自己,就只有这一种可能吗?其他可能呢?我就只能在这自怨自艾吗?有没有建设性的办法改变结果?质疑也是需要每天练习的。
三是求助医学。
人们逃避悲观、忧伤、焦虑的方法,有些是有用的,有些也没用。战胜忧虑最流行的方法是社会交往。比如外出就餐、打球或看电影等,总之是和朋友或家人一起从事某项活动,社交可以帮个体摆脱悲伤、忧虑的心理。而有些人情绪不好的时候喜欢说,你们别理我,让我自己呆会就好了。大部分时候独处会放大负面情绪,让一个人更伤心、更悲观。也有人认为难过了就哭出来,哭出来就好了。也有学者支持这个看法,因为他们认为眼泪可以降低产生忧伤的大脑化学物质水平。不过,从实际效果看,更多时候,哭泣会让人们越来越陷入沉思,只会延长悲观和伤心的感觉。
实际上,相比哭出来,制造一些小小的胜利或者获得简单的成功,更容易把悲观的人带出阴影。比如你可以把堆积已久的家务活做完,或者好好穿衣、打扮一下,让自我的形象有一个明显的提升,这些小的胜利或者成功,给人带来的正面情绪会冲淡负面感觉。甚至你悲观抑郁的时候,可以主动去帮助别人。因为悲观、抑郁的情绪里,通常都有顾影自怜的味道,我觉得一切都是槽糕的,那就该是槽糕的,不存在其他的可能性,其实这都把别人的看法太当回事了。如果你这个过程中能去帮助那些陷入痛苦的人,看看流浪汉、无家可归的人是什么生活状态,你看看人家的痛苦级别,这会改变你自己的想法,让你有一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感觉,觉得自己没那么糟了。
当然你可能觉得这不是自欺欺人吗?但是幸福是个比较级,幸福感就是种主观的感觉,它又不是什么客观的存在的东西。你比周围人都强,你就会觉得幸福,周围人都比你强,你就会焦虑 、会悲观、觉得一片黯淡,这不是小市民的市侩哲学,这是告诉我们要正视人性。
怎么识别他人的情绪
自我激励
不管是哪个领域的牛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能保持专注的在这个领域训练好多年,不管是顶级销售、顶级技术、顶级演员还是顶级运动员都是一样的。而怎么让自己保持很多年还能坚持下来呢?那就是持续的对这件事的热情。怎么保持持续的热情呢?牛人都是特别善于自我激励的,这其实是大部分人谈情商的时候容易忽略的一点,这是情商的核心部分。国内好多人到现在都特别推崇美式教育里的乐观教育,他们的老师总是变着法的去肯定这个孩子,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一个孩子哪怕特别笨,考试倒数第一,老师、家长也能让他相信,他是最棒的,这个乐观的劲中国人永远学不来。我们考了99分,老师和家长的第一反应是差一点就满分了,还是粗心太意了,下次不能这样。
虽然有很多教育专家批评说,这对孩子人格养成不好,甚至有些自由主义学者觉得,中国人是变态的文化。但是其实从情商的概念来说,中国人这种做法成事的概率更高。各行各业顶级的牛人都是靠坚韧不拔的毅力坚持下来的,坚韧不拔的意思是什么?就是他们面对挫折始终保持满腔热情,不会轻易否定自己,这就是高情商。
越挫越勇的能力从哪来?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不断受挫,不断自我激励,为了远大的目标坚持下来。这玩意靠天天夸“Kevin,你是最棒的” “Jake,你真优秀” 是没用的。所以美式乐观主义教育失败就在这,当然它因为符合人性会被人文主义学者推崇,但和消费主义是一个逻辑,消费主义当成人生指导思想的话,那人生就毁了,并不是符合人性就天经地义的正确。以做一个更好的人为目标的话,需要的还是自控力、意志力,需要在面对逆境和困难的时候,学会自我激励。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精英阶层的孩子,受到的约束反而更多,要完成更繁重的家庭作业,更接近于中国的孩子,底层社会的公立学校、才讲乐观教育这一套。
