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金庸作品集》共三十六本,基本上收录了金庸先生的全部作品。我在网上淘来的,书籍装订简约而美,字体大小适中,手捧一本阅读,纸页散发翰墨香,自有心快意畅。
只可惜的是,时间总觉不够。一天也不知忙乎什么,就那样匆匆过去了,一个来月仅读完了《射雕英雄传》和《碧血剑》,确是受益菲浅。
望着余下的几十本,心中有些发愁。它们就如一座座山峰,横亘在眼前,瞬间觉得自己非常渺少。读就发愁,人家金庸先生当初写出来,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啊。
如果有一比喻的话,那么,当初金庸先生是在造山,凭空造山,当然是非常辛苦的。而我现在读金庸,无非是在登山。仅仅还没登几步,就觉得力不从心,气喘吁吁了,便惭愧之至。
说句实在话,在上更文,也算是造山吧,不,严格点来说,仅仅是堆一些土丘而已,算不得造山。因为,山,任何人都可以造,但一个是得有恒心去造,一个是得造的好看。
有人造着造着就放弃了,有人虽然长年累月的造,但于外形、于神韵上总是欠那么一点火候。因此,这就必须去登山,游览名山大川,在胸中图形画景,仔细琢磨加以借鉴,方能造好自己的山。
金庸先生造的文学之山确是奇瑰,秀美。使人看着巍巍耸耸,高不可攀。一时回头再看自己造的所谓山,简直惨不忍睹。读过他的书之后,有时,真的是不想动笔了。这就如看了外面风景名胜,再回到自家,觉得是非常寒碜的。
可是,工程已经启动,再烂也要干下去。虽然一时造不出,但可慢慢琢磨他山的各类风光,不辞辛苦点点用心揣摩,耳濡目染久了,自然多少也能学得一鳞半爪,窥斑而见全豹。
其实,对于金庸先生的整个文集来说,虽然看着多,可是只要静心读下去,还是能找到进入大山的路径的。他在出版这套全集时,写了一个序,光这个序,我就读了好些遍。
因为,我觉得,一般来说,作者的序,是他高度文学思想的凝结。这里,有他关于对于文学艺术的一些深切体会,比其他的单纯谈文学艺术的来得真实。
我就看过不少这方面的专著,可是收效甚微,后来干脆统统束之高阁。我有时想,这些大谈特谈文学艺术的教授或专家,自己为什么写不出好的作品呢?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贩卖此类写作艺术的书籍多了去了,但你看这些谈家,有那一个成了作家了?基本上没有。后来一琢磨,大概那些所谓的写作艺术,估计都是互相抄袭或者洗文的结果。
因此,看着就如一束塑料花,虽然鲜艳,终归无用。当然也不是全然无用,你看过几本,至少轮到你去谈时,也多少有一些谈资,不至于让人认为是一个白脖。一句话,唬人可以,实用不行。
金庸先生的这个序写得非常好,很实在,很通俗,很中肯,完全是他在写作实践中的肺腑之言,比那些貌似高大上的文学理论好得远。用时兴话来讲,甩他们几条大街。摘录几段共欣赏:
小说是写给人看的。小说的内容是人。
小说写一个人、几个人、一群人,或成千成万人的性格和感情。他们的性格和感情,从横面的环境中反映出来 ,从纵面的遭遇中反映出来,从人与人的交往与关系中反映出来。
只写一个人的短篇小说多些,尤其是近代与现代的新小说,写一个人在与环境的接触中,表现他外在的世界、内心的世界,尤其是内心的世界。
言简意赅。这就是说,所有的小说,都是围绕着人来进行描写。而人又是有性格和感情的。着力挖掘人的感情,就要从他的性格上入手。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渲泄什么样的感情。
因此,在横面的环境中,将他纵向的生活遭遇展现出来,就如提供他一个大舞台,在上面尽情表现其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使外部世界与内心世界产生交融、分离、组合,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塑造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所以他说:
西洋传统小说理论分别从环境、人物、情节三个方面去分析一篇作品。而武侠小说也是一样,也是写人,只不过环境是古代的,主要人物是有武功的,情节偏重于激烈的斗争。
