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成长》坚韧人格养成手册

我们为你准备的书是《逆境成长》。

曾有这么一段新闻:话说2006年,建宁县的理科高考状元小叶考入了浙江大学,但到了大二那年期末考试,他却多门科目挂科。

在所有人的赞扬声中长大的小叶一时无法接受这个打击,也不敢回家面对父母,于是他选择了逃避,既不上学也不回家,在外面流浪了整整十年,靠捡破烂为生。

按理说,从县城考到浙江大学,是很不错的,然而小叶却把这一手好牌打烂了,从天之骄子沦为流浪汉。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关于这点,心理学家曾指出,一个人事业成功必须具备高智商、高情商和高逆商。

小叶从高考状元沦为街边拾荒的流浪汉,其实就是因为他缺乏逆商。

也就是说,在家乡亲人朋友的赞扬声这种顺境下,他可以正常甚至超常发挥。但是,面对大学学习环境的完全不同,在这种逆境下,他就丧失了解决困难的能力。

可怕的是,小叶的情况并非个例,据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课题组调查研究:32.5%的孩子害怕困难,19.5%的孩子认为自己经不起挫折。

还值得注意的是,不仅孩子需要提升自己的逆商,面对高压生存环境的成年人也需要提升自己的逆商。提升逆商,才能在一次次的挫折里积蓄力量,在机会来临之时逆风翻盘。

那么,我们该如何提升自己的逆商,在逆境中积蓄力量呢?

今天学习的这本《逆境成长》就是给想要提升逆商,在逆境中获得成长的我们一份知识宝典。

这本书由三位知名的心理学博士共同完成,其中小乔治·S·埃弗利教授是现代压力管理创立人,人类韧性领域先锋人物,他在美国联邦应急管理署、美国联邦空中法警及联邦调查局国家学院担任顾问。

第二位作者,道格拉斯·A·斯特劳斯教是组织管理及组织心理学博士,同时他也是巴尔的摩CEO俱乐部的创始人及主席。

本书另一位作者丹尼斯·K·麦科马克则是原海豹突击队成员,也是人类行为学博士和心理学博士。

这三位作者强强联合,共同探讨如何在逆境中寻找机会。在糟糕的环境中怎样才能越挫越勇。

通过他们在自己行业领域内的阅历和观察,他们发现,想要摆脱困境,我们就一定要培养自己的坚韧人格。

这三位作者通过科学分析、学术和历史的回顾,得出了培养坚韧人格必需的三个要素:积极乐观的心态,果断的行动和人际关系的支持。

通过践行这三点,培养自己的坚韧人格,《逆境成长》的三位作者不仅让自己成功摆脱困境,也为无数在困难前畏惧退缩的人带来了一种面对逆境的全新理念。

这其中也包括迈克尔·乔丹、乔布斯、强生公司和海豹突击队等知名人士和企业。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解读《逆境成长》这本书的精华内容,手把手教你从这三个角度培养自己的坚韧人格。

学完之后,你将更加坚定培养坚韧人格的必要性,它将帮助你在逆境中坚持到底,让你在高压之下也能头脑清醒地去做正确的决定。

让你在遭受打击之后仍然可以迅速恢复,高效投入到下一轮的工作中去。

如果你学会了培养坚韧人格的方法并在生活中不断实践,你将会获得终身受益的能力,当别人在逆境中绝望哭泣,你却能在高压之下借力而起,书写完全不同的精彩人生。

下面让我们开始学习吧!

