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近日,一位学了七年医学的研究生没有去从医却创业开起了面包店的消息引起大家的关注。当事人黄晓斌当年考入浙江大学读医学,经过7年半的本硕连读,在即将出国读博的时候,看到了BBC记录片《保罗教你做面包》,于是放弃了医学事业,开起了面包店。
他的爸妈起初是反对的,不过,父母的反对并没有走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后来也赞助了黄先生资金进行创业。看网友们的态度,支持、反对和中立态度的,各占三成左右。这说明,社会对于个人择业的宽容度是很高的。
当今社会的发展,已经允许年青一代在择业时,稍稍任性一把了。
更早一些年代,我们社会对于个人择业的观念是:个人是个螺丝钉,或者是块砖,组织让在哪里就老老实实呆在哪里。
到了市场经济时代,社会允许每个人以自己的方式去选择职业,但专业对口还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毕竟学一个专业,家庭投入的资本是巨大的,需要在这个专业上赚回投资。
而且,虽说职业无贵贱,但鄙视链还是客观存在的。卖猪肉的北大才子陆步轩,他的内心就摆脱不了来自这种鄙视链的压力。在北大演讲时,甚至哽咽着说自己给北大抹黑了。其实,他卖猪肉为社会所做的贡献,远远比他做一个公务员大得多。
今天,青年人择业真正可以“无问高低”,只要“听从你心”了。对于在物质繁荣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喜欢、兴趣才是最重要的。正如黄先生所说:“工作上那些条条框框,不是我想要的。”他说,如果能重新选择,自己还是会选择做面包。虽然没赚什么钱,但他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都是头一次做人,干嘛让自己后悔?
二
看到这类关于转换职业的争议,我经常想到《月亮和六便士》。毛姆以高更为原型,塑造了一位怪人:一位相当成功的经纪人,突然放弃了自己的职业和家庭,跑到巴黎学画画,又到海岛上的原始部落终老一生。
高更转换了职业,在艺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人们说他转型转得好;其实毛姆本人也放弃了本来专业:他的专业是医生,最后成了作家。对了,放弃医学专业去从事写作的人,还有一个比较著名的:鲁迅先生。似乎没有人为他们的转行而感慨。
可见,通常判断放弃专业转行对不对的标准是,最后成不成功。毛姆笔下的这位,放弃了很多,却最终也没有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他只是追随内心,窥探了上帝的秘密,然后就一把火把毕生最好的创作烧掉了。这就不太好评价了。
黄先生也是,现在他并没有按照鸡汤的设定成为富豪,还处在创业的起步阶段,似乎也没有表现出要做出个上市公司的雄心来,所以很多人为他不值。
至于北大卖猪肉的那位,现在可能就没有人讨论了。再比方说俞敏洪,在放弃北大教职去办辅导班累得屁颠屁颠的时候,很多人不理解,嘲笑他放着好好的教师不做,去做个体户;不过人家在华尔街敲钟的那会儿,估计也不会有人觉得他转行有什么不对了。
三
《无问西东》里面有一句台词讲:“什么是真实?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漫溢出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我理解,这句话讲的其实就是“安心”。像俞敏洪、黄先生这类人,他们在原本的生活道路上,就做不到“安心”。他们心里会有一种“不安心”的感觉,迟早会刺激着他们走到另一条道路上。
我非常理解这种感觉,因为我也是一个放弃了父母精心安排的道路,不顾一切出走的人。
当初,在父母的帮助下,我进入县公安局工作。这在基层社会是一个很牛逼的行当:不仅自己不会被人欺负,家里的、老家里的老少爷们儿也都面上有光,关键时刻还可以帮一把。
但是,工作了几年之后,我对自己一生的发展轨迹,甚至最后能拿多少钱,都可以有非常清楚的预测。这样的生活使我厌烦甚至恐惧:如果说这辈子就在老家这样刻板地渡过,我觉得就是白活了。而且,我对于更广大的世界的渴求,越来越强烈。
这么说吧,我在那里就从来没有感觉到“安心”。于是我开始了考学之路,十年辛苦,最终离开了故乡,迁居到这个城市。
父母为子女的万般筹划,都抵不过孩子内心的渴求。“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期望从孩子身上满足自己的荣耀,终归是会落空的。一代一代,落下无数失望的父母。这是我从自己身上得到的一点体会,我也非常谨慎地不把自己的某些愿望无意识地寄托在孩子身上。
去年孩子高考,我帮她选择填报志愿时,再三问她是不是有自己非常喜欢的、无论如何也要学的专业。确认没有之后,我为她选择了会计学专业。我不善理财,深受金钱匮乏之苦,财会金融类专业,挣钱会多些,即使将来不从事这个职业,懂些财务管理也是有利于生存的。
我知道,我不可能决定孩子的人生方向。直到现在,我还是一再告诉她,如果本科毕业时发现自己实在不喜欢这个职业,可以重新选择。毕竟这是在她没有明确方向和没找到自己的道路的情况下,我以我的经验和阅历为她确定的专业。如果不喜欢了,随时都可以转行。在三十岁之前,都是人生探索的阶段。况且,我也是到了四十多岁才稳定下来。无论何时,本人兴趣和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四
话又说回来,如果读到医学研究生还去做初中生可以做的事,是不是浪费呢?
从职业生涯规划的角度来讲,这的确是有点浪费。
如果开面包店初中毕业就可以了,那你为什么要读到研究生?
其实也很简单:因为更早的时候,没有看到这个纪录片,没有找到内心的真正兴趣啊!
如果一个人从小就确定了一生要从事的事业,那是最幸福的了,像贝多芬、莫扎特,还有当代的郎朗等人,从小就在某个专业接受训练,一生就从事这个职业,真是半点不浪费人生了。
但是,多数人没有这个机缘。太多的人,是在自己没有遇到启迪自己心灵的“纪录片”的时候,就糊里糊涂进入了一个职业。如果有一天觉得自己不是真正喜欢这个职业,但又委委屈屈按照别人给规划好的剧本走下去,这才是浪费人生啊!这样的人生该是多么无趣!
(无戒90天训练营)