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拯救你,我的拖拉机宝贝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见到有的孩子经常丢三落四,上课不专心,写作业拖拖拉拉。这些问题不仅带给孩子无数困扰,也会让作父母的不知所措,无从下手,更会影响到孩子的自信和表现。

我的儿子就是一个典型的拖拉机宝贝。刚上小学第一天就把小雨伞给弄丢了,后来,还写了一篇作文叫《小兔子不见了》,因为他的小雨伞是小兔子耳朵的。家庭作业更是不用提,那是他的硬伤,也是我心中无法提及的痛。别人晚上八点完成的,他拖拖拉拉写到十点以后。文具盒里的文具几天就要重新购买,因为丢完了。究其原因就是孩子自理能力差。

我们做家长的遇到这样的孩子该如何进行引导呢?家长要尝试心理上的“断舍离”,从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入手,自理通俗讲就是自我管理。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物品自己管。我的拖拉机宝贝之所以会如此,究其原因除了天性使然,还有家里人的大包大办,剥夺了他自己学习的机会。

在幼儿园里,我们也经常看到这样的孩子和这样的家庭。个别3岁刚入园的孩子有的是抱着奶瓶来的,更有甚者是穿着纸尿裤来的。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家长放手,并肯定孩子的能力,为孩子创造安全的生活环境。

有一句话说的好,孩子的能力超出你的想象。是呀,如果家长一天到晚都在和孩子说“不行”,这样的语言无疑会给孩子形成心理暗示,孩子也认为“我不行,还是妈妈来吧”。家长应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给孩子肯定的暗示“你能行”。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就要给他创造足够的安全空间,让孩子游戏、爬行和探索。怎样检查孩子的生活环境是否安全呢?家长要蹲下来,以孩子的视角看看周围有没有不安全因素。如孩子伸手就能触摸到的开关插座;容易攀爬到高处的物体;容易让孩子受伤的家具的棱角;容易误食的药品、化妆品;容易引起危险的小颗粒等。

给孩子创造“我能行”的心理环境,让孩子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比如:分发餐具、收拾玩具、洗小袜子等。不断鼓励孩子从劳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促进其自理能力的养成。

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其次需要家长的身体力行,并做正面引导,为孩子做好模样示范。无论家长的文化水平是博士还是小学,无论家长的职业是打工人还是商界精英,我们的家长也在不同层面上进行着学习和提高。我们知道孩子小时候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便是“模仿”。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言行和生活习惯无一不被孩子学习和模仿。比如,我们是如何管理时间的;是如何收纳自己的物品的;是如何对待老人的;是如何处理情绪的等。虽说孩子的成长主要由他自己决定,但我们也从孩子身上看到太多自己的影子。

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最后还需要我们的陪伴,给孩子安全感,见证孩子成长中的点滴进步。家长经常很困惑,有些事明明孩子自己会做,为什么就是不想做呢?比如,我的拖拉机宝贝上幼儿园时还不想自己吃饭,每次都是姥姥拿着碗,满屋子追着喂,结果是孩子在幼儿园自己吃,一回家就又是追着喂。上学期,幼儿园小班有个新入园的小男孩也是“见饭愁”,每次吃饭前,总是心情不好,看到生活老师把饭打回来后,直接就开始哭闹,我把他单独领到办公室,问他为什么哭,他不讲话,我拿着饭碗喂他,他也吃的很多。我问他是不是平时都是奶奶给喂饭?他点点头。经过和孩子家长的沟通,孩子不到一个月就开始自己进餐了,并且饭量不是一般的好。

孩子能做的事,但不想自己做,原因有三:一是这件事情对他来说有点难度。二是练习次数少,还没有熟练掌握。三是家长长期包办。孩子的成长是个点滴学习的过程,家长们不妨做一个旁观者,让孩子自己动手,需要帮助时我们再及时地给予示范和帮助。把我们的拖拉机宝贝变成自理能力强的小能手,让他们自己把握自己的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怎么拯救你,我的拖拉机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