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因为“美”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原创)

     重庆 解放碑商圈附近游动摊贩大多在售卖一种“颜值”很高的水果, 这种水果通体透亮,色泽富有层次感,宛若彩霞。因家住解放碑附近,常在晚饭后闲步看到,已一年有余。

 

      一日,处于好奇遂去询价。始知其名为“金西梅”价不便宜,25一斤。商贩称是一种新鲜水果,咪咪甜。我一向对这种“颜控”们喜爱的色调有些反感,并觉得这金西梅可爱得太过造作,便没有买来尝鲜。

       几日后与友人通电话,闲谈之际聊起了这可爱的水果,友人极力劝阻千万别买,说他老婆买过一斤,吃了两颗便扔了。味道甜胜蜜饯,口感脆腻,一股子香精味道。我听后哈哈一笑说,我早晓得这个水果“有毒”。对方夸我有先见之明。其实哪有什么先见之明,只是在我对美的认知里,这水果有些丑,娇艳得不太自然罢了。


       图中水果有丰富晶莹的色泽,我前文中把其比作霞光。细看之下它的色泽较之霞光,又少了一些灵动,显得生硬。如果把它和粉玉作比较,却又没有玉的柔和温润的观感。 

     中国现代美学大师朱光潜在所著的《谈美》中对美有一个定义“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直觉,美就是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时的特质”从这句话可以得知美是一种经验体味。举个例子,锦鲤本是普通鲤鱼的变种,是19世纪的日本贵族经过培育而衍生出来的一类品种。相比传统的鲤鱼,锦鲤通过色彩展现出雍容华贵之美。这就是人们依色彩体现在视觉上的美感经验。一般人是会吃鲤鱼而不食用锦鲤的,锦鲤的出现是为了满足观赏需求,这点毋庸置疑。它比一般自然界中大多呈现暗色调的淡水鱼而言更能给山水庭院增添生气。匠人通过自身的美感经验将花草的颜色移植到鱼的身上,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一场审美活动。作品完成后得到了贵族的认可。估计后来大众在初次见到锦鲤时也会讨论它的食用价值。渐渐地美感经验会告诉他们此物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这下锦鲤也就完全没了实用价值。

       上面我们讨论到审美其实是一场心理活动,而美的事物一般是不具有实用价值的。就像我们看一副画,大多数人会说这幅画好看或不好看。他们的依据往往是从画面的色彩是否明亮艳丽,构图是否合符逻辑,画面所展现出来的形象是否逼真而言。这就是美学素养比较浅的人因为美感经验的局限,在他们的看到一幅与自身美感经验不符的画时会产生直觉错乱。认为这是奇怪的,看不懂的。比如传统的文人画在大众眼里会显得单调,不形象。梵高的印象派画作在当时也被人们认为笨拙不切实际。如果是一个长期受到文艺熏陶或美学训练的人眼里,写意的文人画是有情感的,线条是轻盈或充满力道的,宛如纸上舞蹈。梵高的印象派画作里体现了他的“拙趣”和思想内涵。同样因为美感经验,后者较前者会进行了深入的审美活动,从而得到更深层次的美的体验。举个例子,因为当代整容技术的发达,人造美女泛滥,锥子脸,大眼睛,高挺翘立的鼻梁。人们称这类美女为“网红脸”这种精雕细琢美女初现眼球时,符合一切当代人对美女的形象直觉。所以这种网红脸往往都是第一眼美女。但有的女子属于耐看型的美女,第一眼看上去不如网红脸惊艳,多看一下时间久了才会发现其美韵。讲到这里肯定有人会认为,形象的画作的就是要比写意、抽象的画美。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很多,首先这里就涉及到刚才提到的实用性上了。如果一幅画,是单为了写实功能,那么画笔不相机。大家可能看过一些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面的图案往往是意象的,并不完全写实。人类对美的追求原本就是一种除吃喝拉撒睡之后的基本需求,只是这种需求和前者有些不同,前者是基于纯粹的生理需要,而后者不单是生理需求,同时更包含了人的心理需求。原始人都尚且如此,如果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还把美绑架在实用性上,那未免有些可笑。因为解放后文艺作品需富有实用的“革命性”而使创作题材匮乏,创作思想高度统一。导致当代中国人大多美育缺失。有了需求人才有满足。同理很多人认为色彩艳丽的画作一定比色彩暗淡的画作好看,第一眼惊艳的网红脸会吸引眼球那其实都是视觉冲击之下的快感,而非美感。

     后来我在网上查了一下,“金西梅”其实就是西梅剥皮去核后,经过色素和香精的腌制而成的果脯,其颜色完全是靠色素侵染呈现,味道齁甜。因为外观粉嫩可爱,销路据说还挺好。不然也不会有越来越多的商贩销售。不过自然界的毒蘑菇,相比可食用的菌类而言,大多也更加娇艳可人,我们会不会食用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场因为“美”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