《逆境成长》这本书中提出,我们应该从积极乐观的心态、果断的行动和人际关系的支持这三个方面来培养坚韧人格,在逆境中成长。

01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

首先我们来说说,逆境中的积极乐观心态。

问你个问题,如果你在沙漠中行走时口渴难耐,这时候你的背包里还有半瓶水,你是会说“完了,只剩下半瓶水了,我一定走不出沙漠了”,还是会说“还好还有半瓶水,我一定能在喝完这瓶水之前走出沙漠的”。

如果面对这种情况,你的回答是后者,那么恭喜你掌握了在逆境中获得成长的第一把钥匙——积极乐观的心态。

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的人,总是对未来充满期待,他们不仅比悲观主义者更坚韧、也更能承受苦难,有更明确的目标,更加能够付出,也就更加容易走出困境。

但所有乐观主义者都能成功走出困境吗?其实未必。

假如你被困沙漠需要救援,你坚信自己终能获救,这当然比悲观主义者直接放弃希望要好得多,但问题是。

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原地静坐着等待救援,还是想方设法联系外界,为救援者留下显眼的印记?

如果你的选择依旧是后者,那么你一定是能成功走出困境的那类人,即积极型乐观主义者。

这也是这本书的三位作者通过一系列的访谈,发现的一个秘密,原来“乐观”这件事也是要分类,不是所有乐观都是对的。

这个秘密告诉我们,乐观分为消极型和积极型两种。

简单来说,消极型乐观主义者希望事情能变好,也相信事情能变好,但这些人仅仅是希望,仅仅是相信,他们把局面的控制权交给了别人。

而积极型乐观主义会用行动使事态好转,他们有着积极的心态和对成功的强烈渴望。

成为积极型乐观主义者,不管身处哪种不如意的境况,都能更好地把握机会,摆脱逆境的困扰,走向成功。

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自己成为积极型乐观主义者呢?我为你总结了两个步骤。

第一、每天你都要告诉自己“我一定能行!我一定可以解决眼前的困难”。

这并不是毫无依据地给自己打鸡血,而是心理学上一种叫“自证预言”的理念,即对人类行为的预测可以影响行为本身。也就是说,如果你认为自己能成功,你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同理,如果你认为自己会失败,那么你失败的可能性也会增大。

“自证预言”有这么神奇的效果,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当你认为你在一件事上会失败,你就会不知不觉地在这件事上花费最少的努力和热情,你也就心甘情愿地接受失败的结果。

但是,如果你觉得你在这件事上能够成功,你就会情不自禁地投入大量的精力、热情和韧性。

你不会甘心接受刚起步就失败,你会把这种失败看做是一次小小的“意外”,是你成功路上必须经历的小小关卡而已,也就会想法设法解决眼前的问题。

所以根据“自证预言”的理念,我们每天鼓励自己,是在利用积极的预测来为自己塑造成功的未来。

第二、除了自证预言,给自己加油打气,你还需要不断培养自己的成就感。作者认为,培养积极型乐观主义的最佳方法就是体验成功,把预言变成现实。

虽然你可能并未取得过什么惊人的成就,但你可以在每一次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成就感。

但也不是所有任务对你来说都能轻轻松松完成,你很有可能接到太过宏大、复杂、陌生的任务。

这个时候你一定要学会应用“瑞士奶酪法则”,把宏大的任务分解成更小型、更容易操控的步骤,一次只完成一个小的步骤,这样执行起来就会容易得多。

并且,面对不熟悉的任务,你一定要学会事先演练。你要提前想到这次任务中最具挑战性的部分。

把你的应对措施和解决办法都事先演练好,只有预想到自己最薄弱的部分,把产生的不利结果最小化,才能在陌生的任务中游刃有余,从而收获成就感。

这两个步骤听上去并不难操作,而你需要做的是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应用这两个步骤来培养自己成为积极型乐观主义者。

不管遇到怎么样糟糕的状况,你都要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一定能够解决眼前的困难。

并且,你要在日常的任务中不断收获成就感,来体验成功的感觉。只有这样,你才能成为一个积极型乐观主义者,把握逆境中翻盘的基础。

02果断行动

此外,想培养坚韧人格,在逆境中获得成长和突破,仅仅拥有乐观心态,成为积极型乐观主义者还不够,你还需要果断地行动。

正如歌德所言:“仅仅知道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运用;仅仅有意愿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行动。”

我们为什么需要果断行动呢?老话说:“先发者制人,后发者制于人。”果断行动可以帮助我们减轻挫折、助力回弹、并在我们经历挫折之后促进自身的成长。

现在,问问自己:你是一个可以果断行动的人吗?

