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剑”下留情

甘肃白银马拉松,遭遇罕见极端天气,二十几人遇难,这么大的灾难之下,有参与者幸存该是件幸运的事。

幸存者张小涛被牧羊人救下后,目前已经回到河南,他只是想告诉大家: 他是这场灾难的见证者。没想到竟引来层出不穷的“网络暴力”攻击,甚至有人在网络上用暴力的语言攻击:让他去死,说他的:“前6名中唯一幸存者”这句话是在炫耀…等等。这让他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并去找心理医生疏导。与那些罹难的队友相比 名次的多少已经不重要了,更没有什么炫耀的,却成了网络攻击的理由?极端天气没有夺走他的生命,可这些极端的暴力语言却令人窒息?这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这些网络暴力的键客都是什么心理呢?

1、网络虚拟形象重塑。在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在网络上发表言论变得方便快捷,网络赋予每个人平等的发言权,同时,网络的虚拟性使每个人都能够随意在网络上塑造自己的“形象”,人们在刻意塑造自己的“网络形象”时,心理上的缺失会导致心理失衡,从而需要大量的关注来弥补这种缺失和失衡,所以,在一些网络暴力事件中,我们不难看到许多事件参与者 以一种道德制高点的姿态对他人进行审判,说着许多“何不食肉糜”的话,以博得他人关注。

2. 自我意识过剩。在一个平等的交流模式下,有些人会出现社会化进程不完整。他们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而是一直保持原有视角去看待世界。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认为自身是世界的中心和主体,自己以外的人全是客体。这些人总是用自己的个人经验去观察、审视其他人,即自我意识过剩,太过于以自我为中心,总是要“纠正”与自己不一致的“错误”观点,并且沟通不是为了说服他人,而是享受站在道德制高点所带来的满足感。

3. 情感宣泄的需求。网络的另一鲜明特征便是具有匿名性。在网络上,用户不会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的形象,不再顾忌自己的言行将会带来什么后果,而是肆无忌惮地在网络上宣泄自己的情绪。

从28岁女子被造谣“出轨快递小哥”到成都确诊新冠肺炎女孩遭受网络暴力,这一系列的网络暴力事件 动机和形式五花八门,有些人不了解事情真相就进行舆论审判,有人一言不合就让对方“社会性死亡”,有的甚至是有组织有目的地对他人进行网络施暴。

这些网络上的暴力行为其实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网络暴力不同于现实生活中拳脚相加、血肉相搏的暴力行为,而是借助网络的虚拟空间用语言文字对人进行伤害与诬蔑。这些恶语相向的言论、图片、视频的发表者,往往是一定规模数量的网民们,因网络上发布的一些违背人类公共道德和传统价值观念以及触及人类道德底线的事件所发的言论。

在互联网上,个人隐私信息泄露,特别是由此造成的网络暴力风险,就像悬在每个人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令人心惊自危。

这不是耸人听闻,那些躲在网络上的施暴者,能用键盘活生生地把人“敲死”,面对网上铺天盖地的谩骂侮辱恐吓,被网暴者虽有拉黑施暴者、在平台投诉、报警起诉等多种手段可以维护自身权利,但这些维权方式耗费时间长,手续麻烦,效果不佳,有些甚至还会给受害者造成二次伤害,这些显而易见的危害,如果不对其加以规范和整治,伤害的将是我们每一个人。

要杜绝网络暴力,需要各方形成合力。在加强平台内容生态建设的同时,也要从法律层面施以重拳,让维权更高效、让惩处更硬气。

身处网络空间的我们每一个人也要“键”下守法,“剑”下留情,为他人也为自己筑起安全的网络空间,让所有人远离网暴噩梦。


你可能感兴趣的:(网络暴力—“剑”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