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上海多伦路

        漫走多伦路是很多年前,再续情缘也是这次的缘分。

        多伦路,原名窦乐安路,位于虹口区东江湾路146号,蜿蜒蛇行,曲径道幽。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这几年修葺翻新后,也再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沪上的人文风情。 多伦路的路面用石块铺成,路两边的各式洋楼涂饰一新。


图片发自App


想着,穿个旗袍,摇曳多姿的穿过。高跟鞋那小跟,噔噔的踩过。行走其间,自带风情。

      多伦路文化街长度不过几百米,在偌大的大上海不过弹丸之地,但在近现代中国文化史上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图片发自App


      其实象这样的小街小巷,在上海也实在是太多了,而这多伦路不同在于它是一个卧虎藏龙之地,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这条五百米的街道居住着如此众多的文化名人,像鲁迅、茅盾、郭沫若、叶圣陶、柔石、冯雪峰及日本友人内山完造等,都曾经在这条小街上生活居住过,多伦路可以说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化界的大本营,中华艺术大学旧址曾经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的会场,多伦路上铭牌介绍:夏衍、冯雪峰、瞿秋白、柔石、许幸之、潘汉年、张爱萍都在这条小街上活动过;抗战胜利后,这里还有汤恩伯、孔祥熙和白崇禧的公馆,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的童年就是在多伦路210号的白公馆里度过的,在一条500多米的小街上集中了如此多的著名人士遗迹在上海是罕见的。应该说在中国的城市里也是罕见的。


图片发自App


        除了名人故居遗址外,多伦路上有许多小型私人收藏博物馆。包括"筷子博物馆"(多伦路191号)、还有目前亚洲最大的一家古钱币展览馆(四川北路203弄35号原汤公馆)、南京钟博物馆(多伦路193号)、文风奇石藏馆(多伦路189号)等,其他的私人收藏馆还有:藏书票馆、集报馆、古陶瓷收藏馆等,而给这些店铺的牌匾题名的几乎都是文化名人。

所以,逛上一条多伦路,也就是看了一遍上海人文历史。


图片发自App


在多伦路建成开放以前,这条小路一直被四川北路农贸市场占据着,搭了个钢结构彩钢板瓦屋顶,将两旁的别墅和名人故居都遮掩掉,做菜场的多伦路每天充满了喧腾与生机。有路边菜贩的吆喝声,菜场的夜排挡也是非常红火,更有形形色色的市井写照……

      所以,当我逛荡其中,文玩,书法,菜场,小贩。再抬头看到晾晒的棉被,背心,小裤。不禁感慨,既高雅的,又世俗的,这即为我们的生活。

图片发自App


        无论是今天普通的我们,还是那个时代的文人,落到人性,我们要面对的都是同样的一片天地。


图片发自App


在这条小马路上,充溢着生活里柴米油盐的点点滴滴,一切都是上海市民生活的写照,有时一辆自行车从你身边划过,你都不记得你在哪个时代


图片发自App


      路边那些栩栩如生的街头铜像向你描绘着当时文人的风采,那些故居遗址向你讲述着那个时代的故事。多伦路正是以它独特的文博景观和典雅的文化品味成为上海的旅游景点之一。

      而现在的路上门面洞开,皆为雅商,字画,古董,红木器具,一路列过去,甚是风雅.


图片发自App


此照摄于多伦路进口的一棵大树。

世上百年大树千千万万,又何见百岁老人几何?

人活一世,如果要找寻意义,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向这苍白的历史投入一点光亮。

文人也好,英雄也罢,俗人也罢。你我都一样。

一棵大树,可以送走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

但谁敢说自己的灵魂高贵,可以永留在何处。

只能后人来评论。

而时至那天,你我早已远离。。。

你可能感兴趣的:(漫步上海多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