如果你不确定答案,不妨来回答我提出的这几个问题:

问题1:你是不是经常纠结如何做决定?不知道怎样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

问题2:遇到艰难的决定,你更倾向于听从亲人、朋友的建议?

问题3:对你来说,做决定是件很困难的事吗?

如果你大多回答了“是”,你必须要警惕起来,不要再犹豫不决、摇摆不定,你很有可能已经因为缺乏果断的行动力而错失了很多机会。

细细想来,阻碍我们行动的原因可以大致分为两种:

第一、害怕失败,这类人把事情的成败看得非常重要,他们希望自己做出决定之后可以一帆风顺取得成功,所以他们会因为有可能发生的失败而犹豫不前。

第二,时间紧任务重,导致无法马上做出选择。有时候我们难以做决定不是因为事情有多复杂,而是因为选择太多,而你又哪个都想要。

那么,想要获得果断的行动力,你就要先弄清楚自己迟迟不肯行动的原因究竟属于哪一种,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找到破解的办法。

我们做一个情境假设:假设你是因为照顾小孩而在家里当了很多年的全职妈妈,小孩长大上学以后你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这时候你觉得自己呆在家里有点无聊,想要重新找一份工作。

然而,你只是嚷嚷着要出去工作罢了,却始终没有行动起来,这是为什么呢?

回想一下刚才说过的阻碍我们行动的原因。有可能你是担心自己当家庭主妇的时间太长,不再年轻、又很久没有接触过专业的工作,你害怕面试的时候被企业拒绝,也害怕自己无法胜任专业的工作;

有可能是因为你害怕自己一把年纪再出去和一群年轻人同台竞争时别人嘲笑你;也有可能是因为你眼前有很多选择,你不知道自己该选择什么工作才能兼顾家庭与事业。

针对不同的原因,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假如你是因为害怕自己失败而不肯行动,你不妨应用“帕斯卡赌注理论”,在行动之前问自己这四个问题:

如果我做了,最好的结果是什么?

如果我做了,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如果我不做,最好的结果是什么?

如果我不做,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你可以依据我们设定的情境试着回答这四个问题,如果你跨出这一步去找工作了,最好的结果是你得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最坏的结果无非是你被拒绝,回归家庭照顾孩子。

如果你不肯去尝试,最好的结果是你依旧在家相夫教子,最坏的结果是你日复一日宅在家里,完全丧失了自己的职业魅力,时间一长孩子和丈夫都不再珍惜你的付出,甚至嫌弃你这些年来一直原地踏步。

这样梳理完答案,你会发现如果你积极行动起来,最坏的结果也无非是维持现状,但你如果继续拖延,就会错失改变自己的机会和成功的可能性。权衡之下,机智的你一定会马上行动起来。

如果你是因为时间紧、选择多而无法作出最佳选择,你可以应用“奥卡姆剃刀理论”.

当面对几种方案时选择设定最为简单的一个,简单来说,就是你要明白自己的核心诉求是什么,并依据你的核心诉求来做出最后的选择。

比如你想出去工作,你要想清楚,你做这份工作的核心诉求,是想赚钱养家?想自我提升实现自己的价值?还是只想在照顾家庭的同时打发一下闲暇时间?

