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

对很多人来讲,我得说这是一本我不怎么推荐阅读的书,因为这本书有毒。读完以后,你会发现自己的阅读清单上又多出好几本要读的书,这是我说的不推荐的原因。


这本书实际上跟书名《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有关的部分也就是开头的那一丢丢,讲了一些作者自己关于读书的方法和如何写读书笔记的经验分享。具体点说,只有前面46页跟这个话题有关。书后面的大量的内容都是作者读了一些书以后的读书笔记。这些读书笔记其实相当于是帮助读者筛选了一些好书,而且还对这些书进行了一些介绍,特别是讲了与自己的相关的想法和扩展思考,你可以在决定读那本书之前了解一些大体的内容。所以我说,你要是看完这本书的话,一定会想阅读作者在书中提到过的那些书。

这本书里面提到的一些书简单列几本在最后面,如果你想看的话,可以买来读一读,至少作者的读书笔记让我想把这几本书放进阅读清单里面,我打算先买来,一本一本的按我的计划读完它。正好刚过去半年,我一年的52本书的余下近三十本书的阅读也需要填充阅读内容。有一些不太经常读书的人有时候会觉得不知道读些什么书,其实读书就是像我现在这样,找一个起点,不论是什么起点,读着读着,你就会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找到自己想进一步阅读的书。几乎可以这样讲,我读过的每一本书里面都会涉及到对其它书的介绍、推荐或者摘选。通过这些书之间的推荐,或者你有一些好奇心的话,是不难摸到一些经典的、或适合自己读的书的。有时候这种顺书找书很像跟着线索探案。有些时候你还会看到不同的书里面会对固定的几本书进行引用、推荐,这个时候直觉会告诉你:好书出现了。

说读书这件事情,不要害怕不知道哪里开始这段过程。不论你将来会读多少本书,你可能都会感觉到读书可能是一个比较不那么快的过程,在阅读的过程中,慢慢培养与书的感情,你会停不下来的。

结合我自己看书的感受,我对这本书里面提到的几个观点更加认同:

1)看书是讲缘分的。如果你看不进去一本书,可能你们的缘分还没有到。人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你看,自古书和人就是分不开的嘛。如果你把书当成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话,会更容易理解这句话,就像在生活中碰到的人,有些人你就是没有感觉,有些人你会一见如故,在有的人面前你话不投机,在有的人面前你又滔滔不绝。我想大概,可能就是这么个意思。读到这段儿的时候,也让我对“缘分”这个词有一个比较新的认识。以前常听人说跟某人认识是个缘分,我总觉得净扯,但是现在再想到这个词儿的时候,我认为以前的看法不太恰当。为什么?像张爱玲写到过的:在千万年之间,于千万人之中,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原来你也在这里。拿起一本书,有的能读下去,一口气读完了,有的读不下去,只好频频拿起又频频放下,大概人跟人之间的事情也多类似于此吧。

2)读书是很私人的事情。人说读书就是与作者的对话和交流,一点不假,而且这种交流更像是闭门的一对一交流。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想法、念想,而这些源自阅读和产生于心中的东西,当面对自己的时候,多数不是高谈阔论,豪言壮语,而更仿佛是窃窃私语。况且读书这种事情是一个人为之的,天然的不是个群体活动,即使一堆人坐在一起,书上的内容也是与一个个灵魂进行的互动和交流,所以说读书这个事情是一种比较个人和私人的事情。但是,如果在工作场合要分享读书心得这种事情的话,也并不是因为读书是私人的事情而不适合做。经由作者在本书里面分享的一些作读书笔记的方法,按一定内容格式,还是可以作有益的群体分享的。可能,读书的分享落于纸面也许能更容易些吧。

下面是作者在书里面分享的几种读书和做读书笔记的框架(仅针对经管类书籍):

框架一,

1)介绍作者

2)分享精彩片段,直接分享并讲述自己的类似经验。或者就在书中作者解决的问题讲述作者的经历,并分析造成其结局的原因、环境因素、方法、手段分别是什么。

3)总结书的价值所在,适合哪些人群,可以帮助解决哪些问题等。

框架二,

1)列出书所想要解决的问题。

2)作者看到目前社会存在的状况是什么样的。

3)作者认为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4)作者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

A,列出总结句

B,对总结句进行解释。

C,作者的方法是否可行

D,不可行的话,问题是什么,你自己类似问题的解决上的经验和感触。

5)如果你遇到类似的情况,你要如何解决。

框架三,

1)背景,作者的和写作的背景。

2)要解决的问题。

3)造成问题的原因。

4)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实,这本书是推荐阅读的,你该不会没看懂我的意思吧?

附:本书中提到的几本书(不是全部)

《奇特的一生》

《一以贯之》

《史上最简单的问题解决手册》

《整理的艺术》

《腾讯方法:一个市值1500亿美元公司的产品真经》

《禇时健: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

《微创新》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