书中讲过一个棉花糖实验,给小朋友一人一块糖,如果能进坚持15分钟不吃,那就可以得到两块,结果坚持下来的孩子,考试成绩大都更好。我们知道延迟满足的重要性,你把眼前的短期诱惑往后推迟,你对欲望的掌控力就越来越强,你的大脑新皮层去干涉本能反应的边缘系统的能力就更强,这就是我们说的意志力就会越来越强,遇到挫折不会产生太多负面的情绪,它能保证我们去追求长远目标。同时因为建立起了这套自我激励的循环,一个人就更热爱、更享受自己干的事,这其实也很容易达到心理学上说的心流的状态。达到心流之后你心情很愉悦,注意力高度集中,工作效率特别高,特别容易产生新创意,就是比普通人工作效率高。
同理心
同理心我们都知道,就是一种感同身受的能力。我们之所以看小说、看电影能哭,是因为看到别人的悲惨遭遇,我们能设身处地的站在他的角度感受到他的感受,这算是一种很高级的能力,在人类文明里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没有同理心就不会有宗教,你听了耶稣的故事也不会被感染,那还信什么教;没有同理心也不会慈善,你感受不到别人的痛苦,就不会产生利他主义的冲动;一些主流价值观自由、平等之类的,也不会流传开来,因为这背后那些反抗奴役、压迫的故事,打动不了你。
传播学上的研究发现,90%以上的情绪信息是非言语性的。也就是说我们感知别人的情绪,绝大部分时候靠的不是他嘴里说了什么话,而是通过他的表情、动作、语气、眼神这些东西。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同理心技巧,不需要学,9个月大的婴儿看到另一个婴儿摔倒了,就会表情痛苦、感同身受。
那么同理心的强弱跟什么有关系呢?那就是情感协调。
举个例子,比如说妈妈带孩子,孩子哈哈笑的时候,妈妈做出回应,也前仰后合的,孩子哭的时候,妈妈抱抱他、拍拍他的背,这就是情感协调,简单说就是要给孩子的情绪做出主动的回应。如果小时候的情感协调很频繁,孩子成年后同理心就很正常,情感饱满,如果小时候的情感协调不频繁,经常孩子的情感大人不回应,就很容易造成同理心的障碍,很容易情感冷漠。尤其是孩子很开心,或者很悲伤的那些时刻,家长没有表现出同理心,那孩子就会回避表达情绪这件事,关闭了交流情绪的窗口,那这个孩子就渐渐也感受不到别人的情绪了。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得了抑郁症的妈妈带孩子很有问题,她们情绪低落,会导致哪怕只有3个月大婴儿,跟正常婴儿相比,都更多的表现愤怒、悲伤的表情,更少的表达出好奇心和兴趣。所以,为什么情绪上孤僻的儿童,经常是小时候家庭有问题,父母天天争吵或者离异,这个环境里孩子得不到足够的情感协调,也包括孤儿院长大的孩子,情感饱满、心理健康的概率要比正常孩子明显低,也是因为孤儿院里得不到足够的情感协调。
在成年人的生活里也一样,尤其是两性之间,两个人情绪上积极回应的时候,感情总是很好的,这就是同理心很强的时候;要是不回应了,那矛盾就大了,彼此都不知道对方是什么心态、什么情绪,觉得越来越难猜,那就只有分手了,这是一个道理。
另外,我们知道性生活和谐不和谐是感情好不好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性不仅仅是解决生理需要,性行为其实还是很强的心理层面的意义,性生活的过程需要双方保持高度的情绪协调,这就是锻炼同理心了,当然会让两个人的感情更和谐,我知道你的情绪,你知道我的情绪,而一旦两个人情感变淡,情绪没法交流了,失去同理心,一切就会变得敷衍。
另外,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家罗伯特·利文森的研究显示,人类同理心有生理基础的。他把夫妻俩吵架拍成视频,这个过程测一下他们的生理反应,比如血压、心率什么的,然后等他们吵完,让他们说一说自己当时是什么感受。再之后让夫妻重新看一遍录像,说说通过看视频,你觉得对方是什么感受。