任何小说都有它所特别侧重的一面。爱情小说写男女之间与性有关的感情和行动;写实小说描绘一个特定时代的环境与人物,《三国演义》与《水浒》一类小说叙述大群人物的斗争经历,现代小说的重点往往放在人物的心理过程上。
这段的论述简明扼要,是通读金先生全部作品的金钥匙。环境、人物、情节,在他的作品中,始终是清晰的,饱满的而又迭宕起伏、引人入胜的。这是最大的看点。所以,读任何一部武侠小说,都不能只去看热闹,更要学会看门道。
当然,拿它进行阅读消遣也未尝不可,但是问题在于,你读一本书,总要知道它讲了什么吧?从中获取了那些收益。当合上书本时,哪些地方让你受益颇深令人难忘?对于你有何指导意义,从中得到了哪些感悟等等。
而进行写作性阅读更要注意了。这是借别人造山的经验,指导自己进行造山的最好的方法。环境、人物、情节,紧抓此三项进行解剖式阅读,就算抓住了牛鼻子。
一般来说,武侠类小说其情节的激烈程度非其它类小说可比,正因为如此,有些朋友在读的过程中,光注意这些打斗场面,而忽略了对小说基本要领的分析,虽然兴高彩烈进入名山大川,最终却空手而返,什么也没得到。
这正如我们不停的刷抖音、追剧一般,看得眼发花,头发晕,甚至得了脊椎病,关了手机屏,大脑中却嘛印象没有。这就悲摧了,至少,它表明你是在做一些无用功,毁坏身体不算,大好的时光就白白浪费掉了。
就金庸先生的这一段论述来看,他的小说全部归为武侠之类确定无异。那么,就按照金先生的指引,按照此类小说的套路去深入分析,就可获益多多。
当然,也可以进行比较阅读,比如《水浒》《红楼》是写一群人的。前者是单线发展,最后的归宿为梁山。在这一个个好汉奔向梁山的过程中,主要人物的形象便树立起来了。
后者却是多人同时塑造,在主要人物的站立起来的同时,另余笔墨着意刻画,同时并进,最后是曲终人散。前者相对容易一些,而后者却是难度大得多。
一笔画一二个人容易,一笔同时画七八个甚至几十个人物,且又画得维妙维肖,着实难度超巨。这也是《红楼》一直立于中国文学史之颠,无人超越的真正原因。
至于那些现代小说,所以侧重于对人物心理描写,这是因为现代社会对于人性的强烈回归。使小说的人性的重要性,以空前的力度显现出来。这也是符合大道的基本要求,符合对于小说关于写人的根本要求。
王小波的小说,基本上算是这样一种类型。前不久,我看过他的《白银时代》,对于人性的剖析和心理过程的展示,确是令人震撼。
但不管哪一类小说,抑或是艺术的表现形式,它们的基本内容是人的感情和生命。主要形式是美,广义的、美学上的美。就小说而言,是语言文笔之美、安排结构之美。是怎样将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哪种形式表现出来。
金先生这样论述,自有它的道理。我们以前所接触的那些高大上的作品,为某种目的服务的作品,大都是忽略了对人性的重视,搞得假大空。仿佛是一个怪胎。
有的不食人间烟火,有的好得离谱,有的坏得掉渣,完全是一种脸谱化的形象,谈不上丑,也谈不上美,给人的感觉是被阉割了的太监,不伦不类,不男不女,贩卖无穷的恶心与胃疼,因而被读者所唾弃,也在情理之中了。
可悲的是,现在依然有这样的文体,着实可见其流毒之深远。好在现在读者有大量的选择余地,不像过去全天下就那么几本书,你不看就会成文盲,成一个闲汉。现在你再装逼,读者不睬你,自然你这个南郭先生会混不下去的。
因此,还是金庸先说得实在:对于小说,我希望读者们只说喜欢或不喜欢,只说受到感动或觉得厌烦。我最高兴的是读者喜爱或憎恨我小说中的某些人物,如果有了那种感情,表示我小说中的人物,已和读者的心灵发生联系了。
确实如此。我读完《射雕英雄传》,喜爱上了郭靖和黄蓉。厌恶上了西毒欧阳锋。有时就气愤金庸老是不把他写死。
总之,其中的一系列人物引起我的感情的起伏,这就是金先生的魅力。
仰望高山,方觉自己的渺小。不过却不自卑。只要虚心苦读深研,也说不定就如郭靖学习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一般,学不全,弄会一二招,也足以有胆量在江湖上行走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