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换马甲,走进M1

入新坑

导师,抬头仰视的TA

第一次接触到“导师”,是同济大学德国问题研究所即将退休的老所长。我是他带的第一个研究生,他是我的第一任导师。之后,很久一段时间,因为工作关系,即便穿梭在各种培训与认证间,也很少再有链接到“导师”这个概念,直到遇见吴导。也不单单因为这个称呼。

蓦然发现,成为名副其实的导师,或许他们都有这些共同的地方:

1)扎实的理论基础,甚至是自创的体系;

2)拥有广泛的社会资源,并愿意调动助力学生成长;

3)因材施教,激发内在,成就改变;

从愿景(Vision)来到现实(Reality)

仰望星空后,回到五彩斑斓的当下。

进入PCP学习后,一直在教练引入企业方面不断探索与实践着,也尝试小范围分享和练习个别技术,更好地支持项目的推进。TCTP(教练型导师)之前也听说过,但鉴于是全模块,再加上挥之不去“导师”的光环,觉得和自己的距离过于遥远。S版(短期单模块版)的出现,让眼前一亮!

额外的小惊喜是,课程还未开始,竟然可以换个视角,近距离,重进课堂!!

吴导给未来的导师们定向

进入课堂前,在定向会上,给自己立了个小目标:

1)再次完整熟悉M1的课程内容;

2)理解团体教练的应用实践;

3)课程过程中提供各种支持。

后排冷板凳上的新思考

带着目标1,乖乖地在后排,认真听讲。时而在讲义上记录着补充内容、时而在电子档里录入各种解说、观摩领会欧阳学姐每个章节间的承转启合、设想同学们提问的出发点和可能回答的角度......即便是冷板凳,也忙得不亦乐乎。

印象深刻的,还是吴导这次新增的《自我重塑教练模型》。课后几天,也一直在整理相关文档,其中的精要,或许就是“蝶变图”与“挖坑成长曲线”。

破茧而出


挖坑成长图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每个人都似乎在证明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自信,粉饰着“自以为是”,不仅阻断了个体与外界的纽带,更让自我认知举步维艰。可是,在一个以快速变化为特征的世界里,市场、竞争对手、新技术......无不颠覆着,曾经成功者的认知。只有真正“自以为非”,才可能抱着开放、包容、谦卑的心态,看到更多可能性,让创意、融合和接纳水到渠成。

这也验证了:无破、不立

走近学员,才能更好学习。

后排坐久了,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在小组讨论和学员练习的环节,走进学员之间。

有时帮着答疑解惑,有时提出一个疑问。更多的时候,则是静静地倾听,感受情感与思绪的流动。班里50几位同学,有些之前有接触,大多是第一次见面。因为不是学习和一对一教练,对于学员的情况,事先了解很少。但讨论中抛出的观点或者疑惑,让每个人顿时鲜活起来。看来,教练的学习,永远也应该是在人群中

课程现场

一场超预期的现场教练式互动

M1的第二天晚上,是吴导的大师现场教练部分,除了邀请白天M1的学员,更有外部客户和往期的同学。

活动呈现的效果极为精彩,归根到底,涵盖了现场提出或者未被直接提出的众多需求。在以往的现场教练中,我就对与吴导甄选教练主题部分特别钦佩。首先,所有提出的主题都会被认真确认、核实,即便没有成为当晚的教练主题,也会为其安排对应的后续跟进。这次,在对某个主题深入探讨后,转交资深学员们。与以往不同,现场让客户与候选教练面对面。当客户为自己选定了心仪的教练,并娓娓道来其选择的理由,对于亲历者,无论是成功还是落选,都是一份难得的礼物。

教练选秀会
男人间的促膝而谈

另有众多细节,在第二天一早导师班复盘时,再听吴导亲自细数,更是发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三天后的新出发

最后一天的导师班总结,细致而全面。小到活动的场景设计和可能变形,大到场域的关注和调度,深切地体会到:失之毫厘,可能差之千里。

很久以前就发现,在拓思的教练学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死党、有学习教练、有一对一教练、有班级......

成为学习教练后,感受到一个更为有力、有爱的支持系统。指导教练和行政人员就是背后坚实而温暖的依靠。

而这三天的近距离再走近,只觉得:山依旧还是那座山,山也不再是那座山。

翻出记忆中的这张图,找到从中的差距。原来,每一步都是必须的。这就是开课前的这次观摩,带给小女子最大的收获。

走进U2 + 时代


不忘初心的小女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再换马甲,走进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