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一哥 银杉树
二、为什么解码?
“为什么解码”究其原因是有四方面,第一是,难于推动;第二是,不被认可;第三是,被边缘化;第四是,定位转变。
首先,我们先看第一个原因——难于推动。
A、难于推动的原因
其中第一点是,架构方面架构设置的不合理。
把企业文化做成了部门文化。现在把企业文化放到什么部门的都有,人力、行政、品牌、营销、工会、党办、总办等等。这样其实会造成四不象的局面。其结果就是,因为高度不够,做成了部门文化或者班组文化,乃至领导的个人文化。比如,我们上节课所讲的,放到人力资源部,他侧重的是团队建设;放在党群,侧重的是思想政治工作;放在工会,侧重的是员工关系;放在行政,侧重的是娱乐活动;放在品牌,侧重的是宣传。
其实,企业文化最好是独立出来,这样才能站在企业的高度,与其他部门平行做事。否则,就是脱离不开,部门领导的思想局限。毕竟,很多领导是非专业出身。他很多时候是站在部门角度考虑的居多。但也不是说,不能放在某一个部门。如果非要放在某一个部门,我觉得,总裁办是比较合适的,因为可以直接跟老板或者CEO汇报。
第二点是,人员支持力度差。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主管的领导没力度;二是部门人员不支持;三是其他部门人员难调动;四是员工参与度低。
那怎么破呢?
第一,领导没力度。
第一是跟部门职责有关,第二是跟部门领导做事风格有关。针对这些,要树立好本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特别是能够出成绩的项目要尽量争取过来,否则做再多的小项目也难以出成绩。不要怕做的多,错的多,要让自己有选择性的去做。
如果一个企业文化管理类的工作,这个部门做点儿,那个部门也插手,你说能做出成绩吗?即便是做出了成绩,那也是记录在别人的功劳簿上,而所有的烂账全部会推到你的头上。所以这一点也是很重要。如果摊上一个软柿子领导,你只能用这招保护好你的这份成绩单,否则的话,别人会欺负你。因为你不可能跨过这个领导,跟其他部门对着去干。这就是采用一种自我保护式的职业技巧。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揽胜,有一种回旋余地。
第二,部门人员不支持。
这点跟部门主管领导有很大关系,要么是部门团队建设没做好,要么就是自己人缘问题,不会为人处事,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做企业文化其实就是跟人打交道,人找对了,企业文化就对了。我建议,部门老大要经常搞团建活动,如果你本部门都做不好,你还指望能够把公司情况做好吗,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另外,部门各自成员之间需要刻意去安排互相交叉和借力的工作,不要让一个人单独完成一件事,打破这种单兵作战、单打独斗的局面,学会利用关系进行破冰管理。
第三,其他部门人员难调动。
大家常常会遇到的,就是部门墙的问题。一定要主动打破这道壁垒。举个例子,我们不能像财务部门一样,你去财务办事儿,爱来不来的,你得求着他办。当然,大多数部门还是比较好的。我们企业文化部门要跟很多人打交道。我们刚提到了部门团结。在这里,涉及的就是跨部门的团结。那我们怎么做呢?除了日常的培训、联谊、茶话会,还要让我们各部门的老大懂得,企业文化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的事情,需要相互协作来完成,这就要求主管企业文化的领导,要与其他部门搞好关系,必要的时候,要让老板出面,破局达成共识。
老板发话,虽然会让大家有抵触,但还是得硬着头皮去做,不然要挨板子的。但,上上策,还是自己能够搞定。不请老板出面,你就可以动用你的人格魅力,可以发挥你周边人的力量,借力打力。如果发自内心的想解决问题,一定能想到很多办法。在这里,提醒大家一点,“必要的时候,要学会低头,小不忍则乱大谋”。低头,不是让你认怂,而是为了有一个好的结果。当你出成绩的那天,很多问题都不是问题了,这个你懂的。
第四,员工参与度低。
