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我不合群,我要改吗?

前几天看到一组关于奇葩说的数据,显示奇葩说的观众30-50岁年龄段占比高达70%,这让我一度怀疑起自己的心理年龄,其实我一直以为这档节目受众群是20岁左右的,你们都有追过奇葩说嘛,没有的话小伴就只好相信这组数据了。

小伴刚刚追完奇葩说第五季的节目,最后一期的辩题是“我不合群,我要改吗”,这是小伴整季最受触动的一期。其实刚看到这个辩题的时候,小伴是觉得要改的,虽然小伴并不是一个合群的人,也并不想要改变自己,但是20年的成长经历仿佛一直在告诉我,不合群,就是一个人最大的弱点。

从小的教育经历告诉我们:要做一个讨人喜欢的孩子,才能多交朋友,才是一个好孩子;身边的同学也都是成群结队,如果有一个人是独来独往的,就一定会有人会说:“那个人则么那样啊,他是不是有什么缺陷。”

长大后,为了让自己合群,我们需要参加各种各样的群体活动,不去的话就会有被孤立的危险,如果在活动中,我们有自己坚持的意见,也会被别人视为眼中钉,变成所谓的不受人喜欢的人。

可是这是为什么呢?这样的合群真正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在这期节目中辩手奶茶的一个论点很有意思:“合群要不要改,不要改,因为俄罗斯方块告诉我们——你合群了,你就消失了。”


图片发自App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那些极度合群的人,往往是那些没有什么意见的人,他们可以更好的融入一个集体,但久而久之,很容易丢掉了自己。

小伴不想说什么真理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也不是建议每一个人都聚他人于千里之外。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合作的达到了相当精致而复杂的程度,将自己束之高阁显独立生活然是不合理的。

拿小伴来说吧,小伴发自内心的珍惜自己独处时的时光,因为只有这段时间我们是完全属于自己的,可以停下来思考很多东西,而不是一味向前走。所以小伴在工作中会充分的配合,高效率的完成,也会拒绝一些不必要的社交场合,去换取更多的独处时间。

小伴知道,很多人并不是真正合群,只是假装很合群,好让自己表面看起来不那么孤独,可是,在假装合群的过程中我们就会发现,这时候,我们的内心是及其孤独的。

那么,用表面不孤独去换取内心孤独真的值得吗?


图片发自App

我们大都都会用到微信,微信有一个面对面建群功能,三个人就可以建立一个群。我们会发现当有一天其中两个人都退群的时候,这个微信群还是存在的。

小伴想说的是,生而为人,我们不需要去迎合任何人,跟随自己的心走,只要我们足够强大,内心足够丰盛,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群。

———————————————————ENDING———————————————————

你可能感兴趣的:(奇葩说:我不合群,我要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