想清楚你的核心诉求,你就能在众多工作中选择最适合你的那一个,而不是迷失在众多offer中迟迟做不出决定。

所以,想要获得果断行动力,我们首先要认清楚自己是因为害怕失败还是选择太多而导致不能马上行动,然后利用“帕斯卡赌注理论”和“奥卡姆剃刀理论”来锻炼自己的果断行动力。

方法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也需要长期有意识的锻炼,果断的行动力也可以说是少数人才拥有的稀缺资源。

但如果一个人拥有他人所不具备的优秀品质,那么这个人在大家眼里就显得更有魅力、有勇气、更能获得成功。

所以说,如果在别人犹豫不决的时候,你能表现出非凡的果断,你就很有可能受益于此,成为别人眼中的人才。

这个在心理学上叫“晕轮效应”,一旦你运用好这种效应,你会用更加积极的眼光看待你自己,再加上“自证预言”。

有了这两者的助力,你的未来就会朝着更光明的方向大步奔驰。

03寻找人际关系的支持

以上我们学习了积极乐观心态和果断的行动力,但想要更快脱离困境、在成功的路上走得更远,你离不开人际关系的支持。

前两年,有一次演员刘涛在丹麦丢失了价值400万元的行李,她报警却没有得到回复,无奈之下,她只好发微博向大家求助。

湖南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汪涵得知这件事以后,第一时间联系了丹麦驻华大使馆,拜托大使馆和丹麦警方联系,推动案件进展。

在各方的推动之下,刘涛终于顺利找回了自己的行李。

你看,即便刘涛已经是国内知名的演员,她出门在外也会身陷窘境,好在有人际关系的支持,她才能顺利追回自己的资产,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

同样,在我们日常的生活里,想要摆脱困境,也必须有人际关系的助力。

比如:你想进一家心仪的大公司工作,你需要有靠谱的朋友的推荐;当你想读知名大学,需要有知名导师的推荐;当你在工作中手足无措,你需要有经验的同事为你指点一二;当你失意沮丧,需要朋友的支持鼓励带你走出困境。

就像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当你拥有强大的人际关系支持系统,你达成目标的概率会大大提升。

寻找到人际关系来支持是可以让我们事半功倍,所以很多刚入职场的年轻人会疯狂积累人脉,用自己全部的业余时间参加各种社交场合。

看着自己微信好友的人数越来越多,心里就会有一种不断积累人脉的满足感。

然而,以为自己认识的人越多、越厉害,将来自己借助人脉的力量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这种想法,不一定是对的,你认识那么多人脉,也不一定是万能的。

举个例子:

记者小刘曾和我们分享过他的故事,因为职业的关系,他采访过很多我们熟知的名人大佬,在采访结束后,他总是积极去加大佬的微信,时间一长,他的微信好友里既有高官教授,也有明星富豪。

每次大家聚在一起聊天,小刘就夸耀自己人脉广、本领大,大佬认识得多,在各行各业都插得上话,我们再难办的事到他那就是一句话的事儿。

然而,当小刘真的遇到困难的时候,他翻遍了自己的微信通讯录,给很多大佬发消息求助,却没有一点点回音。

小刘一直想不通为什么,其实答案很简单。你想建立能为你提供支持的人际关系,就要知道别人为什么要为你提供帮助?我们必须明白人际互惠最强有力的一个原因是——你对我来说是有价值的人。

而小刘只是电视台的不知名记者,因为职务之便,他才能接触到这些身居高位的大佬,他与大佬之间的互动,不过是录制节目时台本上简单几句对白,采访一结束,他们之间就没有任何关系了。

总的来说,小刘并没有体现出他的价值,大佬自然也不会大发善心理会他的求助。

你要知道,人际关系的能量就像一串数字,个人价值是数字的开头,结识的人脉才是数字后面的0。开头的数字如果是0,那人脉的能量也就是0,开头的数字越大,人际关系产生的能量也就越大。

想要依靠人脉,让自己在逆境中拥有更大的力量,除了不断提升个人价值外,我们可以学习一些小技巧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寻找能向你提供社交和职业支持的人。

这需要你找到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然后经常光顾你有可能遇到这类人的地方,慢慢和他们建立友谊,学习他们的成功之处。