首先,你要是看你自己的方案是不是过关。如果你的方案烂的要命,不接地气、难以执行的话,那参与度一定不高!再者,你是否有救兵来帮你一把,你得有一群死党,所谓的托儿,在没人捧场的时候,他们帮你吆喝、帮你出面、帮你抵挡一阵子。另外,是否要在必要的场合,请老板出面,让员工感觉到活动的重要性;再就是,得有一定的鼓励、激励和仪式感,否则员工参与度低也正常,因为你没有GET到这个点上。
在此,要提醒大家:在活动开始之前,最好做些调查,看员工到底喜欢什么,对症下药,这样比乱撒网好得多。不要做一些“我认为好,员工就一定喜欢”的这种方案,因为我们要站在客户的角度看问题。员工其实就是你的客户,他们满意才是真正的满意!那么再有就是,建议在每次活动结束的时候,除了铺天盖地的线上和线下的报道之外,线下的做个文化墙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效果特别好,把员工参与的照片进行快速的视觉呈现,让他们有参与感。目的是为了二次发酵和传播,也是为你下次活动进行铺垫,也是造势、也是预热。做好每一次活动,都是为了下一次更好而做的准备。
第三点是,方案LOW的问题。
主要是有两点。一是操作性低,二是传统无创新。我建议大家先把眼睛喂饱。多看一些经典的娱乐节目、国内外影视大片,还有就是标杆企业文化项目。你只有把眼睛喂饱了,才能结合企业实际预算,做出高大上的方案。
心中有货,你的心永远不会虚。
但不是说,你看多了这个高大上,你就没法做小项目。其实就连免费的,你也可以做出彩。我在国际爱牙日的时候,很用心的写了一个腾讯通的通知。活动全场爆满,很多人还得站着听。那是因为我GET到他们的痛点了。我把口腔保健知识和员工的自身健康挂钩,最重要的是,我把它上升了一个高度,跟商务礼仪进行挂钩。这样,一个普通健康讲座就有了文化的味道。具体如何写,如何去推动,需要大家自己去悟。小活动也能玩出高大上的感觉。
当时,我也确实是从这样一个点撬动了一个文化大讲堂的项目,最终形成启用企业文化品牌栏目之一。我们不能总抱怨没有预算,或者哪个领导不支持。
路在人走,事在人为。一切问题,只要你想解决,都是可以解决的。
另外,做方案,如果连自己这关都过不了,你就不要提交给领导。方案出来,最好先让旁边的同事帮你去看一看,让他作为你的第一个读者读一读。如此,再发给主管领导,才能报老板审批。可能,你的同事不是企业文化出身,但是这恰恰是他作为外行,能够跳出思维点醒你,给你一些思路和建议。一般人是不愿意说真话的,我们要能接受别人给与我们意见的心理承受能力。华为有个很好的文化传统,叫“批判与自我批判”。这样可以锻炼我们良好的心态,让我们戒骄戒躁,换位思考以及自行能够做得更好。
第四点是,预算超支同比增长。
做企化工作要有一定的预算知识。老板只重视文化,但不舍得银子,不是说做不好,是很难做好。做企业文化不能没谱的乱花钱,一定得要有根据,让老板觉得你花的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才能更容易去推动。所以,在做企业文化项目的时候,不要打破老板的底线。因为他大笔一挥,可以让你做,也可以不让你去做。一般,最好是在他的预算范围之内去做,如果超支,需要给老板一个合理的数据支持,为什么预算同比增长了,要以理服人,因为数据很难骗人的。
B、不被认可的原因
第一,不符合老板的口味(此处,老板含主管企业文化的领导) 。
现在很多企业文化工作者常犯一个毛病。就是活在自我的世界里闭门造车,不看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总是觉得自己做的挺好,老板怎么不同意呢?写的方案怎么被打回来了了呢。那是因为,你没有了解到他们真正的需求。在此,告诉大家,原因是站位不一样,看得角度不一样,等你从现在的职位到达一个更高的职位的时候,你看的风景也是不一样。一定要多跟自己的上司和老板去沟通,弄明白他真正想的是什么。否则的话,他会让你觉得你不懂他。不要认为上司不如你,TA站在那个位置,自有TA那个位置所具备的能力。
我记得经常有人问我“王老师,你是东北人爱吃面吧?”我说,“我是东北人,但是我们东北盛产大米,你看这个商场超市很多卖东北大米的,所以我吃米比较多。”
这就是个人的传统思想观念阻碍了自己的想法,结果适得其反,判断错误。这大概就就是惯性思维。他说,“你东北人应该是膀大三粗,能喝酒,不怕冷,爱干仗。”其实这些都是错误的导向。在深圳的一个冬天,有朋友问“你们东北人应该不怕冷吧,冬天,东北都零下好几十度,那么冷,你都不怕。在深圳,这温度算什么呢!”,而事实上,恰恰说错了,“东北人呢,怕冷,因为是一个干冷,一个是湿冷。”
