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个外国博士生面前,我终于哭了


在Dissertation Writing Centre论文指导中心, 三个博士生正在等待来咨询论文问题的研究生们。(学院有这个中心,但是去的同学并不多,负责指导论文的是我们的直系学姐)。

我去的时候,有两个博士生小姐姐我认识,一个是戴头巾的阿拉伯学姐Mono, 另一个是墨西哥小姐姐Chela,之前和她在language exchange语言交流中心一起练过法语。还有一个留着一头金短发的学姐,后来我才知道她叫Coralie。

早上收到导师的邮件,一连串的质疑和反问让我发现她还是对我设计的问卷不满意。在发给导师我设计的第四份问卷之前, 我和几个同学一起讨论过,我参考了他们的建议,结合我的研究问题,设计出了我认为最合适的问卷。

然而我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在把我设计的想法发邮件给导师之后,我去了论文指导中心, 想听听她们的想法。我没想到这一次会是这么地刻骨铭心。

一开始我陈述了自己遇到的问题,坐在我旁边的Chela耐心地询问我给导师发了哪些想法......我说我把问卷打印出来了,想给她们看看,找出我没有发现的问题。

听到这儿,坐我对面的金发学姐立马说:“抱歉,这不是我们职责范围之内的事,你应该去联系你的导师。”

我反问她: "那请问你们的职责是什么?”

“你们在论文方面遇到什么问题,我们可以给你建议,不会给你答案,我们不会帮你分析像问卷这种具体的细致的问题。我可以推荐你看如何设计问卷的相关书籍,设计好坏是你自己的事儿!”

超快的语速和强硬的态度让我很不舒服:“如果你们不是根据每一个学生不同的论文题目来分析,对具体问题给出指导建议,而是千篇一律地给他们笼统的建议,那有什么意义呢,难道只是为了完成学校给你们布置的博士生十几个小时的辅导任务吗?那这个中心不是形同虚设吗?”

她显得更加激动,并且用上了一些肢体动作:“我们会考虑你遇到的问题,我们会帮你指出存在问题,会引导你思考更多存在的问题,只是我们不会告诉你答案,也没有答案,你需要自己分析。想一想,好好想一想,这是你自己的论文......”

这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不需要你们再告诉我还要考虑哪些问题,我导师已经抛给我了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已经不想再考虑更多的问题了,我快要崩溃了,呜呜呜呜......”  所有的委屈,付出和承受的压力在这一刻化成了泪水。当时的我没有忍住,压抑了许久的情绪在这一刻得到了释放。坐在我旁边的墨西哥小姐姐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试图安慰我,她用柔和缓慢的语速告诉我:“亲爱的,我想给你看一张图,这个不关乎论文,但是希望能帮到你。”


“在这幅图上, 81是要达到的目标,我们有很多种方法可以达到。比如9x9, 8x10+1 等等。”

“我想让你明白的是,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不同的方法达到相同的目标,所以无论谁给你的建议都是他们的方法,你需要找到适合你自己的方法,在这里没有唯一答案,也没有正确和错误,一切需要你自己决定。

阿拉伯小姐姐坐在我的对面,一直笑着跟我说话,告诉我不必等导师回邮件,做好你该做的事,在等待回复的期间可以完善论文的其他章节,如果你写的每一点都有理有据,都能找到相关的文献作为理论支撑,逻辑清晰,相信你的导师会认可的。

我不知道金发学姐什么时候出去了,当她回来的时候,手上拿着一本书,把它递给了我。


或许是被我刚才突然的哭泣吓坏了,我还在抽泣着,金发学姐告诉我,这本书是她读博期间写论文用的, 里面涉及每个部分要写什么内容,如何罗列论点,如何使文章更有条理性,等等, 对写专业的学术论文很有帮助。她说可以借给我看,直到我写完论文,如果中途她需要,会给我发邮件。


她翻开书页,给我展示了一个章节,告诉我哪些需要重点看,哪些可以忽略。

最后,她认真地看着我的眼睛说:“你今天那么伤心,我感到抱歉,我希望你不再那么伤心了。你需要有自信,你要记住,做学术研究的时候你不再是一个学生,没有人告诉你对与错,你是一个研究者,你要对你所研究的问题负责,并且为寻找研究结果开辟一条你自己的研究路。

