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

瑞典 汉斯·罗斯林

汉斯.罗斯林建议,以数据作为根治无知的良方,以理性作为心灵平静的源泉。实事求是的思维方式,就像健康饮食和持续锻炼一样,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拥有更开放的心灵,去理解这个世界,做出更好的决策,对真正的危险保持警惕,不为无关紧要的事情而紧张。

以事实为依据进行思考,消除内心的焦虑,避免情绪化决策。

作者说,人们的固有的思维本能在我们的大脑里作祟。容易让我们根据以往固定的经验,来对事情做出决策,阻碍我们对世界的正确认知。

减少偏见和固有的思维模式,走出舒适区,保持好奇心和谦卑心,只有不断地扩充、刷新自己的认知,和切身处地的体验陌生的领域,我们才能知道这个世界的真相和事实。

1、人的固有本能有哪些类型?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2、是什么原因导致让我们固化了自己的思维本能?

人类基因里的负面思维在中间作祟;没有及时更新我们的认知;现在很多媒体报道的没有经过证实的消息;我们的生活环境让我们的思维固化;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那些对策对抗这些思维本能,防止他们禁锢我们的认知。

用数据思维多角度来观察事实;遇见紧急状况,我们需要控制自己的本能,秩序激进(深呼吸、坚持了解真实情况或基础数据);小心过激的行动。

十个避免:

1、一分为二

“非黑即白”。这里指的是不要二极分化的看待问题,因为真实世界中往往没有那么多的极端情况和戏剧性的事件,两种极端之间是没有一道鸿沟的,绝大数人都生活在中间状态,“平淡无奇”才是我们的真实生活。

2、负面思维

指我们生活中充斥着令人眼花缭乱的负面新闻,从家长里短到犯罪灾害,仿佛所有人生活的环境都很危险没有保障。这种负面的消息会诱导我们进入负责思维里将一切想象得更坏,从而错过认识真实世界的机会。

原来,这个世界并不是越来越糟。如何避免负面思维?1、知道会越来越好;2、对坏消息有思想准备;3、不要过分的美化历史;

3、直线思维

世界上事物发展的规律有很多种曲线,而我们本能地会在已有条件上进行直线延长。例如:没有人会按照3岁内幼儿的身体发育速度去等比例地计算TA一生的身高,因为我们知道到达一定年龄TA的生长速度会慢慢降低直至停止。但对于不熟悉的事物,我们仍然会简单粗暴地运用直线思维去“计算”。

4、恐惧本能

无论多么富有、强势、强壮的人都有自己内心的恐惧,无法摆脱也无法回避。可能有很多人和我有一样的经历,小时候特别怕黑,走在一条很黑的路上内心十分紧张和警惕;下一次走夜路时会拿个手电筒,安慰自己有了它就不害怕了,可是当打开手电筒时会产生更大的恐惧,因为只能看到一条窄窄的亮路,两旁更是黑的看不清一点东西,而可能的“坏人”、“鬼”都藏在了这看不见的两边,这种内心的恐惧仍然存在。但需要知道的是当我们感到恐惧的时候,需要知道我们害怕的事物不一定是真正危险的,对于暴力、受困、化学、病毒及污染的天然恐惧,会使我们习惯性地过度高估这些风险。

区别:恐惧与危险

5、规模错觉

来自于恐惧本能。一个庞大的数字很有震撼力。例如,2016年,全世界的婴儿死亡人数是420万。但这一数字在2014年是450万,在1950年是1440万。这样一比,我们激动的心就平缓多了,数字在减少,说明情况在改善。单看一个数字很容易让我们激动,这让我想起我国有庞大的汽车保有量,可是人均一下就少得可怜了。同时很多自然资源,看似很丰富,只要轻轻人均一除就不那么乐观了。同理,很多新闻中的数字,再推敲一下也就不那么令人恐怖了。

6、以偏概全

这句很好理解,毕竟我们都知道盲人摸象的故事。书中有一个小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汉斯带着医学院的学生去印度一家高级私人医院学习,一个迟到的女生在电梯快关上之前用腿阻止电梯门关上,相信我们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但是她差点丢掉了自己的生命,原因是印度这家医院的电梯门并没有人体感应功能,不会感应到有人就会停止关闭再打开。显然这位女生在瑞典生活中也会用腿去阻止电梯门关上,而且每次都没有事儿,但这次是在印度,情况显然不同了。个人仅有的生活、工作、学习经验都远不足以支撑我们在另一处很好的生活。

7、命中注定

万物皆在变, 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但换一个事物,我们也能这么清醒吗?书中举了一个例子,非洲会赶上我们的生活吗?作为一个武汉人(身份证上),每次回家路过武汉,看着这个城市的方方面面,它有很多我不喜欢的地方,但是就是感觉亲切,总会在心里默默地问一句:武汉什么时候能赶上上海,或是超过上海?能超过上海吗?武汉即使发展的很快,可是上海也在不断发展啊,可是若前者发展的速度更快呢?没有什么是不变的,只是改变发生得非常缓慢,但有时间为它加持,聚沙必将成塔。

8、单一视角

单一视角看问题总不如全面的各个角度都看一遍问题来得信息多。作者举了一个小例子,如果给你一个锤子,你很可能会不自觉得想找个东西敲一下,这是本能,因为你会使用它,而且可能使用得很熟练。同时,在工作中,我们习惯性地会用自己熟悉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例如在WORD中做编辑时,怎么使每一个自然段空两格,最直接的方法是一个个手敲回车,但还不一定空格都一致,但有人会花点时间去搜索一下找到“首行缩进”一键完成。作者提醒我们警惕我们有限的经验,即使想用数字说话,也一定要弄清楚数字背后的真实情况。

9、归咎他人

当我们犯错时,本能总会诱导我们回避自己的问题,习惯性地推给一个替罪羊,因为这样我们才会舒服,不那么难受。很多小孩摔倒了,一些爷爷奶奶会去责骂地板、拍打桌椅,主动为小孩找了一个不会说话、不能辩驳的替罪羊。作者告诫我们当坏事发生时,不要急于寻找那个“犯错的坏人”,而更应关注发生的原因。即使一件好事发生了,也不要急于将这些归于某一个“英雄”,而是寻找是否有一个优秀或强大的“系统”提供了好事发生的基础。

10、情急生乱

一急就慌,一慌就乱,这也是人的本能。真实世界中没有那么多紧急的事情。作者告诫我们当感觉必须做一个紧急决定的时候,记得提醒自己绝大多数情况并没有那么紧急,我们仍有时间“从长计议”和“循序渐进”。当你在手心脚乱的时候,大脑分析工作很容易停止。给自己思考的空间,不一定需要立即采取行动,很多事情也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糟糕。

四个改变:

妙然:

一分为二

负面思维

你可能感兴趣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