东北有暖气,而南方大部分地区没有暖气,在街上,穿得多的人群大多数是北方人,穿的少的基本上都是当地人。因为他们长年累月适应了这种冷气候,感觉温差不大。
这是一个在常见的不能再常见的问题,但却未必如大家所想的那样。
我们看问题,一定不能总用经验来判断,有时候经验也会害人,要学会分析,明辨是非。
第二,对公司传统和历史否定的态度。
很多企业文化工作者做事情总是站在过去。有些说以前的公司如何如何好,把现在的公司贬得一文不值。我说有点夸张,但确实大有人在。作为企业文化工作者,要明白文化是需要沉淀,需要传承,需要延续的。对企业历史和传统否定太多,那会有太多的羁绊,老板会不高兴的。老板的风格其实就是闲话最好的反应。你否定企业的传统和历史其实就是否定他。你可以提出建议,但不能全盘否定。
第三,无亮点,缺少可记忆性的传承性的东西。
作为企业文化工作者,千万拒绝跟风和千篇一律,要有自己企业独有的特色和风格。否则,有着别人影子的东西很难沉淀出自己好的企业文化。为什么大家学阿里,学华为?因为他们是在做自己,没有跟风。我们整天学这个学那个,都没有学成,最终把自己学没了。你学别人的“行”,但是很难学别人的“神”。因为每个公司的性质,实力、老板风格,地域文化都不一样,你说怎么复制。所以,要有决心和信心,打造自己企业的文化属性的这样一个优秀的项目。
比如人家阿里搞集体婚礼、搞离职同学会,你也在搞。但你搞的可能就是一次活动,他们就能形成自己的“阿里味儿”。因为他们在里面植入了自己的文化因子,所以呈现结果不一样。并不是说,马云他是一个名人,他就是对,但是他至少能在这件事儿上去用心了。为什么说华为艰苦奋斗?人家艰苦奋斗就能拿高薪。你搞这个艰苦奋斗,大家就穷苦逼呢。因为你学的是表面,而不是精髓。你认为艰苦奋斗是身体上的,而人家是精神上的。
华为的价值观是先要创造价值,才能分享价值。艰苦奋斗,创造出价值,你就可以拿到高薪。
所以,我建议:如果真心想做好企业文化项目,一定别跟着别人屁股后走,要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和特色。你跟着别人用法,永远无法去超越,永远是追星,不会成为明星,要学会引领。
第四,沟通不到位。
杰克·韦尔奇说过“管理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
企业文化不是文娱活动,是管理。我们项目之所以执行不好,就是因为我们沟通不到位,跟上级、跟下级、跟平级沟通不到位。记得我在做职业经理人的时候,我们搞年会。我都会跟项目组开一个整体大会,会上进行了职责分工,划分完毕,我会给每个小组开细分会。把每一个我想要的点,都要讲清楚。这样做起来就很少犯错误。不要怕麻烦,你发了一纸文件一句话就了事,是肯定不行的。我们前期复杂一些,你后期就轻松。不要认为,都是成年人,不会犯低级错误,这是大忌。
一定要讲清楚。比如,你让下属找一家粤式餐厅,你就不能说“你去找一家餐厅”。因为你发出的指令是经过思考,因为你知道客户的喜好,比如说客户喜欢清淡,不喜欢吃辣。因为去的人很讲究这个食材应用。如果你不告诉你的下属,他去了之后就直接找了个湘菜馆,那虽然领导客户嘴上不说,但是心里是不满意的。不要总认为事情没办好,都是下属的问题。一般请客吃饭,我都会问:你喜欢什么口味,有没有推荐的,有没有忌口的,多问几句,效果就会增加几倍。
其实每天的工作和生活并不一定都是轰天动地的大事,都是一件件小事组合起来的。如果把这个小事办好呢,大事就不成问题了。
第五,是不会借力。
很多公司就设置一个企业文化岗,什么都要做。这时候你怎么办呢?你得借力呀!学会向领导要人帮忙,学会主动请求同事帮忙。这也是让他们参与和了解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过程,不是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做企业文化就是整天吃喝玩乐,其实企业文化工作者也是很辛苦的,操碎了心。不然,你说你一个人吭哧吭哧干了几个晚上,辛苦不说,别人还说你效率低、不合群。你不要怕麻烦别人,一定要借力打力再去发力。
第六,缺少宣传造势。
我们做企业文化如何把看似很虚的东西坐实,一定要学会宣传造势。如果没有十足功力,千万不要只发一封邮件就了事,一定要线上线下的结合去做,把这个功夫做足了,只有这样的才能吸引大家的前期关注、中期报名、后期帮助传播和发酵。