半个多小时很快就过去了,双眼红肿的我离开了writing centre指导中心,在和导师通话之后决定去Aldi超市买点食材。我没有坐公交车,喜欢走路。因为一个人慢慢走路的时候可以思考很多问题。

七月中旬我的西班牙导师离职了,于是我遇到了现在带我的导师。

她是负责翻译领域的研究,对论文中的措辞要求很是严格。

英文中虽然有很多同义词,但并不是随便哪个单词都适合放在学术论文里的。

在前导师的指导下我改了两次问卷,在新导师的指导下我又重新设计了两次,然而第四次的问卷设计还是被打了回来。

我的自信心一次一次地被磨灭,但是又不得不想办法一次次地重获信心,说服自己不断坚持。

我之前羡慕那些问卷设计被导师轻易通过的同学,他们的进度比我快很多了。

还有一些在朋友圈秀自己的导师超级好的同学,面谈的时候亲手帮自己在笔记本上记笔记,帮自己想思路,想写的内容......我想如果我把这些譬如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拿去问导师,我知道她一定会说,这是你的论文,我又不能帮你思考,你要自己拿主意,导师只是起着引导你思考的作用。

其实不是害怕失败,不是不能坚持,只是承受不起自己的努力付出被一次又一次给否定,却又不知道努力的方向。

一次次的熬夜,一次次的失眠,甚至每天的三餐可以变成两餐。

导师不会告诉你该怎么做,只会告诉你这里不合适,告诉你设计问卷不是走形式,而是要想办法与你研究和讨论的问题匹配。

没有多少人会在意你努力的过程,大家关注的是最终的结果,因为相比过程,结果更有说服力。

当我能看出班级群里发放的一些填写问卷存在的问题;当我帮一个同学回答采访问题时,发现其中一些问题的设计方式犯了我之前的错误;当我能很快搜索并判断哪些文献是我需要的时候......我明白了,自己曾经走的弯路,其实在为自己的未来铺路。而在这个过程中,你在悄悄地成长。

我终于懂了,其实两个导师不同方式,对我犯的不同问题的指正,让我收获了双倍的知识财富。

因为有了自己的亲身付出和经历犯错的过程,避免了以后在同一个地方再次摔跤。

我不再羡慕其他进度快的同学,不再羡慕那些拥有所谓“好”导师的同学。

因为每个人的路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经历和收获也是不同的。

买了两大包一周的食材,在车站等车的时候拍了下面的图,这样的好天气也让自己的心情变好了。

在心里对自己说:“你要对自己有信心,按照导师的要求来改问卷和discussion讨论部分的思路, 不要气馁,说不定下一次就过关了呢。”


买完菜,回寝室折腾给自己做了顿饭,然后带上laptop笔记本去了图书馆。

我重新打开自己设计的问卷,根据导师的质疑点和提问再一次思考,修改。

我坐的位置方圆十米之内没有人,这很适合我,因为独处的时候思路会变得更加清晰明朗,没有人打扰。

当我看到word文档里一排排英文单词渐渐变得模糊, 我知道自己的泪水又一次涌了出来。我无法控制它,无法抑制自己的情绪。于是任由它肆意流淌,我眨眨眼睛,让那些还在眼眶里打转的泪水涌了出来,然后继续修改我的问卷......

终于,我收到了导师发的邮件;终于,我的问卷和匹配的讨论内容过关了;终于,导师同意我可以开始收集数据了。


虽然没有如释负重的感觉,因为收集数据又将是一件“大工程”,但是目标更明晰了。找不到努力方向的时候是一种痛苦的煎熬,因为盲目的努力可能让你所有的付出前功尽弃。你可以慢一点,但是一定要脚踏实地。只有找准方向和目标,你的努力才有意义。

我只有墨西哥小姐姐Chela的What's Up (国外一种通讯软件),于是我发消息给她,告诉她我的导师终于认可了。感谢她,并让她把我的这份感谢传递给另外两位博士小姐姐Mono 和 Coralie。


我是在金发小姐姐借给我的书里发现了她的名字Coralie,读起来很好听呢。


时间总是跑得那么快,但是在它路过的时刻,总会留下它的影子。已经过了一个多星期了,我才在写论文的空隙时间里敲打出了这篇零碎的文章。它记录了我的挣扎和成长,是一段让我刻骨铭心的记忆。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三个外国博士生面前,我终于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