结果很有意思,生理反应一致的夫妻,同理心最强,也就是说,自己配偶冒汗的时候,你也冒汗,配偶心率下降的时候,你也心跳变慢,这样的夫妻,都能准确读懂对方的感受,同理心水平高。心理学家认为,这说明,同理心起作用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在时时刻刻的模仿配偶身体的微妙反应。
而那些生理反应不一致的夫妻,他们猜不到对方是什么情绪,这就没有互动,他们的生理反应不同,他们只是自顾自的生气、愤怒。这说明,在杏仁核主导的负面情绪控制了你的身体的时候,人几乎不会产生同理心。也就是说,同理心也是需要冷静才能产生的,毕竟接收别人的情绪,并且准备分析解读,这是需要高级意识参与的,是大脑新皮层的工作范围,如果杏仁核把你的大脑劫持了,那你是没有法准确分析别人的情绪的。所以体察别人情绪的前提是,你自己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为什么有些人没有同理心?比如那些变态连环杀人犯,杀人的时候不管被害人怎么求他,看起来多可怜,他内心毫无怜悯,就像杀一只鸡一样把人杀了。还有一些性侵儿童的人,这种案子出来大家都很愤怒,都会质问:这还是个人吗?如果你的儿女被这样对待,你怎么想?
很多时候这种质问是很苍白的,因为这样的犯罪分子很多都是没有同理心或者说同理心非常弱的,这是怎么造成的呢?有生理原因造成的,也有心理原因造成的。生理原因就是大脑神经方面的问题,比如前额叶皮层受损,他自己都感受不到情绪,他又怎么会感受到别人的情绪呢?所以有情绪障碍的人,自然也是没有同理心的,有这种障碍的犯罪分子犯起罪来,一定是毫无愧疚之心的。你在微博上质问这类人伤天害理、泯灭人性,是没有意义的,他根本感受不到。
还有一类是心理问题,比如有些黑人孩子,从小在充满暴力犯罪的贫民窟长大,他的同理心可能就很低,这是因为他的生存环境就是这样的,在这种环境里,如果特别有同理心,很容易同情别人、相信别人,可能会被人骗,被人欺负,为了自保,这孩子可能自我黑化了,我也要强,我要欺负别人,我要犯罪。但是这些人生理上是正常的,大脑皮层没受损,没受损就天然的会有同情心,伤害别人的时候,看到别人很可怜,就会产生情感共鸣,这会阻止犯罪。这种心理和生理的矛盾导致了他们内心扭曲。他们会制造幻想,比如强奸犯会幻想很多让自己的犯罪行为合理化的理由 -- 他们让自己相信,世界上的女人其实都是希望被强奸的,性侵犯儿童的犯罪分子会说服自己,让自己相信,我这也是爱这些孩子的方式,是另一种爱。只有靠这种扭曲的认知来蒙蔽自己的同理心,他们才能在犯罪的时候毫不犹豫。
对这种犯罪分子,书中介绍了一个美国的犯罪心理学家设计了一个治疗项目,这个项目是这么做的:他让一些犯罪分子阅读一份材料,其实就是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从被害者的角度来讲的,讲自己如何被人伤害,内心多痛苦,说的很具体,很让人动容,而故事里他们被伤害的方式,就是这个阅读故事的犯罪分子用过的。
治疗人员让他们阅读这些材料,然后让他们站在被害者的角度,写下来自己体会到的受害者会是什么感受,之后还要把自己写的东西大声朗读出来,然后心理学家让他们站在被害者的角度,回答很多问题。最后还要模拟一次犯罪行为,在这次模拟里面要扮演受害者。
这种治疗方法叫做观点采择,核心就是激发他们自己压制的同理心,从结果看还不错,做过这种治疗的人,出狱后的犯罪率比没做出治疗的人降低了50%。
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最核心的部分其实就是情绪协调能力。我们平常遇到一个人,觉得跟这个人聊天非常舒服,这样的人在人群中是最受欢迎的,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之所以我们会觉得聊天舒服,我们用”受欢迎“和”有魅力“来形容这样的人,而这不是他口才好或者外貌出众带来的效果,其实就是他特别善于做三件事:
第一是展示自己的情绪。
第二是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别人。
第三保持情绪协调互动。
这三件事就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最根本的思路,其余的你看的各种书上教你的技巧、说话之道,都是细枝末节的方法而已,这才是根本。
展示自己的情绪
社交竞争力的一个关键是人们表达自身感受的能力大小。什么叫做合适的表达自己的感受的情绪?必然得掌握一种分寸感。我们知道,虽然有什么说什么经常被认为是耿直、真诚,但在实际的社交场景里根本就不可能这样。真要是直来直去,毫不掩饰,不管在任何文化、任何社会环境下,你都不可能是个社交达人。所以,真正有社交竞争力的做法,一定不是有什么情绪就直接展示出来。有人可能说,这不是虚伪吗?就是教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呗?人际关系是个双方甚至多方的事情,你需要考虑自己,同时也需要考虑对方,你有啥情绪就直接展示出来,这是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了。可能青少年会觉得我行我素的感觉很酷,但成年人通常不这么思考问题,过了那个“唯我独尊,我是世界中心”的年纪的人都明白,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心中有别人,你表现的情绪有时候会伤到别人,你在意别人的话,就会特别注意展露情绪的方式。
一般来说,我们常用的有三种展露情绪的方式:
第一种处理是把情绪表达最小化,也就是掩饰自己的感受,不流露真实感情,有想法放在心里。
第二种是放大情绪表达,夸大自身感受。比如失恋之后,所有人都会放大自己的痛苦,让别人觉得自己痛不欲生,其实我们知道绝大部分失恋过一阵就好了,但失恋的时候可能我们潜意识里会特别需要别人来安慰和关心,所以有意无意都会放大情绪。
第三种是情绪替换,用一种情绪代替另一种情绪。比如家里遇到一次大的变故,丈夫会安慰妻子说多大的事,其实丈夫心里也天天犯愁,但为了给对方打气便故作轻松。
这些不同情绪的展示方式,从小到大大人就一直教我们。比如,爷爷送了你一份生日礼物,但是你超级不喜欢,爸爸妈妈肯定会嘱咐你,一定要微笑着向你爷爷道谢,不许流露出失望的表情,更不许当着爷爷面对礼物说三道四的。这其实就是第三种方式,用一种情绪代替另一种情绪,只不过我们日常生活里把这种方式叫做善意的谎言,因为直接表露情绪会伤到别人,我们不想伤害亲近的人,这就是一种善意。但是在展示情绪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切记情绪是非言语性的,不是嘴上简单的说一说,就能安慰了别人,更重要的是你的表情、动作能不能配合上,如果你拉着个脸对爷爷说谢谢,老人再糊涂也能看出来你不高兴。所以我们说,一个人际关系的高手,往往都是一个好演员,能很自然、很不做作的表现自己想表现的情绪,还不露痕迹,尽可能的维护社交礼仪。
用情绪感染别人
我们经常听一句话,叫做情绪是可以传染的。书中说了有一个极端的例子,说在越南战争初期,美军某排士兵趴在稻田里,与越南军展开激战。突然有6个和尚沿着稻田的田埂列队走来,他们面无惧色,坦然自若,径直朝着双方交火的地方走去。他们走过田埂之后,双方突然间完全失去斗志,大家中止了战斗。因为那6个和尚“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镇定自若感染了正在激战的双方战士,让大家忘了自己在战斗。