在宣传这方面,你不要认为,你发了微信就不要贴海报了;你立了X展架,就可以省去了广播通知。你要通过各种渠道,照顾到不同的人群。有的人就喜欢线上,有的人喜欢线下,有的人在这个时间点看了,有的在那个时间点看了,有的人从来不愿意看邮件,有人只喜欢看腾讯通。各种情况,都大有人在。
我们必须把公司能够利用的全网、全媒体覆盖,到把戏份做足,这就叫造势。不然,很多时候,领导会问,我怎么没看到你发通知?没看到你的宣传?你什么时候发的?有这样疑问就说明我们工作做的不到位。你能结合的、能利用的,怎么就不利用起来?!你不利用,放着也是浪费资源。所以,我们要把这个戏份做足。
C、被边缘化的原因
其中有四点。一是,只停留在表面的文化娱乐活动。吃喝玩乐;二是,让大家感觉到你只是一个花钱的部门而不是创收的部门;三是没有做出大的成果,让别人记住你的好;四是,没有得到领导的关注。
第一,只停留在表层的文娱活动 吃喝玩乐。
我建议大家要把企业文化做专,让文化理念渗透到每次活动当中,以突显文化的力量。不要生日会就是吃蛋糕,让他感觉到温馨和关爱,感觉到家里都没有这么重视、没有这么隆重、没有这么尽心帮他办生日PARTY,而公司办到了。他会自豪,他会感动,他会感恩、他会帮你传播。
第二,让大家感觉只是一个花钱不是创收部门。
怎么解决呢?要想办法纠正这些人的错误想法。让大家知道,所有的部门都是花钱的。并且我们花钱全部用在每个人的员工的身上了,不是乱花钱。我们起得是凝聚人心、激励士气、约束行为、辐射能量的作用。举个例子:公司培训部门一年花去了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都不说是一个花钱的部门,它可比企业文化花钱大了去了。怎么衡量他们的成长呢?试听了一节课?一天课就很牛逼了吗?我看未必。只是大家根深蒂固,认为培训就是正而八经的学习,可以铸造企业的成长和经营。你们讲企业文化就是吃喝玩乐,可有可无,压根儿就没当成一种管理。
这就需要,我们企文人的努力,尽量用一些数据和案例说话,证明你在企业文化上的投入是有效果的。多做一些企业文化数据库管理工作。大数据时代,我们要做这方面的前瞻性管理。我们要相信,过几年,就是企业文化的天下,企业文化绝对不是一个配合的部门、可有可无的部门,它是一个主导地位很强的部门。现在,国家都大力强调文化自信、文化强国、文化制胜。慢慢的,我们要从经验管理开始,做到科学管理,现在是过度到文化管理的阶段了。
第三,没有做出大的成绩,但记住你的好。
这个是很多初级工作者的最容易犯得毛病是,总不敢迈大步,按部就班去做。我觉得,我们是在做一项创新的工作,不是死数据或公式,一定要敢于创新,敢于挑战,做一个吃螃蟹的人。我记得刚毕业的时候,胆子特别大,我刚入职不到二十天,就以新兵蛋子的身份挑起了公司年会总经理的职责。大干二十天,得到了董事长为首的领导们的点赞。当时,给年会的组委会,每个人分别是八百元、五百元、三百元不同的奖励,还有加餐和荣誉证书。十几年前,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在以往,是没有这种奖励的。从那个时候起,大家都愿意跟着我干了。领导对你印象好了,那有活动时,他一定会支持,支持再支持的。
第四,你没有得到领导的关注。
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是,你可能是一个内向者,不愿意跟领导打交道;二是,你很多活动没有请领导出面;三是宣传不到位;四是亮点不够。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多跟领导互动,多连接领导,让他知道你在做这件事,并且让他参与其中。其好处是,必要的时候他能为你站出来遮风挡雨,为你HOLD场子,解决你解决不了的问题,为你顺利的执行扫清障碍。
D、如何定位转变?
有两点:一是由文化娱乐活动向新经济管理方式的转变;二是与战略相匹配。刚才也提到了,我们要向其他模块儿一样,学着用数据来衡量。企业文化给企业带来的作用和管理,要真正上升到一种与战略相匹配的高度,而不是辅助性的工作。
【为什么解码,现已告于段落。下节内容是“解谁的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