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被打到大,当妈以后我再也不信“棍棒底下出孝子”这种鬼话

大家好,我是李壮壮。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打孩子”这件事。

-----------------------------------------------

当妈妈以后,人手好几个宝妈群。

我有一个微型但是全能的宝妈群,大家的交集不仅限于线上,也经常会约附近的宝妈一起出来玩。

前几天,群里一个宝妈突然说了一句:“我又把我女儿揍了。”

一看这个“又”,就知道她肯定不是第一次了。

但是显然,她的举动并没有起效,不然也不会一次又一次打。

不出意外,群里又开始了互相吐苦水,讨论的主题就是:打孩子。

壮壮原本是个安静的吃瓜群众,却突然被cue了:“我最佩服壮壮的一点就是,她没打过孩子。”

突然被提到的壮壮:一脸蒙圈·JPG。

我确实是有很多次劝过她们不要打孩子。

劝的理由很直接:我被打过,所以我知道被打的孩子心里大概在想什么。

我是个脾气很坏的人,这种坏脾气,不是说我无缘无故地针对别人,而是脾气很暴躁。

巧得很,我爸爸脾气也很坏。

心地善良,脾气暴躁。八个字完美概括。

从我有记忆开始,我没少挨打。

因为犟嘴。

我很小的时候就会在被打以后离家出走。

但是没地方去,于是就缩在乌漆嘛黑的巷子里,等到害怕到不行的时候再灰溜溜地回家。

印象很深的是我十几岁的时候,那时候跟我爸的关系已经很紧张。

不记得是因为什么事,我爸抡起一把椅子就冲我砸过来了。

我当时的想法:

1. 干脆把我打死得了。

2. 你要是打不死我,等我长大了,我一定巴拉巴拉巴拉……

3. 我要赶紧长大,离开这个鬼地方。

这几个念头在脑海里疯狂转圈圈,并且内心产生了无比的愤恨。

所以尽管我妈告诉我“其实你爸很疼你”,我都在心里暗暗冷笑:“你说的是什么鬼话?”

我们俩的紧张关系,到我谈恋爱也没缓解。

那时候我整个人非常阴郁,整夜整夜不睡觉,窝在走廊里看各种乱七八糟的书。

然后我男朋友来了。

怎么说呢?

一个处处跟我爸相反的男人。

脾气好,宠我,天天给我讲笑话,告诉我人一定要多笑笑,笑起来了,人就开心起来了。

实事求是地说,如果如今的李壮壮有一点让大家觉得我是个温暖的小太阳,那一定要感谢当年的男朋友如今的我老公。

我义无反顾,就想跟他在一起。

因为暖。

因为他说,他爸妈从来没有打过他。

我简直对这种神仙家庭心向往之。

800公里的物理距离都没拦住我远嫁。

扯远了,回来孩子这件事上。

我为什么不打孩子?因为我下不去手。

每个当妈的都有过那种被气到发抖的经历。

以前总结了一句话,当妈的感觉就是“要么心被暖化,要么气到爆炸”。

我就是在这两种状态里来回切换,活得像个精神分裂患者。

“恐怖的两岁”到来的时候,我觉得我女儿简直是个“狗都嫌”。

不管你说什么,她永远有“我不要”等着你。

吃饭、洗手、换衣服、睡觉……想要一步到位?不存在的。

但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也没有真的动手打过女儿。

因为每次手掌高高举起的时候,心里就会立刻有个声音给我“刹车”。

“停下,住手。”

在我犹豫的这一瞬间,被赶跑的理智又回到脑子里占领了制高点。

然后就真的打不下去了。

我在群里问那几个妈妈:“你们打孩子之前,不会犹豫吗?”

有一个妈妈秒回:“打的时候毫不犹豫,打完以后悔不当初。”

为什么悔?

因为伤了亲子关系,问题也没解决。

另一个妈妈的回答更绝:“为什么要犹豫?打了心里爽了再说。”

你看,有时候你打孩子的理由根本不是孩子做错事,而是为了你体内的小怪兽

在很多父母的身上,“打孩子”不是出于对规则的敬畏,而是把“虐待”等同了“教育”。

我知道有人会说:“那有时候孩子就是不听话啊,不打没办法!”

你确定,你是用到了所有办法,孩子都没法沟通吗?

太多时候,我们着急让孩子“听话”,却不去看看孩子在想什么。

我们太着急达成目标,却不愿意走太长的路。

于是,“打”就成了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

所以,归根结底,打孩子,其实是父母对自己无能的发泄,以及在教育这件事上的偷懒。

知乎上有个网友说,她27岁了,没挨过打。

问爸妈为什么不打孩子,爸爸轻飘飘地说了一句:“说不通的孩子,打了也没用。”

打孩子,说到底,就是“恃强凌弱”。

父母用自己的强势传递给孩子:因为我比你强大,所以你要听我的,如果你不听,那你就要挨打。

所以,今年我在老家看到一个儿子打骂年迈的父亲时,一点都不惊讶。

因为在我小时候,我就经常看见他被父亲抡起棍子打。

所谓的“养孩子”,不是把孩子养大,再去经历下一场轮回。

而是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里,和孩子一起去热爱这个世界,然后,疗愈曾经的自己。

-----------------------------

作者有话说:

我并不认为我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是一个完美的妈妈。

如果非要给自己打分,我觉得60分勉强及格。

但是,在“打孩子”这件事上,我一直立场坚定地投反对票。

爱会传递爱。

暴力只会传递暴力。

其实你们大概能感觉到,哪怕今天在写这篇内容的时候,我也对当初挨打心怀怨愤。

因为“疼”这件事,被写在了回忆里,想起来一次,就哆嗦一次。

如果可以,我甚至想回去抱抱那些年缩在小巷子里的我自己。

可惜,没人去拥抱我。

晚安。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小被打到大,当妈以后我再也不信“棍棒底下出孝子”这种鬼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