演讲高手、好的销售,其实都特别擅长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调动对方的情绪。有一个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家让两位受测者填写一份问卷,问卷是关于他们此刻的情绪的,这两个人填问卷之前一个情绪高涨、一个情绪低落,填完问卷之后,情绪低的人被情绪高的带动起来了。这类实验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这说明情绪是表现主动的一方传递到被动的另一方。
那这种传递是怎么发生的呢?答案是我们会无意识地的模仿别人所表现出来的情绪。也就是说,我们对他人的面部表情、姿势、声调以及其他非言语的情绪形式进行无意识的机械模仿。能过模仿我们实际上是把别人的情绪在自己身上进行了一次再创作,所以类似的情绪也会在我们身上出现。有人可能说,我怎么没觉得跟人交流的时候,我的表情、语调在模仿别人呢?这是因为日常的情绪模仿通常很微妙。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学者发现,当人们看到微笑或生气的脸的时候,他的面部肌肉会发生细微的变化,这表明他们出现了相同的情绪。但是这些面部肌肉的变化肉眼通常觉察不到,得用电子仪器才能测到,所以是非常微妙的变化。对于人际关系高手来说,他们的非语言情绪表达更多、更丰富、更容易让别人无意识中模仿自己,被自己的情绪表现力感染到。
情绪协调互动能力
在人际交往中,情绪的同步性决定了你的人际互动让人感到舒服还是不舒服,就是说你们双方处于同一种情绪下的时候,其实双方的交流是最自然的、最舒服的,因为能准确接收到对方的交流是最自然的、最舒服的,因为能准确接收到对方的情绪信号,不会有冲突的误解。而要处于同一种情绪,这就意味着我们双方的身体动作除了模仿之外,还要有很多协调互动。常见的身体动作的协调互动,比如别人发表观点,你点头,或者对方改变了一个坐姿,你也马上改变,对方后退,你就前倾。这种身体动作的交互行为,更容易让双方的情绪保持一致。有一个研究证实了身体动作一致带来的情绪扩大效果,当然这是一种反面的研究,是对负面情绪的研究。在这个研究里,心理学家邀请一些有心理抑郁问题的女人和她们的伴侣来到实验室,谈一谈她们的感情出现了什么问题,这是个很糟心的实验。结果发现,那些身体动作互动性很高的情侣,女性在讨论感情出了什么问题的时候,男性给了他们的身体动作上的回应,比如点头或者一脸无奈,那么女性的感觉越来越糟糕,更抑郁了。所以说动作协调互动带来双方情绪一致,而情绪一致就会对情绪有放大作用,不管是正面情绪还是负面情绪都是这样。
另外关于课堂的研究也显示,师生之间的动作协调程度越高,他们在互动时就越感到友好、快乐,充满热情和兴趣,容易相处。成功的领导者和演说家都善于调动公众情绪的人,他们很善于让别人的情绪跟着自己的情绪走,以这种方式影响数千名观众。
人际交往的高手都是随机应变的、甚至会说善意的谎言,很多人可能会理解成,是不是人际交往的高手都是交际花,一味的迎合别人,或者是变色龙,没有原则标准、只知道附和别人?这不是把自己活没了吗?
当交际花或者变色龙,确实有这个问题,不管是主动的迎合别人,还是被动的附和别人,都是人前人后两张皮,他们完全牺牲掉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去追求外在的形象管理,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造人设,可能确实会因此获得名声、地位和成功,但他们很可能不会快乐,因为在别人面前长期压抑自己,这个感觉是不会舒服的。交际花或者变色龙类型的人的典型特征是,他们给别人的印象非常棒,但私底下却几乎没有关系很好的朋友,或者是很稳定的亲密关系,很多娱乐圈的明星就这样,镜头前彬彬有礼,生活里却没什么朋友。
更健康的人际关系相处模式应该是在忠于自己内心与社交技能之间取得平衡,在保持诚实正直的前提下,去利用社交技巧,不要成为社交技巧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