比如:你想尝试成为一个育儿博主,你不妨多关注一下育儿领域的优秀博主,多和他们互动,向他们学习,当你们熟悉起来,这些大V博主就很有可能为你的发展提出建议。

如果你本身也足够优秀,他们的推荐也会让你的起步阶段减少很多波折。

学会欣赏别人。

著名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被人欣赏。”只有别人欣赏你,他才可能会帮助你,但如果想被别人欣赏,首先你要学会欣赏别人。

具体来说,对待孩子,你要充满爱心地引导他们;对待长者,你要表达对他们的尊敬和感激;对待伴侣,你要为他骄傲,对他忠贞;对待信赖你的人,你要在他们需要帮助时陪伴在他们身边,给予他们坚定的支持。

第三,要有耐心。

在人与人沟通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不顺畅的时候,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去理解别人到底在说些什么,也要尽可能向外界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

只有耐下心来达到有效沟通,我们才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四,开口之前先倾听。

如果你认真观察,不难发现社交场上最具魅力的那些人都很善于倾听.

他们在与人交谈的时候会时刻关注对方,让对方觉得他对自己分享的内容很感兴趣,试问有谁会拒绝一个认真听你说话的人呢?

第五,谈话过程中积极应答。

想要在短暂的交谈中获得别人的欣赏,争取有效的人际支持,不仅需要欣赏对方、善于倾听,还要在谈话的时候积极响应对方,推动对话继续往下进行。

想推动对话继续,只靠应和是不够的,你需要在对方说完一件事后,叫出对方的名字,用你的话把他刚刚说的要点重述一遍,随之再抛出一个问题。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的朋友阿雅告诉你:我得到了北京知名企业的一个工作机会,但离开家乡去那么远的地方让我产生恐惧,我有点纠结自己到底要不要去。

应用我们所说的积极应答的策略,你就可以说:阿雅,我真为你高兴,恭喜你得到这么好的工作机会!这确实很难做出选择,你是怎么考虑的呢?

你的追问会让对方觉得自己很重要,从而她会更多地谈到自己的想法,而当对方谈论自己谈论得越多,他就越可能自己解决问题。

这五个小技巧并不算很复杂,但却能为你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这会让你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更容易赢得别人的好感和信任。

如果你在此时恰好又拥有很强的个人价值,相信会有很多人愿意在你身陷困境时伸来援助之手。在高质量人际关系的支持下,相信你一定能事半功倍,顺利走出困境。

到这里,你就学会了《逆境成长》的全部精华内容。

漫漫人生几十年,我们每个人都难免会遇到挫折,但问题的关键是当我们身处逆境的时候,我们会如何应对。

弱者在逆境里崩溃,他们选择逃避,甚至一蹶不振,但真正的强者,是敢于在风雨里起舞,他们会把每一次挫折看作一次经历。

就像尼采说的:“那些无法击垮我的东西,让我变得更强大。”

我想为你总结一下,在《逆境成长》一书中,我们掌握了坚韧人格的三个核心要素是积极乐观的心态,果断的行动,以及人际关系的支持。

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我们需要利用“自证预言”,每天为自己加油打气,并通过拆解任务和提前演练的方法,在做事的过程中不断培养自己的成就感。

培养果断的行动力,我们需要弄清楚自己迟迟不行动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如果是害怕失败,你可以应用“帕斯卡赌注理论”来详细分析行动的利弊,如果是因为选择过多,你可以应用“奥卡姆剃刀理论”,选择最符合自己核心诉求的行动方案。

高质量人际关系的支持能让我们在逆境中事半功倍,我们可以通过向高质量人脉靠近、学会欣赏、耐心沟通、学会倾听以及积极应答这四个小技巧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但你必须清楚别人帮助你的前提是你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

只有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果断付诸行动,并不断寻求高质量人际关系的支持,我们才能培养坚韧人格,在逆境之中触底回弹,在不利的局势中化被动为主动,掌控自己的人生。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亲爱的朋友们,再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逆境成长》坚韧人格养成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